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类变化监测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理信息科技
,尤其涉及一种地类变化监测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目前,遥感影像因其获取时间短、覆盖范围广等优势而被广泛应用于土地覆盖变化监测中。传统监测方法主要通过人工目视判读方式,不仅工作量大且效率低。而用常见的深度学习的方法来提取地类变化时,识别效率受样本的地域、季节、天气、不同卫星拍摄的影像比较大,当样本量不够大、种类不够多的时候,会出现不可预测的漏检错检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提高准确率的地类变化监测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类变化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遥感影像并对遥感影像进行处理,生成得到每个像元的第一点图层和第一属性表;获取与遥感影像同一时段对应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层;对土地利用现状图层中地类类型进行合并处理,得到处理后的地类现状图层;根据地类现状图层、第一点图层和第一属性表,生成得到对应各个地类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类变化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获取遥感影像并对遥感影像进行处理,生成得到每个像元的第一点图层和第一属性表;/n获取与遥感影像同一时段对应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层;/n对土地利用现状图层中地类类型进行合并处理,得到处理后的地类现状图层;/n根据地类现状图层、第一点图层和第一属性表,生成得到对应各个地类类型的数据记录表;/n根据对应各个地类类型的数据记录表,计算每个地类类型的地类变化概率;/n根据地类变化概率和预设的分类阈值,得出每个像元中各个地类类型的地类变化结果,并将地类变化结果记录到对应的数据记录表中;/n将每个像元的各个数据记录表与网格图层进行属性连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类变化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遥感影像并对遥感影像进行处理,生成得到每个像元的第一点图层和第一属性表;
获取与遥感影像同一时段对应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层;
对土地利用现状图层中地类类型进行合并处理,得到处理后的地类现状图层;
根据地类现状图层、第一点图层和第一属性表,生成得到对应各个地类类型的数据记录表;
根据对应各个地类类型的数据记录表,计算每个地类类型的地类变化概率;
根据地类变化概率和预设的分类阈值,得出每个像元中各个地类类型的地类变化结果,并将地类变化结果记录到对应的数据记录表中;
将每个像元的各个数据记录表与网格图层进行属性连接,得到土地类型变化监测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类变化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获取遥感影像并对遥感影像进行处理,生成得到每个像元的第一点图层和第一属性表,这一步骤具体包括:
获取遥感影像,并将遥感影像转化各个像元的时序影像;
根据各个像元的时序影像,并结合网格图层,生成得到每个像元的第一点图层和第一属性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类变化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根据地类现状图层、第一点图层和第一属性表,生成得到对应各个地类类型的数据记录表,这一步骤具体包括:
根据地类现状图层,对第一点图层进行地类识别,从而在第一点图层和第一属性表中添加地类类型字段,得到第二点图层和第二属性表;
按照地类类型字段,从第二属性表中分别导出得到对应各个地类类型的数据记录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类变化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记录表包括有编号、地类、相似度和监测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类变化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根据对应各个地类类型的数据记录表,计算每个地类类型的地类变化概率,这一步骤具体包括:
读取第i个地类分类的数据记录表Ai;
初始化滑动窗口的起始位置Ts为0,窗口宽度为L;
从数据记录表Ai中,读取Ts到Ts+L列的值,即[Ts,Ts+L)列记为表Bi,ts;
对表Bi,ts进行多中心的聚类,得到分类中心Ci,ts和分类结果Ri,ts;
从分类结果Ri,ts中统计出每个聚类分类的记录条数K,并进行降序排列,其中,K=ki,ts,1,ki,ts,j,...;j=1~10},ki,ts,j为被归到第j个类的记录数;
对K进行逐项求和,当Sum=(ki,ts,1+...ki,ts,p)/∑K>x时停止求和,此时将ki,ts,1到ki,ts,p类记为大类B,将未参与求和记为小类S,其中,x为预设的阈值;
将分类结果Ri,ts中属于大类B的标记为1,属于小类S的标记为-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良,张鸿辉,罗伟玲,张恒,吴灿,熊元康,刘耿,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国地规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蓝图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