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船舶用紧固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0685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船用紧固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船舶用紧固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开口向左侧的U型主体支撑稳定连接架,主体支撑稳定连接架的左侧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一体成型的滑动装配防松连接柱,滑动装配防松连接柱的前后端面为长方形槽口形状,滑动装配防松连接柱前后方向的厚度与主体支撑稳定连接架的厚度相同,主体支撑稳定连接架的上端设有一体成型的圆柱形紧固稳定润滑连接柱,紧固稳定润滑连接柱的正面设有一体成型的锥形过渡装配密封连接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在使用时能够配合紧固件的移动实现将润滑液的输送,使本紧固件具有多种使用功能,在使用时的应用范围更广,使用起来更方便。

A multifunctional fastener for shi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船舶用紧固件
本技术涉及船用紧固件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船舶用紧固件。
技术介绍
紧固件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在船舶上应用的紧固件比传统的机械设备上用到的紧固件要求更高,一般的船用紧固件仅能够满足一种功能,如果要在一个位置同时实现多种不同的功能,则需要设计新的紧固件来满足使用的需求。船舶上的机械结构对于活动的结构件在使用过程中必需进行有效的润滑,这样才能确保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也能够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腐蚀或生锈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船舶用紧固件,它采用全新的结构设计,不仅能够作为船舶上的可拆卸把手结构进行使用,并且还通过在本紧固件上设置相应的润滑输送结构能够配合润滑液输送设备进行连接,在使用时能够配合紧固件的移动实现将润滑液的输送,使本紧固件具有多种使用功能,在使用时的应用范围更广,使用起来更方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功能船舶用紧固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口向左侧的U型主体支撑稳定连接架,所述主体支撑稳定连接架的左侧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一体成型的滑动装配防松连接柱,所述滑动装配防松连接柱的前后端面为长方形槽口形状,所述滑动装配防松连接柱前后方向的厚度与所述主体支撑稳定连接架的厚度相同,所述主体支撑稳定连接架的上端设有一体成型的圆柱形紧固稳定润滑连接柱,所述紧固稳定润滑连接柱的正面设有一体成型的锥形过渡装配密封连接柱,所述过渡装配密封连接柱的正面设有倾斜向下的润滑输送导向连接柱,所述紧固稳定润滑连接柱的后侧中心位置设有一个锥形润滑输入连接孔,所述润滑输入连接孔的锥形方向与所述过渡装配密封连接柱的锥形方向相同,所述润滑输入连接孔的前端设有一个圆柱形润滑输送稳定连接孔,所述润滑输送稳定连接孔的正面设有一个倾斜向下的润滑输出连接孔,所述润滑输出连接孔的右侧端面为长方形槽口形状。进一步的,所述紧固稳定润滑连接柱的后侧端面与所述主体支撑稳定连接架的后侧端面在同一平面上。进一步的,所述润滑输入连接孔的深度小于所述紧固稳定润滑连接柱前后方向的深度。进一步的,所述润滑输送导向连接柱的下端位置所在的平面位于所述主体支撑稳定连接架的上方。进一步的,所述紧固稳定润滑连接柱的外侧左右两端与所述主体支撑稳定连接架的上端面连接的位置设有加固连接圆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全新的结构设计,不仅能够作为船舶上的可拆卸把手结构进行使用,并且还通过在本紧固件上设置相应的润滑输送结构能够配合润滑液输送设备进行连接,在使用时能够配合紧固件的移动实现将润滑液的输送,使本紧固件具有多种使用功能,在使用时的应用范围更广,使用起来更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左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右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俯视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仰视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第二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A-A位置的剖面示意图;图中:1、主体支撑稳定连接架,2、滑动装配防松连接柱,3、紧固稳定润滑连接柱,4、过渡装配密封连接柱,5、润滑输送导向连接柱,6、润滑输入连接孔,7、润滑输送稳定连接孔,8、润滑输出连接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多功能船舶用紧固件,它采用全新的结构设计,不仅能够作为船舶上的可拆卸把手结构进行使用,并且还通过在本紧固件上设置相应的润滑输送结构能够配合润滑液输送设备进行连接,在使用时能够配合紧固件的移动实现将润滑液的输送,使本紧固件具有多种使用功能,在使用时的应用范围更广,使用起来更方便,在使用时的灵活性更强,对船舶结构的连接稳定性能够提供更可靠的保障。本紧固件包括开口向左侧的U型主体支撑稳定连接架1,所述主体支撑稳定连接架1的左侧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一体成型的滑动装配防松连接柱2,所述滑动装配防松连接柱2的前后端面为长方形槽口形状,所述滑动装配防松连接柱2前后方向的厚度与所述主体支撑稳定连接架1的厚度相同,使它作为滑动防松结构进行装配时的结构稳定性更好,在装配时它能够与船舶结构上的安装使用槽配合在一起,在进行装配时的操作更方便。所述主体支撑稳定连接架1的上端设有一体成型的圆柱形紧固稳定润滑连接柱3,所述紧固稳定润滑连接柱3的正面设有一体成型的锥形过渡装配密封连接柱4,所述过渡装配密封连接柱4的正面设有倾斜向下的润滑输送导向连接柱5,使装配位置的空间更大,能够与装配结构更紧密的配合在一起。所述紧固稳定润滑连接柱3的后侧中心位置设有一个锥形润滑输入连接孔6,此位置与润滑液输入设备的输入口连接在一起。所述润滑输入连接孔6的锥形方向与所述过渡装配密封连接柱4的锥形方向相同,所述润滑输入连接孔6的前端设有一个圆柱形润滑输送稳定连接孔7,所述润滑输送稳定连接孔7的正面设有一个倾斜向下的润滑输出连接孔8,通过它进行润滑液的输送。所述润滑输出连接孔8的右侧端面为长方形槽口形状,确保输出口位置的空间更大,润滑液的输送更加流畅。本紧固件主要用于船舶上需要对一些结构件进行拆卸时作为紧固拆卸用的把手结构进行使用,在使用时更加灵活方便。它在使用时也可以一直与机械结构配合在一起,这样可以使用本紧固件上的润滑结构,能够为船舶上的相应结构提供可靠的润滑性能。作为优选,所述紧固稳定润滑连接柱3的后侧端面与所述主体支撑稳定连接架1的后侧端面在同一平面上,使本紧固件的后侧平整性更好,在进行装配时能够与装配零件之间的连接紧密性更好。作为优选,所述润滑输入连接孔6的深度小于所述紧固稳定润滑连接柱3前后方向的深度,使此位置的结构强度更好,与润滑液输入结构连接装配在一起时的稳定性更高。作为优选,所述润滑输送导向连接柱5的下端位置所在的平面位于所述主体支撑稳定连接架1的上方,使上端的润滑输送结构在不需要进行使用时不影响本紧固件整体的使用,使本紧固件在使用时的灵活性更好。作为优选,所述紧固稳定润滑连接柱3的外侧左右两端与所述主体支撑稳定连接架1的上端面连接的位置设有加固连接圆弧,使连接位置的结构强度更好,并且在生产加工时也更容易成型。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或替换,这些改进或替换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船舶用紧固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口向左侧的U型主体支撑稳定连接架(1),所述主体支撑稳定连接架(1)的左侧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一体成型的滑动装配防松连接柱(2),所述滑动装配防松连接柱(2)的前后端面为长方形槽口形状,所述滑动装配防松连接柱(2)前后方向的厚度与所述主体支撑稳定连接架(1)的厚度相同,所述主体支撑稳定连接架(1)的上端设有一体成型的圆柱形紧固稳定润滑连接柱(3),所述紧固稳定润滑连接柱(3)的正面设有一体成型的锥形过渡装配密封连接柱(4),所述过渡装配密封连接柱(4)的正面设有倾斜向下的润滑输送导向连接柱(5),所述紧固稳定润滑连接柱(3)的后侧中心位置设有一个锥形润滑输入连接孔(6),所述润滑输入连接孔(6)的锥形方向与所述过渡装配密封连接柱(4)的锥形方向相同,所述润滑输入连接孔(6)的前端设有一个圆柱形润滑输送稳定连接孔(7),所述润滑输送稳定连接孔(7)的正面设有一个倾斜向下的润滑输出连接孔(8),所述润滑输出连接孔(8)的右侧端面为长方形槽口形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船舶用紧固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口向左侧的U型主体支撑稳定连接架(1),所述主体支撑稳定连接架(1)的左侧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一体成型的滑动装配防松连接柱(2),所述滑动装配防松连接柱(2)的前后端面为长方形槽口形状,所述滑动装配防松连接柱(2)前后方向的厚度与所述主体支撑稳定连接架(1)的厚度相同,所述主体支撑稳定连接架(1)的上端设有一体成型的圆柱形紧固稳定润滑连接柱(3),所述紧固稳定润滑连接柱(3)的正面设有一体成型的锥形过渡装配密封连接柱(4),所述过渡装配密封连接柱(4)的正面设有倾斜向下的润滑输送导向连接柱(5),所述紧固稳定润滑连接柱(3)的后侧中心位置设有一个锥形润滑输入连接孔(6),所述润滑输入连接孔(6)的锥形方向与所述过渡装配密封连接柱(4)的锥形方向相同,所述润滑输入连接孔(6)的前端设有一个圆柱形润滑输送稳定连接孔(7),所述润滑输送稳定连接孔(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仲银存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市银利标准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