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麦植株氮磷钾含量测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008931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麦植株氮磷钾含量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待测大麦植株放入消煮管并进行预处理,然后将消煮管放入消煮炉中,从0℃升温至250℃后,恒温25‑30分钟;从250℃升温至320℃后,恒温25‑30分钟;从320℃升温至380℃后,恒温18‑20分钟;调节消煮炉温度至350℃,消煮10分钟,取下消煮管自然冷却,加入H

A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nitrogen, phosphorus and potassium in barley pla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麦植株氮磷钾含量测定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麦植株氮磷钾含量测定方法。
技术介绍
实验室在检测大麦植株氮磷钾含量的过程中,最关键的是完全彻底的对材料进行消煮。农业标准方法(NY/T2419-2013,NY/T2420-2013,NY/T2421-2013)规定:消煮先进行0-250℃30分钟,再进行250℃-400℃升温,在400℃完成消煮的全过程,按照检测大麦植株氮磷钾含量的消煮过程的标准方法,对材料通过脱水、碳化、氧化等一系列过程后,将被检测成分由有机形式变成无机盐的形式,温度要求要达到400℃,实验室通过FOSS公司的LabtecTMLlne消煮炉完成整个消煮过程。在0-250℃30分钟过程,因为温度较低,消煮管内不会有剧烈的反应,主要是从250℃到400℃升温的过程中,因为消煮液快速升温,管内压力快速增大,管口的弯径漏斗会被管内压力掀起,使消煮管中因急剧氧化而产生的大量的白烟来不及回流而溢出消煮管,被通风系统抽走,造成被消煮成分流失,同时,因为400℃消煮温度过高,消煮过程不断有被消煮成分喷溅到管壁,管壁的温度很高,粘附在管壁的残渣不容易被回流到底部,从而造成消化不彻底,检测结果偏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麦植株氮磷钾含量测定方法。本专利技术方法是为了消除大麦植株在消煮过程中因为标准方法规定温度的设定缺陷,而造成的氮磷钾含量检测结果偏低而进行的温度优化方法。本申请人认为:为了消除消煮过程中因温度急剧升高引起被测成分流失,应该尽量控制升温节奏,让升温过程有缓冲,尽可能的让氧化释放出的大量白烟通过回流的形式重新回到消煮管内,让消煮过程平缓但彻底进行,避免原有方法中出现的白烟溢出,残渣粘在管壁无法回流的情况。基于此原理,本申请人通过对升温温度及时间的优化探索,获得了以下技术方案,能够最大限度的测定大麦植株中氮磷钾含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麦植株氮磷钾含量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待测大麦植株放入消煮管并进行预处理,然后将消煮管放入消煮炉中,从0℃升温至250℃后,250℃恒温25-30分钟;(2)从250℃升温至320℃后,320℃恒温25-30分钟,期间不加任何试剂;(3)从320℃升温至380℃后,380℃恒温18-20分钟,期间不加任何试剂;(4)调节消煮炉温度至350℃,消煮10分钟,取下消煮管,自然冷却5分钟,加入体积百分比为30%的H2O21.5ml,摇匀,消煮炉的温度不变,350℃继续消煮;10分钟后再取下消煮管,自然冷却,加入体积百分比为30%H2O21.0ml,摇匀,消煮炉的温度不变,350℃继续消煮;每隔10分钟,重复上述步骤,只是体积百分比为30%的H2O2的加入量逐次减少,直到消煮液呈清亮的绿色,继续消煮10分钟,关闭消煮炉,取下消煮管,消煮结束。其中,250℃、320℃、380℃和350℃分别是防止反应液出现剧烈现象的临界值。直接升温会造成反应液泡沫四溅,检测成分流失,必须要有一个缓冲时间,故在每一阶段均恒温一段时间。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恒温时间为30分钟。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恒温时间为30分钟。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恒温时间为20分钟。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对农业标准方法(NY/T2419-2013,NY/T2420-2013,NY/T2421-2013)中大麦植株氮磷钾含量的测定方法进行了优化,降低了测定过程中氮磷钾的损耗,能够更加准确的测定大麦植株中氮磷钾含量。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的实施例便于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市售。为了让消煮完全彻底,又不造成检测结果失准,本申请优化了250℃和400℃之间的温度及消煮时间,将原来的升温过程和消煮过程设置四个温度段和四个时间段:第一段;0-250℃,25-30分钟。具体是从0℃升温到250℃后,250℃恒温25-30分钟。250℃是消煮液被碳化的温度,产生大量的泡沫,在低温保持一定时间有利于碳化过程的平稳过度,如果温度持续升高,会造成消煮管中的大量泡沫溢起,白烟冒出,造成检测结果偏低。第二段:250-320℃,25-30分钟。具体是从250℃升温到320℃后,320℃恒温25-30分钟,期间不加任何试剂。当温度达到320℃后,消煮液温度上升,管中反应加剧,如果继续升温,会使大量泡沫溅到管四周,最后很难将其全部回流,检测结果偏低,如果在此温度保持30分钟,可以缓解剧烈反应造成的反应液四溅的现象,让消煮过程在平缓中进行。第三段:320-380℃,18-20分钟。具体是320℃升温到380℃后,380℃恒温18-20分钟,期间不加任何试剂。380℃,碳化过程完成,泡沫停止,消煮液沸腾,消煮管壁的回流液位已经接近消煮管口,完全可以将管壁没有完全消化的成分带到底部,如果温度过高,回流液位也升高,会有检测成分流失的情况。第四段:350℃50-60分钟,具体为:调节消煮炉的温度到350℃后,350℃恒温消煮10分钟,取下消煮管,自然冷却5分钟,加入30%(体积百分比)H2O21.5ml,摇匀,消煮炉的温度不变,350℃继续消煮;10分钟后再取下消煮管,自然冷却,加入30%(体积百分比)H2O21.0ml,摇匀,消煮炉的温度不变,350℃继续消煮;每隔10分钟,重复上述步骤,即冷却后加30%(体积百分比)H2O2,只是30%(体积百分比)H2O2的加入量逐次减少,直到消煮液呈清亮的绿色,继续消煮10分钟,以赶尽剩余的H2O2,关闭消煮炉,取下消煮管,消煮结束。这一阶段,因为要加H2O2,如果温度还保持在380℃,消煮时就会因为氧化加剧,消煮管口的小漏斗被管内气压顶起,造成消煮成分流失。350℃可以让管内反应液平稳沸腾,管口的小漏斗刚刚达到被气压顶起的边缘,保证了消煮完全,但又不损失检测成分。实施例1一种大麦植株氮磷钾含量测定方法,具体为:(1)将约0.5g待测大麦植株放入消煮管并进行预处理,然后将消煮管放入消煮炉中,从0℃升温至250℃后,250℃恒温30分钟;其中,预处理的方法为:加入8ml浓硫酸(98%)轻轻震荡,让硫酸充分浸润待测样品。(2)从250℃升温至320℃后,320℃恒温30分钟,期间不加任何试剂;(3)从320℃升温至380℃后,380℃保温20分钟,期间不加任何试剂;(4)调节消煮炉温度至350℃,消煮10分钟,取下消煮管,自然冷却5分钟,加入30%(体积百分比)H2O21.5ml,摇匀,消煮炉的温度不变,350℃继续消煮;10分钟后再取下消煮管,自然冷却,加入30%(体积百分比)H2O21.0ml,摇匀,消煮炉的温度不变,350℃继续消煮;每隔10分钟,重复上述步骤,即冷却后加30%(体积百分比)H2O2,只是30%(体积百分比)H2O2的量逐次减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麦植株氮磷钾含量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将待测大麦植株放入消煮管并进行预处理,然后将消煮管放入消煮炉中,从0℃升温至250℃后,250℃恒温25-30分钟;/n(2)从250℃升温至320℃后,320℃恒温25-30分钟,期间不加任何试剂;/n(3)从320℃升温至380℃后,380℃恒温18-20分钟,期间不加任何试剂;/n(4)调节消煮炉温度至350℃,消煮10分钟,取下消煮管,自然冷却5分钟,加入体积百分比为30%的H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麦植株氮磷钾含量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待测大麦植株放入消煮管并进行预处理,然后将消煮管放入消煮炉中,从0℃升温至250℃后,250℃恒温25-30分钟;
(2)从250℃升温至320℃后,320℃恒温25-30分钟,期间不加任何试剂;
(3)从320℃升温至380℃后,380℃恒温18-20分钟,期间不加任何试剂;
(4)调节消煮炉温度至350℃,消煮10分钟,取下消煮管,自然冷却5分钟,加入体积百分比为30%的H2O21.5ml,摇匀,消煮炉的温度不变,350℃继续消煮;10分钟后再取下消煮管,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小宁张华瑜潘永东包奇军赵锋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与啤酒原料研究所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