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箱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耐火隔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1111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箱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耐火隔墙,属于箱板钢结构建筑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钢结构内隔墙防火、防水、保温、防腐、隔声性能差及露梁、露柱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耐火隔墙为多层结构,包括钢板结构、防火结构和内装结构,钢板结构的两侧依次设置防火结构和内装结构。钢板结构包括钢板和桁材,内装结构包括龙骨和硅酸钙板,防火结构包括岩棉和防火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耐火隔墙实现了钢结构内隔墙在满足承重要求的基础上,满足3h的耐火极限要求。

A kind of fire-resistant partition wall with box and plate steel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箱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耐火隔墙
本技术涉及钢结构装配式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箱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耐火隔墙。
技术介绍
现有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筑在防火、保温、隔声等性能上仍然存在技术难题,依然沿用混凝土装配式建筑的建设思路,没有发挥钢材本身的特性。新型箱板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体系结构支撑全部为钢板材,通过构造设计可以解决住宅建筑的性能问题,全部材料均可在现有的工厂内生产、加工,这不仅可以大幅提升建筑业工业化的程度,还对促进现有钢铁、造船等工业企业产品转型升级和去产能具有重大意义。但目前钢结构住宅的推广与应用仍存在许多问题,如与居住建筑平面功能的适应度较差、钢结构的耐候性、耐火性、隔声性等方面存在问题、钢梁、钢柱对住宅建筑空间的影响较大等。因此考虑将船舶上层建筑的成熟技术应用到箱板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设计中,将船舶上层建筑的结构设计技术,用陆地上住宅建筑需要满足的行业标准、规范以及建筑所承受的载荷来进行方案优化,进而将船舶上层建筑结构设计与陆地住宅建筑设计结合。建筑内隔墙系统分为具有承重要求的分户墙内墙及一般室内的轻质隔墙内墙。其中分户墙具有承重要求,及防火隔音的要求。现有的钢结构墙体钢构件的截面较大,常凸出于墙体,占用室内空间,且使得家具摆设和房间布置受到限制,且防火、防水、保温、防腐、隔声等效果不理想等不足。因此,针对箱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系统,需要设计一种新型内隔墙实现隔墙承重和防火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箱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耐火隔墙,用以解决现有的钢结构墙体钢构件的截面较大,常凸出于墙体,占用室内空间,使得家具摆设和房间布置受到限制,且防火、防水、保温、防腐、隔声等效果不理想等问题。本技术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箱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耐火隔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火隔墙为多层结构;所述耐火隔墙包括:钢板结构、防火结构和内装结构;所述钢板结构包括:钢板、T型桁材和L型桁材,所述T型桁材和L型桁材焊接在所述钢板上;所述防火结构包括:岩棉和防火板;所述内装结构包括龙骨、连接件和硅酸钙板。T型桁材和所述L型桁材在所述钢板上平行分布;所述T型桁材上包覆防火涂料,所述防火涂料的厚度至少为35mm。具体地,耐火隔墙无桁材布置的一侧与钢板连接的构造由内到外依次为:第一防火板、第一岩棉、第二防火板和第一硅酸钙板。具体地,耐火隔墙布置桁材的一侧与钢板连接的构造由内到外依次为:第二岩棉、第三防火板、第三岩棉和第四防火板。具体地,第一岩棉与所述第一、第二防火板之间通过防火胶粘接。具体地,第二岩棉采用碰钉固定;所述第二岩棉、第三防火板、所述第三岩棉和第四防火板之间通过防火胶粘接。具体地,耐火隔墙布置桁材的一侧在防火结构上安装连接件、横龙骨,所述横龙骨上安装第二硅酸钙板作为内装结构。具体地,连接件与所述第四防火板粘接,所述横龙骨与所述第二硅酸钙板粘接。具体地,防火结构外侧的横向设置所述横龙骨,且所述横龙骨均匀分布。具体地,第一岩棉与所述第三岩棉所在的岩棉层均设置竖龙骨;所述竖龙骨为C型龙骨。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之一:1、本技术的耐火隔墙采用多层结构,钢结构外侧布置防火结构和内装结构,主要包括岩棉板、防火板、龙骨和硅酸钙板,可以预先完成各部件的生产,在工地现场施工,实现了建筑承重隔墙的装配式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2、本技术的箱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的耐火隔墙,在钢板的一侧焊接T型桁材和L型桁材作为钢板的加强筋肋,焊接桁材的钢板由于T型桁材和L型桁材的存在,使隔墙在承受水平剪力的同时,也能承受竖向荷载,限制了钢板的变形,提高了其承载能力与滞回性能。3、本技术耐火隔墙的钢板外侧均设置防火结构,防火结构包括岩棉和防火板。防火板具有防火性能,耐火隔墙设置多层防火板,保证其防火性能。本技术的耐火隔墙钢板未设置桁材的一侧固定防火板,防火的同时能对钢板持续提供面外约束,提高钢板的屈曲承载能力。4、本技术的耐火隔墙设置横龙骨,横龙骨在横向/水平方向分布,多个横龙骨将耐火隔墙表面分为多个方格,将墙板分成了若干的区格,在水平荷载和重力载荷的作用下形成的拉力带往往限制在这些区格里,提高了耐火隔墙内装体系的结构可靠性。5、本技术的耐火隔墙,设置了多层岩棉,岩棉具有保温的效果,使本技术的耐火隔墙在承重和耐火的基础上,具有保温的效果,即在外部环境高温时隔热保证室内凉爽,在外部环境低温时,又能有效防止室内热量散失,保持室内温暖,使室内始终保持适宜的温度。本技术中,上述各技术方案之间还可以相互组合,以实现更多的优选组合方案。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优点可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内容中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图1为箱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耐火隔墙的横剖节点图;图2为箱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耐火隔墙的纵剖节点图。附图标记:1-第一硅酸钙板;2-第二防火板;3-第一岩棉;4-第一防火板;5-钢板;6-第二岩棉;7-第三防火板;8-第三岩棉;9-第四防火板;10-连接件;11-横龙骨;12-防火涂料;13-竖龙骨;14-第二硅酸钙板;51-T型桁材;52-L型桁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申请一部分,并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技术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箱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耐火隔墙,耐火隔墙为多层结构,主要包括:钢板结构、防火结构和内装结构。具体地,钢板结构包括:钢板5和桁材,钢板5的两侧依次设置防火结构和内装结构。具体地,防火结构包括:岩棉和防火板,防火板采用纤维增强混凝土板。本技术采用纤维增强混凝土板来作为防火板,实现耐火隔墙的防火功能。具体地,内装结构包括:龙骨和硅酸钙板。为了增强钢板5的抗变形能力,提高其承受重力载荷和水平载荷的能力,在钢板5的一侧焊接T型桁材51和L型桁材52,T型桁材51和L型桁材52的窄端(T下端/L的上端)与钢板5固定连接,T型桁材和L型桁材沿钢板5纵向布置,即垂直于地面方向。优选地,T型桁材51和L型桁材52焊接在钢板5的一侧且均匀设置多个,T型和L型交错分布。具体连接结构参见说明书附图1。具体地,T型桁材51的宽度为100mm,长度为200mm。L型桁材52的长度为75mm。钢板5在室内一侧纵向交错布置多个T型桁材51和L型桁材52。钢板5与与T型桁材51和L型桁材52组成了本技术耐火隔墙的钢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箱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耐火隔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火隔墙为多层结构;所述耐火隔墙包括:钢板结构、防火结构和内装结构;/n所述钢板结构包括:钢板(5)、T型桁材(51)和L型桁材(52),所述T型桁材(51)和L型桁材(52)焊接在所述钢板(5)上;/n所述防火结构包括:岩棉和防火板;/n所述内装结构包括龙骨、连接件(10)和硅酸钙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箱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耐火隔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火隔墙为多层结构;所述耐火隔墙包括:钢板结构、防火结构和内装结构;
所述钢板结构包括:钢板(5)、T型桁材(51)和L型桁材(52),所述T型桁材(51)和L型桁材(52)焊接在所述钢板(5)上;
所述防火结构包括:岩棉和防火板;
所述内装结构包括龙骨、连接件(10)和硅酸钙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箱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耐火隔墙,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桁材(51)和所述L型桁材(52)在所述钢板(5)上平行分布;所述T型桁材(51)上包覆防火涂料(12),所述防火涂料(12)的厚度至少为35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箱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耐火隔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火隔墙无桁材布置的一侧与钢板(5)连接的构造由内到外依次为:第一防火板(4)、第一岩棉(3)、第二防火板(2)和第一硅酸钙板(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箱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耐火隔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火隔墙布置桁材的一侧与钢板(5)连接的构造由内到外依次为:第二岩棉(6)、第三防火板(7)、第三岩棉(8)和第四防火板(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钿王凌云李良树焦杨兰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