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露天矿内排土场含水层贯通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煤矿开采工作中的一种水层贯通方法,具体是一种露天矿内排土场含水层贯通方法,属于煤矿开采领域。
技术介绍
露天开采是指将上层覆盖物剥离运走,直接开采下层煤炭资源的一种开采方法,露天开采过程中,为减少剥离物堆积占用地表土地,常采用将剥离物排弃至采空区的排土方式即内排,形成的排土场叫内排土场。露天矿开采过程中,对土(岩)层的直接开挖,破坏了浅层的含水层及隔水层,深度较大露天矿开采还会对深部的含水层及隔水层造成严重的破坏。含水层在端帮的直接暴露,使得大量的水资源直接涌向露天矿坑,既是对水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威胁到矿坑安全。内排土场形成后,开始阶段由于排土场土层未被压实,露天矿区外的地下水会通过含水层进入内排土场,由于没有隔水层作为引导和保护,排土场内的水资源流动呈现无规律性,通常沿着缝隙较大的层位进行渗透,长期侵蚀会严重影响排土场的稳定性,不利于安全生产。后期随着排土场土层不断的被压实,原本位于端帮的含水层露头会被彻底堵死,矿区外的地下水不能再进入排土场内部,一方面,造成露天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露天矿内排土场含水层贯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封堵原始含水层(2)、再造人工隔水层(5)、再造人工含水层(4)、疏通含水层,人工补水等工序,具体步骤如下:/n1)、封堵原始隔水层(3),主要步骤包括:/nS1:露天矿初始开挖时,端帮(13)台阶从地表层(1)优先延深至含水层,使浅部的原始含水层(2)完整暴露,将含水层露头所在台阶的坡面角平整并将坡面角降低3-5°;/nS2:随着采剥工程推进,在含水层露头的台阶坡面上铺设可降解塑料布(6)和导管(7),可降解塑料布(6)底部深入含水层下部台阶1-2m,上部向上延伸至含水层上部台阶坡面2-3m,每隔3-5m布置一根导管(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露天矿内排土场含水层贯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封堵原始含水层(2)、再造人工隔水层(5)、再造人工含水层(4)、疏通含水层,人工补水等工序,具体步骤如下:
1)、封堵原始隔水层(3),主要步骤包括:
S1:露天矿初始开挖时,端帮(13)台阶从地表层(1)优先延深至含水层,使浅部的原始含水层(2)完整暴露,将含水层露头所在台阶的坡面角平整并将坡面角降低3-5°;
S2:随着采剥工程推进,在含水层露头的台阶坡面上铺设可降解塑料布(6)和导管(7),可降解塑料布(6)底部深入含水层下部台阶1-2m,上部向上延伸至含水层上部台阶坡面2-3m,每隔3-5m布置一根导管(7),导管(7)靠近可降解塑料布(6)一侧密集布置小孔,然后在台阶塑料布上压覆宽度3~10m的覆盖物(8),覆盖物(8)堆置层序与原地层相同;
2)、再造人工隔水层(5)包括人工隔水层(5)构建与人工隔水层(5)缝合,具体为:
S1:随着露天矿采排工程推进,位于原始隔水层(3)下表面所在水平以下的采空区按照露天矿正常作业方式排土,形成内排土场(12),内排土场(12)最上表面接近露天矿端帮(13)原始隔水层(3)下表面所在的水平面3-5m时,停止排土,选择黏土等孔隙较小的物料作为排弃物继续在排土场上表面排土作业,每排土1-2m进行一次机械压实作业,直至黏土层排弃高度高出原始隔水层(3)水平高度1-3m,停止作业,形成人工隔水层(5);
S2:再造人工隔水层(5)在靠近端帮(13)附近3-5m的范围内施工时,先将原始隔水层(3)露头位置所在的端帮(13)台阶坡面角降低至25-30°,将原始隔水层(3)露头上、下部方圆3-5m范围内的台阶清除,与原始隔水层(3)露头坡面共同形成隔水层缝合区(9),将黏土排弃至缝合区内,排弃高度高于原始隔水层(3)上表面1-3m,并采用机械设备压实,实现人工隔水层(5)与已经开挖的原始隔水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树召,韩流,尚涛,杨猛,潘朝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