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剪切盒及环剪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0877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剪切盒及环剪试验装置,属于环剪试验技术领域。所述剪切盒包括:第一外盒、第二外盒、第一内盒及第二内盒;所述第一外盒及第二外盒为环状;所述第一外盒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花键齿,所述第一内盒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花键齿;所述第一内盒设置在所述第一外盒内,所述第一花键齿与所述第二花键齿啮合;所述第二外盒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三花键齿,所述第二内盒的外壁上设置有第四花键齿;所述第二内盒设置在所述第二外盒内,所述第三花键齿与所述第四花键齿啮合;所述第一内盒的位置与所述第二内盒的位置相对应。本发明专利技术剪切盒及环剪试验装置便于试验操作,同时,便于试样与盒子的脱离。

A shear box and ring shear tes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剪切盒及环剪试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剪试验
,特别涉及一种剪切盒及环剪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岩石的抗剪强度是评价岩石力学性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准确的获取强度参数对岩体工程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现阶段,岩石抗剪强度主要通过室内试验获取,主要试验类型有:常规三轴试验、直接剪切试验及楔形剪切试验等。分析现有的试验实现方式,由于试验仪器结构形式的限定,岩石在受剪过程中剪切面上受力不均匀,不能测量岩石大变形剪切作用下的残余强度。鉴于此,对岩石的抗剪强度采用环剪试验测试,可实现在剪切过程中剪切面积不变,并且可以在连续位移条件下进行剪切,克服了常规试验在大变形阶段应力应变极度不均匀的现象,保证了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对岩石或类似质地坚硬致密、力学强度高的材料进行环剪试验时,试验过程中必须将剪切盒取出安装试样,而现有技术中的剪切盒是一体成型的,那么剪切盒重量超重,移出剪切盒进行粘样、拆样时,需要采用工装机翻转剪切盒,采用叉车移动剪切盒,操作不便。同时,剪切盒盒壁超厚,不利于盒体加热,试样与盒体脱胶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剪切盒,解决了或部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剪切盒是一体成型的,导致剪切盒重量超重,需要采用工装机翻转剪切盒,采用叉车移动剪切盒,操作不便,剪切盒盒壁超厚,不利于盒体加热,试样与盒体脱胶不便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剪切盒包括:第一外盒、第二外盒、第一内盒及第二内盒;所述第一外盒及第二外盒为环状;所述第一外盒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花键齿,所述第一内盒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花键齿;所述第一内盒设置在所述第一外盒内,所述第一花键齿与所述第二花键齿啮合;所述第二外盒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三花键齿,所述第二内盒的外壁上设置有第四花键齿;所述第二内盒设置在所述第二外盒内,所述第三花键齿与所述第四花键齿啮合;所述第一内盒的位置与所述第二内盒的位置相对应。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内盒朝向所述第二内盒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内盒朝向所述第一内盒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位置与所述第二凹槽的位置相对应。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形状为环形。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外盒与所述第二外盒同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内盒与所述第二内盒的形状为环形。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内盒与所述第二内盒同轴。基于相同的专利技术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环剪试验装置,包括所述剪切盒。进一步地,所述环剪试验装置包括:连接法兰、活塞及底盘轴;所述连接法兰可拆卸式地与所述第一外盒连接,所述连接法兰的底部与所述第一内盒接触;所述活塞的动作端与所述连接法兰连接;所述底盘轴与所述第二外盒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外盒朝向所述连接法兰的端面上开设有若干剪力槽;所述连接法兰上固定设置有若干剪力键,若干所述剪力键与若干所述剪力槽一一对应;所述剪力键可插入相对应的所述剪力槽内。进一步地,所述底盘轴朝向所述第二外盒的端面上固定设置有定位圈,所述定位圈与所述底盘轴同轴;所述定位圈的内径与所述第二外盒的内径相匹配,所述定位圈与所述第二外盒同轴;所述第二外盒可嵌入所述定位圈内。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由于第一外盒及第二外盒为环状,第一外盒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花键齿,第一内盒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花键齿,第一内盒设置在第一外盒内,第一花键齿与第二花键齿啮合,所以,通过花键齿啮合的形式,可以使第一内盒与第一外盒之间的传递较大的机械扭矩,保证环剪试验的正常进行,由于第二外盒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三花键齿,第二内盒的外壁上设置有第四花键齿,第二内盒设置在第二外盒内,第三花键齿与第四花键齿啮合,第一内盒的位置与第二内盒的位置相对应,所以,通过花键齿啮合的形式,可以使第二内盒与第二外盒之间的传递较大的机械扭矩,保证环剪试验的正常进行,当要进行试验移出剪切盒进行粘样、拆样时,只需将第一内盒由第一外盒内抽出,第二内盒由第二外盒内抽出,进行操作即可,而第一内盒与第二内盒相较于整体式剪切盒,其重量轻,不用使用大型辅助工具翻转拿取,便于试验操作,同时,由于第一内盒与第二内盒相较于整体式剪切盒,其盒壁薄,在进行加热脱胶时,便于热传导,便于试样与盒子的脱离,提高拆样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环剪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环剪试验装置的剖视图;图3为图1中环剪试验装置的爆炸图;图4为图1中环剪试验装置的剪切盒的立体图;图5为图1中环剪试验装置的第一外盒的立体图;图6为图1中环剪试验装置的第二外盒的立体图;图7为图1中环剪试验装置的第一内盒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剪切盒包括:第一外盒1、第二外盒2、第一内盒3及第二内盒4。第一外盒1及第二外盒2为环状。第一外盒1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花键齿,第一内盒3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花键齿。第一内盒3设置在第一外盒1内,第一花键齿与第二花键齿啮合。第二外盒2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三花键齿,第二内盒4的外壁上设置有第四花键齿。第二内盒4设置在第二外盒2内,第三花键齿与第四花键齿啮合。第一内盒3的位置与第二内盒4的位置相对应。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由于第一外盒1及第二外盒2为环状,第一外盒1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花键齿,第一内盒3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花键齿,第一内盒3设置在第一外盒1内,第一花键齿与第二花键齿啮合,所以,通过花键齿啮合的形式,可以使第一内盒3与第一外盒1之间的传递较大的机械扭矩,保证环剪试验的正常进行,由于第二外盒2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三花键齿,第二内盒4的外壁上设置有第四花键齿,第二内盒4设置在第二外盒2内,第三花键齿与第四花键齿啮合,第一内盒3的位置与第二内盒4的位置相对应,所以,通过花键齿啮合的形式,可以使第二内盒4与第二外盒2之间的传递较大的机械扭矩,保证环剪试验的正常进行,当要进行试验移出剪切盒进行粘样、拆样时,只需将第一内盒3由第一外盒1内抽出,第二内盒4由第二外盒2内抽出,进行操作即可,而第一内盒3与第二内盒4相较于整体式剪切盒,其重量轻,不用使用大型辅助工具翻转拿取,便于试验操作,同时,由于第一内盒3与第二内盒4相较于整体式剪切盒,其盒壁薄,在进行加热脱胶时,便于热传导,便于试样与盒子的脱离,提高拆样效率。其中,本申请的花键齿是采用的渐开线花键齿,而渐开线花键齿是用于载荷较大,定心精度要求高,以及尺寸较大的连接,其特点:齿廓为渐开线,受载时齿上有径向力,能起自动定心作用,使各齿受力均匀,强度高寿命长,加工工艺与齿轮相同,易获得较高精度和互换性。具体地,第一内盒3朝向第二内盒4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内盒4朝向第一内盒3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一凹槽的位置与第二凹槽的位置相对应。可以将试样放入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内,其中,试样为岩石试样10。试样还可以为类似岩石的质地坚硬致密、力学强度高的材料,也可以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剪切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外盒、第二外盒、第一内盒及第二内盒;/n所述第一外盒及第二外盒为环状;/n所述第一外盒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花键齿,所述第一内盒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花键齿;/n所述第一内盒设置在所述第一外盒内,所述第一花键齿与所述第二花键齿啮合;/n所述第二外盒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三花键齿,所述第二内盒的外壁上设置有第四花键齿;/n所述第二内盒设置在所述第二外盒内,所述第三花键齿与所述第四花键齿啮合;/n所述第一内盒的位置与所述第二内盒的位置相对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剪切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外盒、第二外盒、第一内盒及第二内盒;
所述第一外盒及第二外盒为环状;
所述第一外盒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花键齿,所述第一内盒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花键齿;
所述第一内盒设置在所述第一外盒内,所述第一花键齿与所述第二花键齿啮合;
所述第二外盒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三花键齿,所述第二内盒的外壁上设置有第四花键齿;
所述第二内盒设置在所述第二外盒内,所述第三花键齿与所述第四花键齿啮合;
所述第一内盒的位置与所述第二内盒的位置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切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内盒朝向所述第二内盒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一凹槽;
所述第二内盒朝向所述第一内盒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二凹槽;
所述第一凹槽的位置与所述第二凹槽的位置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剪切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形状为环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切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外盒与所述第二外盒同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切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内盒与所述第二内盒的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传庆杨柳周辉卢景景涂洪亮韩钢史林肯崔国建李玲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