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用顶托
本技术属于建筑辅助装置
,具体为一种建筑用顶托。
技术介绍
顶托是指建筑中用于脚手架的底部与顶部支撑的物体。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建筑用顶托在使用时无法进行折叠,这样由于其本身长度较长,在携带过程中就会产生诸多的不便;同时在对物体进行支撑时,由于其缺乏较好的承压能力,无法有效的对物体进行支撑。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用顶托,有效的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的建筑用顶托无法进行折叠,自身长度过长,工作人员携带不便、承压能力差,无法有效对物体进行支撑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用顶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有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杆的内腔安装有承重球,承重球的顶部固定有支撑杆,支撑杆的顶部固定有第二螺纹杆,第二螺纹杆的内腔安装有加固杆,第二螺纹杆的底部安装有固定有辅助块,第二螺纹杆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升降管,升降管的侧面固定有固位块,固位块的顶部固定有固杆块,固杆块的内腔安装有活动杆,活动杆的一端安装有缓冲杆,缓冲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用顶托,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有第一螺纹杆(2),第一螺纹杆(2)的内腔安装有承重球(3),承重球(3)的顶部固定有支撑杆(4),支撑杆(4)的顶部固定有第二螺纹杆(5),第二螺纹杆(5)的内腔安装有加固杆(6),第二螺纹杆(5)的底部安装有固定有辅助块(7),第二螺纹杆(5)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升降管(8),升降管(8)的侧面固定有固位块(9),固位块(9)的顶部固定有固杆块(10),固杆块(10)的内腔安装有活动杆(11),活动杆(11)的一端安装有缓冲杆(12),缓冲杆(12)的一端安装有缓冲套(13),缓冲套(13)的底部通过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顶托,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有第一螺纹杆(2),第一螺纹杆(2)的内腔安装有承重球(3),承重球(3)的顶部固定有支撑杆(4),支撑杆(4)的顶部固定有第二螺纹杆(5),第二螺纹杆(5)的内腔安装有加固杆(6),第二螺纹杆(5)的底部安装有固定有辅助块(7),第二螺纹杆(5)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升降管(8),升降管(8)的侧面固定有固位块(9),固位块(9)的顶部固定有固杆块(10),固杆块(10)的内腔安装有活动杆(11),活动杆(11)的一端安装有缓冲杆(12),缓冲杆(12)的一端安装有缓冲套(13),缓冲套(13)的底部通过缓冲弹簧(14)与固杆块(10)的侧面传动连接,缓冲套(13)的顶部安装有转动块(15),转动块(15)的顶部固定有延伸块(16),延伸块(16)的内腔通过螺钉(17)与延伸杆(18)的一端螺纹连接,延伸杆(18)贯穿延伸块(16)外部的一端固定有定位块(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国峰,王志刚,刘岩,王艳红,郭春龙,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广建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