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泥石化热通量恢复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质工程
,具体是指一种绿泥石化热通量恢复的方法。
技术介绍
绿泥石化形成过程由地球化学反应动力学控制的水-岩反应过程,它受温度、压力、水-岩比、氧化-还原条件、流体成分、寄主岩石化学成分、岩石物性(如裂隙密度、渗透率、孔隙度)等多重因素制约。因此,绿泥石矿物地球化学参数能够揭示盆地流体活动和叠加历史。对比镜质体反射率、矿物包裹体测温、磷灰石裂变径迹、生物标志物立体异构化、成岩自生黏土矿物温度计等地质温度计来说,绿泥石温度计不仅能恢复古地热事件和围岩蚀变温度,而且绿泥石化热通量的计算可有效揭示盆地流体流通和水岩耦合过程,结合裂隙岩相学和裂隙流体动力学研究恢复盆地流体通量,对沉积盆地后期改造-叠加变形历史和其所经历的构造-岩浆-热事件的改造与叠加作用具有显著意义。但是,现有技术中并没有行之有效的关于绿泥石化的热通量恢复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绿泥石化热通量恢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绿泥石化热通量恢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绿泥石样品采集:/n采集不同岩相的样品并制作成光薄片;/n(2)对光薄片进行分析:/n对步骤(1)中制作而成的光薄片进行岩相学的和矿相学分析,划分绿泥石的地质产状及其矿物组合关系;并对步骤(1)中制作而成的光薄片进行裂隙分析;/n(3)计算绿泥石化强度:/n通过测量绿泥石化面积以及光薄片的面积,计算出绿泥石化强度,计算公式为:Q=s/S,其中,Q代表绿泥石化强度,s代表绿泥石化面积,单位为μ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泥石化热通量恢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绿泥石样品采集:
采集不同岩相的样品并制作成光薄片;
(2)对光薄片进行分析:
对步骤(1)中制作而成的光薄片进行岩相学的和矿相学分析,划分绿泥石的地质产状及其矿物组合关系;并对步骤(1)中制作而成的光薄片进行裂隙分析;
(3)计算绿泥石化强度:
通过测量绿泥石化面积以及光薄片的面积,计算出绿泥石化强度,计算公式为:Q=s/S,其中,Q代表绿泥石化强度,s代表绿泥石化面积,单位为μm2,S代表光薄片的面积;
(4)对绿泥石进行电子探针分析;
利用JXA-823V型电子探针分析仪并根据绿泥石的地质产状对绿泥石的元素含量进行分析,并计算各阳离子数,筛选Na2O+K2O+CaO的总含量小于0.5%的样品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矿物地球化学参数;
(5)计算绿泥石化温度:
通过步骤(4)得到的绿泥石的化学成分计算面网间距d001,进而采用Rausell公式估算绿泥石的形成温度T/℃,恢复古地温环境,其中,Rausell公式如下:
d001=14.339-0.1155×AlIV-0.0201×Fe2+
T=(14.379-d001/0.1nm)/0.001;
(6)计算绿泥石化热流密度:
通过绿泥石化强度和绿泥石化温度计算绿泥石化热流密度进而探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维萱,鲁佳,
申请(专利权)人: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