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获取节点网络时延的方法、设备及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2401035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获取节点网络时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节点队列中取出待测节点,并通过单进程的线程池向待测节点发送一组探测包;接收从待测节点返回的探测包并记录每个探测包从发送到接收的时长;删除所有时长中的异常数据并计算时长中剩余数据的平均值;基于基础网络时延判断平均值是否为异常数据;以及响应于平均值不为异常数据,将平均值作为待测节点的网络时延。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获取节点网络时延的方法、设备及介质通过单进程获取大量节点精确网络时延,占用的资源少,数据精确。

A method, equipment and medium for obtaining node network dela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获取节点网络时延的方法、设备及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服务器领域,更具体地,特别是指一种获取节点网络时延的方法、设备及可读介质。
技术介绍
在服务器管理系统中,需要实时检测系统所管理的所有的服务器的状态,一般使用ping(发送回显信息)命令。一个机房可以放置多达数万台的服务器,一个大型公司的数据中心可能包含多达数十万台的服务器。在这个数量水平下,使用ping命令将会消耗大量的资源。由于Java的JDK(Java开发工具包)只提供了应用层协议(比如HTTP)和传输层协议(比如TCP和UDP)的实现,没有实现底层协议的相关函数,而ICMP(InternetControlMessageProtocol,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是网络层的协议,所以无法用Java直接发送ICMP的Echo指令。目前主要有两种方式给用户展现数据库信息。一种是通过Java的Runtime类来调用OS的ping命令,因为常见的OS都提供了ping命令,使得这种方法成为最为方便的一种方法,但是调用OS命令得开启系统进程。另一种是通过Java的InetAddress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获取节点网络时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在节点队列中取出待测节点,并通过单进程的线程池向所述待测节点发送一组探测包;/n接收从所述待测节点返回的所述探测包并记录每个探测包从发送到接收的时长;/n删除所有所述时长中的异常数据并计算所述时长中剩余数据的平均值;/n基于基础网络时延判断所述平均值是否为异常数据;以及/n响应于所述平均值不为异常数据,将所述平均值作为所述待测节点的网络时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获取节点网络时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节点队列中取出待测节点,并通过单进程的线程池向所述待测节点发送一组探测包;
接收从所述待测节点返回的所述探测包并记录每个探测包从发送到接收的时长;
删除所有所述时长中的异常数据并计算所述时长中剩余数据的平均值;
基于基础网络时延判断所述平均值是否为异常数据;以及
响应于所述平均值不为异常数据,将所述平均值作为所述待测节点的网络时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单进程的线程池向所述待测节点发送一组探测包包括:
通过线程池中的多个线程同时发送多个探测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删除所有所述时长中的异常数据包括:
计算所述时长的第二平均值和标准差;以及
删除所述时长中与所述第二平均值之差的绝对值大于三倍标准差的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平均值为异常数据,发送下一组探测包,并再次判断所述下一组探测包对应的平均值是否为异常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判断所述平均值为异常数据的次数是否达到阈值;以及
响应于所述平均值为异常数据的次数达到阈值,将多个所述平均值的平均值作为所述待测节点的网络时延。


6.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麒森贾金刚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