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室侧墙防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1077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室侧墙防水结构,包括永久性保护墙和混凝土底板,所述混凝土底板的上方一侧设置有永久性保护墙,所述混凝土底板靠近永久性保护墙的一侧上方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浇筑有第一现浇混凝土,所述永久性保护墙与混凝土底板的内侧均设置有防水卷材,所述防水卷材的拐角处设置有压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压杆,钢筋制成的压杆可以将防水卷材的拐角处压紧在永久性保护墙与混凝土底板板的拐角处,这样可以避免防水卷材在拐角处隆起导致的渗水现象,防水效果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增设了钢架以及在钢架的内部浇筑了混凝土,这样不仅增大了强度,并且也可进一步的防止渗水。

A waterproof structure for side wall of bas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室侧墙防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防水
,具体为一种地下室侧墙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地下室外墙的防水较为重要,一旦渗水,修补较为困难。现有的防水措施一般为使用防水卷材,但是有以下缺陷:在防水卷材安装时,墙体和地面的拐角处位置,防水卷材易隆起,这样就难以起到防水作用,防水效果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室侧墙防水结构,旨在改善在防水卷材安装时,墙体和地面的拐角处位置,防水卷材易隆起,这样就难以起到防水作用,防水效果变差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地下室侧墙防水结构,包括永久性保护墙和混凝土底板,所述混凝土底板的上方一侧设置有永久性保护墙,所述混凝土底板靠近永久性保护墙的一侧上方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浇筑有第一现浇混凝土,所述永久性保护墙与混凝土底板的内侧均设置有防水卷材,所述防水卷材的拐角处设置有压杆,所述防水卷材远离永久性保护墙与混凝土底板的一侧设置有钢架,所述钢架的内部浇筑有第二现浇混凝土。进一步的,所述钢架远离压杆的一侧设置有二次水泥砂浆找平层。进一步的,所述二次水泥砂浆找平层远离钢架的一侧设置有结构墙体。进一步的,所述压杆为柱状杆,且压杆为钢筋制成。进一步的,所述永久性保护墙与第一现浇混凝土和压杆之间设置有一次水泥砂浆找平层。进一步的,所述防水卷材为沥青复合柔性卷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设置了压杆,钢筋制成的压杆可以将防水卷材的拐角处压紧在永久性保护墙与混凝土底板板的拐角处,这样可以避免防水卷材在拐角处隆起导致的渗水现象,防水效果好;2、本技术增设了钢架以及在钢架的内部浇筑了混凝土,这样不仅增大了强度,并且也可进一步的防止渗水;3、本技术在混凝土底板与永久性保护墙连接处开设了凹槽,凹槽内部浇筑混凝土,进而使得混凝土底板与永久性保护墙更加牢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永久性保护墙与混凝土底板的连接示意图。图中:1、永久性保护墙;2、一次水泥砂浆找平层;3、第一现浇混凝土;4、混凝土底板;41、凹槽;5、防水卷材;6、压杆;7、第二现浇混凝土;8、二次水泥砂浆找平层;9、结构墙体;10、钢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图1和图2所示,一种地下室侧墙防水结构,包括永久性保护墙1和混凝土底板4,混凝土底板4的上方一侧设置有永久性保护墙1,混凝土底板4与永久性保护墙1均作为基板,混凝土底板4靠近永久性保护墙1的一侧上方开设有凹槽41,凹槽41的内部浇筑有第一现浇混凝土3,凹槽41内部浇筑混凝土用于加固混凝土底板4与永久性保护墙1;参照图1所示,永久性保护墙1与混凝土底板4的内侧均设置有防水卷材5,防水卷材5起到主要的防水作用,防水卷材5为沥青复合柔性卷材,防水卷材5的拐角处设置有压杆6,压杆6可压住防水卷材5的拐角处,防水卷材5能够贴紧永久性保护墙1和混凝土底板4的拐角处,使得压杆6为柱状杆,且压杆6为钢筋制成,永久性保护墙1与第一现浇混凝土3和压杆6之间设置有一次水泥砂浆找平层2,一次水泥砂浆找平层2用于找平;参照图1所示,防水卷材5远离永久性保护墙1与混凝土底板4的一侧设置有钢架10,钢架10起到支撑作用,钢架10的内部浇筑有第二现浇混凝土7,第二现浇混凝土7可加固钢架10,也可进一步的防止渗水,钢架10远离压杆6的一侧设置有二次水泥砂浆找平层8,二次水泥砂浆找平层8用于找平,且二次水泥砂浆找平层8远离钢架10的一侧设置有结构墙体9,结构墙体9作为地下室内墙与内地板;凹槽41内部浇筑混凝土用于加固混凝土底板4与永久性保护墙1,进而使得混凝土底板4与永久性保护墙1更加牢固,并且钢筋制成的压杆6可以将防水卷材5压紧在永久性保护墙1与混凝土底板板4的拐角处,这样可以避免防水卷材5在拐角处隆起导致的渗水现象,第二现浇混凝土7可加固钢架10,也可进一步的防止渗水。工作原理:在本墙体制作时,凹槽41内部浇筑混凝土用于加固混凝土底板4与永久性保护墙1,进而使得混凝土底板4与永久性保护墙1更加牢固,并且钢筋制成的压杆6可以将防水卷材5压紧在永久性保护墙1与混凝土底板板4的拐角处,这样可以避免防水卷材5在拐角处隆起导致的渗水现象,第二现浇混凝土7可加固钢架10,也可进一步的防止渗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室侧墙防水结构,包括永久性保护墙(1)和混凝土底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底板(4)的上方一侧设置有永久性保护墙(1),所述混凝土底板(4)靠近永久性保护墙(1)的一侧上方开设有凹槽(41),所述凹槽(41)的内部浇筑有第一现浇混凝土(3),所述永久性保护墙(1)与混凝土底板(4)的内侧均设置有防水卷材(5),所述防水卷材(5)的拐角处设置有压杆(6),所述防水卷材(5)远离永久性保护墙(1)与混凝土底板(4)的一侧设置有钢架(10),所述钢架(10)的内部浇筑有第二现浇混凝土(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室侧墙防水结构,包括永久性保护墙(1)和混凝土底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底板(4)的上方一侧设置有永久性保护墙(1),所述混凝土底板(4)靠近永久性保护墙(1)的一侧上方开设有凹槽(41),所述凹槽(41)的内部浇筑有第一现浇混凝土(3),所述永久性保护墙(1)与混凝土底板(4)的内侧均设置有防水卷材(5),所述防水卷材(5)的拐角处设置有压杆(6),所述防水卷材(5)远离永久性保护墙(1)与混凝土底板(4)的一侧设置有钢架(10),所述钢架(10)的内部浇筑有第二现浇混凝土(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侧墙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架(10)远离压杆(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磊赵国谦张文成闫毅飞陈剑张关关丁剑白松梅
申请(专利权)人:中电建十一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