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震专利>正文

增温电暖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1034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增温电暖气,它包括:外壳、支脚和至少两组发热组件,支脚装在外壳的下端,支撑着外壳,外壳的下端开有若干个进气口,外壳的一侧开有若干个侧出气口,外壳内装有至少两组发热组件,发热组件包括:两块个夹板和若干个发热条,两块夹板夹住若干个发热条,发热条沿着夹板的横向或纵向平行布置,相邻的发热条之间隔开一间隙,沿着外壳内腔的横向或纵向布置至少两组发热组件,发热条彼此串联并通过电源线与电源相连该增温电暖气的增温速度快、散热面积大、耗电量小和温度自动调节,特别适用于家庭和宾馆冬季的取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增温电暖气
本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电暖气,特别是涉及了一种增温速度较快的增温电暖气。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冬季取暖所用的能源多以煤、液体介质、天然气或电能为主。这几种能源中除了电能为清洁能源外,其余均会给人类造成环境污染。而一般的电暖气其耗电量较大,一般都要在750瓦以上,多的要达到1800瓦,另外电暖气的散热面积较小、增温速度较慢,通常只能用于局部加热,对于需要散热面积较大的空间来说,往往是杯水车薪,不能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用于散热面积较大的增温电暖气。为了完成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增温电暖气,它包括:外壳、支脚和至少两组发热组件,支脚装在外壳的下端,支撑着外壳,外壳的下端开有若干个进气口,外壳的一侧开有若干个侧出气口,外壳内装有至少两组发热组件,其中:发热组件包括:两块个夹板和若干个发热条,两块夹板夹住若干个发热条,发热条沿着夹板的横向或纵向平行布置,相邻的发热条之间隔开一间隙,沿着外壳内腔的横向或纵向布置至少两组发热组件,发热条彼此串联并通过电源线与电源相连;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增温电暖气,其中:所述发热组件为2-10组,相邻发热组件的端部相互错开,同一加热组件中相隔行或相隔列的发热条相互串联,相邻加热组件中的同行或同列的发热条彼此串联,串联在一起的发热条通过电源线分别与电源相连;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增温电暖气,其中:所述夹板是带有若干个翼的平板,带有翼的部分向外,平板部分夹住发热条;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增温电暖气,其中:所述增温电暖气还包括:预热板和增温板,预热板装在发热组件和外壳的进气口之间,预热板的下端面装有发热板,增温板装在发热组件和外壳的上壁之间,增温板上端面装有发热板,上述两个发热板的两端通过电源线分别与电源相连,外壳的上壁开有上出气口;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增温电暖气,其中:所述增温板在外壳的内腔内相对于外壳的上壁倾-->斜布置,增温板的上端在最上端的侧出气口的上方,增温板的下端在最下端的侧出气口的下方的对面;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增温电暖气,其中:所述增温电暖气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与增温板上端的发热板的电源线、预热板下端的发热板的电源线和发热组件中串联在一起的电源线相连;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增温电暖气,其中:所述发热板和发热条均为发热芯,所述发热芯包括:电导线、导电碳粒和高分子塑料,高分子塑料内含有大量的导电碳粒,发热芯的两端装有两根电导线;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增温电暖气,其中:所述出气口相对于外壳上壁倾斜45-60°;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增温电暖气,其中:所述进气口相对于外壳的下端壁垂直,侧出气口相对于外壳的侧壁垂直。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的增温电暖气的增温速度快、散热面积大;2.本专利技术的增温电暖气的耗电量大约为同等功率的电暖气的耗电量的20-30%;3.本专利技术的增温电暖气可以根据室内温度自动调节加热量,从而基本可以达到室内恒温控制;4.本专利技术的增温电暖气投资小、见效快、省电和节能,特别适用于家庭和宾馆冬季的取暖。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增温电暖气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增温电暖气的四组发热组件的俯向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发热组件的侧向示意图;图4是从图2的A-A线剖开的发热组件的侧向剖面示意图;图5为在温度降低时,本专利技术的增温电暖气内发热芯的放大剖面图;图6为在温度升高时,本专利技术的增温电暖气内发热芯的放大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增温电暖气包括:外壳2、支脚7和至少两组发热组件11,例如四组发热组件11,支脚7装在外壳2的下端,支撑着外壳2,外壳2的下端开有若干个进气口6,进气口6相对于外壳2的下端壁垂直。外壳2的一侧开有若干个侧出气-->口3,侧出气口3相对于外壳2的侧壁垂直,外壳内装有四组发热组件11。增温电暖气还包括:预热板5和增温板10,预热板5装在发热组件11和外壳2的进气口6之间,预热板5的下端面装有发热板8,增温板10装在发热组件11和外壳2的上壁之间,增温板10上端面装有发热板8,两个发热板8的两端通过电源线分别与电源相连,外壳2的上壁开有上出气口1,上出气口1相对于外壳2上壁倾斜45-60°,例如:50°。增温板10在外壳2的内腔内相对于外壳2的上壁倾斜布置,增温板10的上端在最上端的侧出气口3的上方,增温板10的下端在最下端的侧出气口3的下方的对面。如图2至图4所示,发热组件11包括:两块夹板4和若干个发热条12,夹板4是带有若干个翼16的平板,带有翼16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散热面积,带有翼16的部分向外,两块夹板4的平板部分夹住若干个发热条12,发热条12沿着夹板4的横向或纵向平行布置,相邻的发热条12之间隔开一间隙,沿着外壳2内腔可以以横向或纵向布置至少两组发热组件11,例如四组发热组件11,相邻的发热组件11的端部相互错开,同一加热组件11中相隔行或相隔列的发热条13相互串联,相邻加热组件11中的同行或同列的发热条12彼此串联,串联的发热条12通过电源线分别与电源相连,即所有的发热组件11中的发热条12用两条电源线分别与电源相连。如图1所示,增温电暖气还包括:控制器9,控制器9与增温板10上端的发热板8的电源线、预热板5下端的发热板8的电源线和四组发热组件11中串联在一起的发热条12的电源线相连,控制器9由一个组合开关、室内温度检测器和中心控制器组成(图中未画出),控制器9根据检测到的室内温度与室内设定温度进行比较,来决定断开或接通增温板10上端的发热板8的电源线、预热板5下端的发热板8的电源线和四组发热组件11中串联在一起的发热条12的电源线中的个数。如图5和图6所示,发热板8和发热条12均为发热芯,发热芯包括:电导线15、导电碳粒13和高分子塑料14,高分子塑料14内含有大量的导电碳粒13,发热芯的两端装有两根电导线15。如图5所示,发热芯在环境变冷时,高分子塑料呈收缩状态,较多的导电碳粒连接形成电路;如图6所示,发热芯在环境变热时,高分子塑料开始产生物理膨胀,逐渐挤断部分碳粒电路,这时材料的碳粒结构数量发生了变化,但仍然有部分处于完全连接状态,整体材料仍然在继续发热工作,但是此时电阻升高,功率降低,出现了潜热现象,导热碳粒的连接数量直接受其环境温度控制,温度越高,高分子塑料的膨胀系数就越大,碳粒被挤断的连接组就越多,而整体材料所消耗的功率也就越低。当材料整体或局部受冷时,高分子塑料产生物理收缩,碳粒再逐渐增加连接的组数,这时的-->功率会逐渐升高。此材料的功率变化完全是根据其环境温度自动调节的,而由于导电碳粒连接数量的变化而产生的潜热现象在节能意义上的作用具有很突出的作用。工作原理:使用者打开增温电暖气后,控制器9接通增温板10上端的发热板8的电源线、预热板5下端的发热板8的电源线和四组发热组件11中串联在一起的发热条12的电源线,这时室温迅速升高,控制器9随时检测室内温度,当室内温度大于使用者设定的室内温度时,控制器9自动断开上述电源线中的一个,并且进行检测室内温度,当室内温度仍大于使用者设定的室内温度时,控制器9再自动断开上述电源线中的一个,依此类推,当室内温度小于使用者设定的室内温度时,控制器9自动接通上述电源线中的一个,并且检测室内温度,当室内温度仍小于使用者设定的室内温度时,控制器9再自动接通上述电源线中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增温电暖气,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外壳(2)、支脚(7)和至少两组发热组件(11),支脚(7)装在外壳(2)的下端,支撑着外壳(2),外壳(2)的下端开有若干个进气口(6),外壳(2)的一侧开有若干个侧出气口(3),外壳内装有至少两组发热组件(11),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组件(11)包括:两块个夹板(4)和若干个发热条(12),两块夹板(4)夹住若干个发热条(12),发热条(12)沿着夹板(4)的横向或纵向平行布置,相邻的发热条(12)之间隔开一间隙,沿着外壳(2)内腔的横向或纵向布置至少两组发热组件(11),发热条(12)彼此串联并通过电源线与电源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温电暖气,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外壳(2)、支脚(7)和至少两组发热组件(11),支脚(7)装在外壳(2)的下端,支撑着外壳(2),外壳(2)的下端开有若干个进气口(6),外壳(2)的一侧开有若干个侧出气口(3),外壳内装有至少两组发热组件(11),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组件(11)包括:两块个夹板(4)和若干个发热条(12),两块夹板(4)夹住若干个发热条(12),发热条(12)沿着夹板(4)的横向或纵向平行布置,相邻的发热条(12)之间隔开一间隙,沿着外壳(2)内腔的横向或纵向布置至少两组发热组件(11),发热条(12)彼此串联并通过电源线与电源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温电暖气,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组件(11)为2-10组,相邻发热组件(11)的端部相互错开,同一加热组件(11)中相隔行或相隔列的发热条(12)相互串联,相邻加热组件(11)中的同行或同列的发热条(13)彼此串联,串联在一起的发热条(12)通过电源线分别与电源相连。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温电暖气,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4)是带有若干个翼(16)的平板,带有翼(16)的部分向外,平板部分夹住发热条(12)。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增温电暖气,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温电暖气还包括:预热板(5)和增温板(10),预热板(5)装在发热组件(11)和外壳(2)的进气口(6)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震吴吉平
申请(专利权)人:刘震吴吉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