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可彩专利>正文

家用燃气供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01204 阅读:8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新型家庭式燃气供暖系统,它由供热设备、管道系统、转换装置、控制装置和终端装置构成,其管道系统由自来水管9和水阀10,供水管5和水阀4,回水管7和水阀8,以及蒸气管道14和蒸气阀15组成;供热设备为燃气热水器3,转换装置为蒸气发生器11,控制装置为压力控制器或液体温控器12,终端装置为散热片16;以天燃气或液化气作为热源,以自来水阀10控制的水作为热媒介,燃气热水器3安装在避离火源的位置,燃气热水器3的底部与燃气管1和燃气阀2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供暖系统具有结构简洁、制作简便,易于操作、造价低廉的优点(150m↑[2]的居室安装,本系统的造价为2000元左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家用燃气供暖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楼房供暖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家用燃气供暖系统。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目前市场上涌现出的供暖系统的技术形式各式各样,有集中(中央式)供暖、分散式(单体式或单元式)供暖、办公或宾馆酒楼式供暖,家庭式或居户式供暖等等,真可谓千姿百态、百家争鸣。但是,上述供暖系统大多数离不开电或锅炉;少数面市的居户式供暖系统虽然以燃气作为能源,然而供暖系统较复杂,耗能较高,造价昂贵,不能满足普通用户,特别是中低收入消费者的需要,因此推广比较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普通消费者能享用的,经济实用、安全、方便,热效率较高的家用燃气供暖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家用燃气供暖系统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本专利技术由供热设备、管道系统、转换装置,控制装置和终端装置等构成。其特征是,管道系统由自来水管和水阀,供水管和水阀,回水管和水阀,以及蒸气管道和蒸气阀组成;供热设备为燃气热水器,转换装置为蒸气发生器,控制装置为压力控制器或液体温控器,终端装置为散热片;以天燃气或液化气作为热源,以自来水阀控制的水作为热媒介,燃气热水器安装在避离火源的位置(可以安装在居户室内,亦可以安装在室外),燃气热水器的底部与燃气管和燃气阀相连,燃气热水器的一侧通过供水管及其水阀,回水管及其水阀与蒸气发生器的一侧相连,在供水管的中间且靠近蒸气发生器的部位装有循环水泵;蒸气发生器由水箱、浮球阀及其浮球,储气仓组成,水箱与储气仓用隔板分开来,隔板下端与蒸气发生器的底板相连,隔板上端设置有蒸气通道,浮球阀装设在水箱的底部且与自来水管和水阀-->相通;在水箱的顶部且靠近储气仓顶部的位置安装压力控制器或液体温控器,在储气仓的顶部中间安装安全阀,在蒸气发生器的另一侧通过蒸气管道及其蒸气阀与苦干个散热片相连;散热片与散热片之间采取并联或串联安装法。本专利技术所称的新型家庭式燃气供暖系统,其特征是,控制装置为压力控制器。本专利技术所称的新型家庭式燃气供暖系统,其特征是,散热片与散热片之间采取并联安装法。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新型家庭式燃气供暖系统具有构思新颖,结构简洁,工艺规范,制作简便,易于操作、造价低廉(150m2的居室安装,本系统的造价为2000元左右)、耗能较小,经济实用、使用安全、易于推广等优点。本系统适合用于煤气或天然气管道,进入大楼或家庭,但没有供暖设施的地区,特别是能够满足广大中低收入消费者群体的需求。本系统的问世必将会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                          附图说明图1:新型家庭式燃气供暖系统示意图;图2:如图1所示新型家庭式燃气供暖系统的蒸气发生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所称的新型家庭式燃气供暖系统结合附图1和附图2,其具体实施方式如下:本专利技术所称的燃气供暖系统由供热设备即燃气热水器3、自来水管9和水阀10、供水管5和水阀4、回水阀管7和水阀6、循环水泵8、蒸气发生器11、压力控制器12、安全阀即自动换气阀13、蒸气管14和气阀15以及终端装置即散热片16构成。选取容量大于11L(升),工作压力为0.2至0.5mpa的燃气热水器3,安装在室内避离火源的位置,其底部与燃气管1和燃气阀2相连;燃气热水器3的一侧通过直径为15mm供水管5及其水阀4、直径为15mm回水管7及其水阀6与蒸气发生器11的一侧相连,在供水管5的中间且靠近蒸气发生器11的部位装有循环水泵8。蒸气发生器11由水箱17、浮球阀19及其浮球20、储气仓18组成;水箱17与储气仓18用隔板22-->分开,隔板22下端与蒸气发生器11的底部相连,隔板22的上端设置蒸气通道21;浮球阀19装在水箱17的底部且与直径为Φ15mm自来水管9和水阀10相通;在水箱17的顶部且靠近储气仓18顶部的位置安装压力控制器12,在储气仓18的顶部中间处安装自动放气阀即安全阀13,自动放气阀13的作用是排出仓内空气和膨胀蒸气以及调节气压;蒸气发生器11的另一侧通过蒸气管道14及其蒸气阀15与二个或多个散热片即暖气片16相连,暖气片16采取并联安装,因为并联安装法可以实现前后暖气片受热均衡,较之串联法优越。选取蒸气管道14的直径为Φ20mm、暖气片16的总容量大于储气仓18的容量。需供暖时,先打开水阀10、4和6,继而打开燃气阀2,启动循环水泵8,同时开启燃气热水器3,再打开蒸气阀15,并使压力控制器12和自动放气阀13处于工作状态;由于循环水泵8的作用使不断升温的热水不断进入水箱7并产生蒸气、蒸气经蒸气通道22进入储气仓18,再经蒸气管道14直接送入暖气片16,达到供暖的效果。当暖气片16的压力达到均衡时(一般为0.5至0.8mpa),压力控制器12启动切断水泵8电源,热水器3停止工作;当压力下降到某一个设定值时,压力控制器12自动接通水泵8的电源,推动水泵8、热水器3重新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家庭式燃气供暖系统,它由供热设备、管道系统、转换装置、控制装置和终端装置构成,其特征是:管道系统由自来水管(9)和水阀(10),供水管(5)和水阀(4),回水管(7)和水阀(8),以及蒸气管道(14)和蒸气阀(15)组成;供热设备为燃气热水器(3),转换装置为蒸气发生器(11),控制装置为压力控制器或液体温控器(12),终端装置为散热片(16);以天燃气或液化气作为热源,以自来水阀(10)控制的水作为热媒介,燃气热水器(3)安装在避离火源的位置,燃气热水器(3)的底部与燃气管(1)和燃气阀(2)相连,燃气热水器(3)的一侧通过供水管(5)及其水阀(4),回水管(7)及其水阀(6)与蒸气发生器(11)的一侧相连,在供水管(5)的中间且靠近蒸气发生器(11)的部位装有循环水泵(8),蒸气发生器(11)由水箱(17)、浮球阀(19)及其浮球(20),储气仓(18)组成,水箱(17)与储气仓(18)用隔板(22)分开,隔板(22)下端与蒸气发生器(11)的底板相连,隔板(22)上端设置蒸气通道(21),浮球阀(19)装在水箱(17)的底部且与自来水管(9)和水阀(10)相通;在水箱(17)的顶部且靠近储气仓(18)顶部的位置安装压力控制器或液体温控器(12),在储气仓(18)的顶部中间安装安全阀(13),在蒸气发生器(11)的另一侧通过蒸气管道(14)及其蒸气阀(15)与若干个散热片(16)相连;散热片(16)与散热片(16)之间采取并联或串联安装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家庭式燃气供暖系统,它由供热设备、管道系统、转换装置、控制装置和终端装置构成,其特征是:管道系统由自来水管(9)和水阀(10),供水管(5)和水阀(4),回水管(7)和水阀(8),以及蒸气管道(14)和蒸气阀(15)组成;供热设备为燃气热水器(3),转换装置为蒸气发生器(11),控制装置为压力控制器或液体温控器(12),终端装置为散热片(16);以天燃气或液化气作为热源,以自来水阀(10)控制的水作为热媒介,燃气热水器(3)安装在避离火源的位置,燃气热水器(3)的底部与燃气管(1)和燃气阀(2)相连,燃气热水器(3)的一侧通过供水管(5)及其水阀(4),回水管(7)及其水阀(6)与蒸气发生器(11)的一侧相连,在供水管(5)的中间且靠近蒸气发生器(11)的部位装有循环水泵(8),蒸气发生器(11)由水箱(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可彩
申请(专利权)人:张可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