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丙烯腈碳纤维原丝的制造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原丝易产生毛丝、碳纤维力学性能差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一种聚丙烯腈碳纤维原丝的制造方法,采用湿法纺丝,包括热水牵伸的步骤,其中,所述热水牵伸至少包括三级,第一级热水牵伸过程中每根纤维所承受的张力至少为3mN,纤维所承受的张力小于等于纤维断裂强力的12%的技术方案,较好的解决了该问题,可用聚丙烯腈纤维的工业生产中。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wet spinning polyacrylonitrile carbon fiber precurs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湿纺聚丙烯腈碳纤维原丝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湿纺聚丙烯腈碳纤维原丝的制造方法,更具体的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性能湿法纺丝制备聚丙烯腈碳纤维原丝的方法。
技术介绍
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在90%及以上的无机纤维,具有质量轻、比强度高、比模量高、耐高温、耐腐蚀、耐磨、抗疲劳等一系列的优势,碳纤维与各种基体经复合工艺制得的复合材料性能优异,在汽车轻量化、风力发电叶片、体育休闲用品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制备碳纤维的前驱体有聚丙烯腈基、黏胶基和沥青基等三大原料体系。其中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因其制备过程简单,碳纤维性能优异等优势,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产量最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制备过程包括碳纤维原丝制备和原丝的氧化碳化处理。碳纤维原丝是制备碳纤维的关键,高质量的碳纤维原丝是制备高性能碳纤维的基础,如何制备高质量的碳纤维原丝一直以来是碳纤维制备过程的重点和难点。碳纤维原丝的制备过程按其纺丝过程的不同可分为湿法纺丝和湿法纺丝。湿法纺丝具有过程易控、纤维溶剂残留量少、制备出的碳纤维与复合材料结合性能好等优势,是制备碳纤维原丝的重要方法之一。可通过湿法纺丝制备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的溶剂体系有多种,目前已实现工业生产的有硫氰酸钠体系、二甲基亚砜体系、二甲基乙酰胺等,其中以二甲基亚砜作为溶剂制备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具有毒性较小、聚丙烯腈共聚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大等特点,是湿法纺丝制备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的重要方法。热水牵伸是湿法纺丝制备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过程中重要的一个步骤,对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分子链取向度、规整度和纤维结晶度有显著影响,最终影响到碳纤维产品的性能。专利JP1983214526A、JP2004076208A公开了一种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的制备方法,采用湿法纺丝方法,专利仅公布了初生纤维的张力,未公布热水牵伸时的牵伸级数、更为公布最为重要的第一级热水牵伸过程的合适张力。通过湿法纺丝制备的碳纤维原丝,在初生纤维成型过程形成的沟槽结构,使得初生纤维在热水牵伸过程中应力更为集中,易发生纤维的起毛;不合适的热水牵伸最终还会导致碳纤维的性能下降。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湿法纺丝聚丙烯腈纤维作为碳纤维前驱体制备碳纤维过程中存在的原丝易产生毛丝、碳纤维力学性能差的问题。提供一种聚丙烯腈碳纤维原丝的制造方法,较好的解决了该问题,具有纺丝过程中原丝毛丝少、碳纤维力学性能好的特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聚丙烯腈碳纤维原丝的制造方法,采用湿法纺丝,包括热水牵伸的步骤,其中,所述热水牵伸至少包括三级,第一级热水牵伸过程中每根纤维所承受的张力至少为3mN,纤维所承受的张力小于等于纤维断裂强力的12%。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热水牵伸小于等于五级,第一级热水牵伸过程中每根纤维所承受的张力至少为4mN。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制造方法还包括将聚丙烯腈纺丝原液通过湿法凝固成型、多级凝固牵伸、水洗、热水牵伸、一次上油、干燥致密化、蒸汽牵伸、二次上油、二次干燥和收丝的步骤,得到所述聚丙烯腈碳纤维原丝。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聚丙烯腈原液特性粘度1.7-2.5dL/g。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原丝制备时多级凝固牵伸为温度20-70℃的多道牵伸,牵伸比为1-2。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原丝制备时热水牵伸为温度80-95℃。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原丝制备时的水洗采用温度为60-90℃的多道水洗,水洗过程中不施加牵伸。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原丝制备时的干燥致密化温度为90-150℃,牵伸比0.9-1.0。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原丝制备时二次牵伸采用蒸汽牵伸,蒸汽压力为0.2-0.5MPa,牵伸比为1-5。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原丝制备时二次干燥温度为90-150℃。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聚丙烯腈纺丝原液中聚丙烯腈固含量19-21%,所述聚丙烯腈纺丝原液特性粘度1.7-2.4;所述热水牵伸过程中,第一级热水牵伸过程中每根纤维所承受的张力至少为4.5mN,纤维所承受的张力小于等于纤维断裂强力的10%;所述干燥致密化温度为100-140℃;,蒸汽压力为0.2-0.4MPa,牵伸比为2-4。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聚丙烯腈基原丝其他方面并无特殊限定,可以由本领域常用的聚丙烯腈纺丝原液经本领域常用纺丝工艺制得,聚丙烯腈纺丝原液和纺丝工艺也没有特殊限定,与现有技术制备聚丙烯腈纤维相比,均可以达到提高纤维力学性能;例如但不限定所述聚丙烯腈共聚单体为含乙烯基单体,共聚单体优选为丙烯酸酯类、乙烯酯类、丙烯酰胺类、磺酸盐类、铵盐类中的一种或多种。本专利技术中通过采用五级或以下的热水牵伸,控制最为重要的第一级热水牵伸纤维在牵伸过程中直接承受的最小张力,避免纤维取向不足导致的碳纤维力学性能的下降。同时控制纤维的张力的最大值,避免纤维牵伸过程中因表面沟槽导致的应力集中,致使热水牵伸及后续牵伸过程易产生毛丝和后续纤维无法承受更高倍数的牵伸。第一级热水牵伸过程中每根纤维的所承受的张力值是通过手持式张力仪测量所加持行走的第一级热水牵伸浴槽中丝束的张力除以丝束根数后获得。纤维的纤度通过定长装置在线截取第一级热水牵伸浴槽最后一个牵伸辊前30cm的丝束,然后将纤维及定长装置一同置于烘箱中干燥,以避免纤维因干燥过程发生的纤维长度的变化,最后以烘干后的纤维重量(单位为g)除以纤维的总长度(单位为1万米)后得到。纤维的断裂强力采用GB/T14337-2008测量。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制得的原丝通过在线摄像头统计每10000米长的原丝中的毛丝个数最小为24个,所制备的碳纤维拉伸强度可达到5.7GPa,模量可达到299GPa,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效果。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阐述。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1、凝固牵伸:采用湿法纺丝进行初生纤维制备,所用原液特性粘度1.75dL/g,纺丝原液固含量22%,纺丝原液经计量泵精确计量、再次过滤后,采用湿法纺丝,喷丝板孔径60μm,喷丝孔数12000,凝固温度25℃,浓度为50%,后续进行两级凝固牵伸,牵伸比分别为1.0、1.05,得到凝固纤维。2、热水牵伸:采用4级热水牵伸,控制第一级热水牵伸过程中纤维张力3mN,纤维纤度5.2dtex,纤维所承受的张力为纤维断裂强力的12%。3、水洗和上油:水洗温度60℃,牵伸比1.0,上油温度35℃。4、干燥致密化:将步骤3得到的纤维进行干燥致密化,干燥致密化温度呈阶梯升温方式,第1道干燥致密化温度88℃,第2道干燥致密化温度为145℃。5、蒸汽牵伸、二次上油、二次干燥和收丝:将步骤4得到的纤维在0.35MPa的蒸汽中进行3.5倍牵伸;二次上油之后在120℃下进行二次干燥;随后收丝,获得聚丙烯腈原丝。6、预氧化处理:将步骤5得到的原丝在180-260℃进行预氧化,预氧化总牵伸比为1.2倍。7、碳化处理:将步骤6得到的预氧化丝在300-7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丙烯腈碳纤维原丝的制造方法,采用湿法纺丝,包括热水牵伸的步骤,其中,所述热水牵伸至少包括三级,第一级热水牵伸过程中每根纤维所承受的张力至少为3mN,纤维所承受的张力小于等于纤维断裂强力的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丙烯腈碳纤维原丝的制造方法,采用湿法纺丝,包括热水牵伸的步骤,其中,所述热水牵伸至少包括三级,第一级热水牵伸过程中每根纤维所承受的张力至少为3mN,纤维所承受的张力小于等于纤维断裂强力的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腈碳纤维原丝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牵伸小于等于五级,第一级热水牵伸过程中每根纤维所承受的张力至少为4m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腈碳纤维原丝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方法还包括将聚丙烯腈纺丝原液通过湿法凝固成型、多级凝固牵伸、水洗、热水牵伸、一次上油、干燥致密化、蒸汽牵伸、二次上油、二次干燥和收丝的步骤,得到所述聚丙烯腈碳纤维原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丙烯腈碳纤维原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腈原液特性粘度1.7-2.5dL/g。
5.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磊,沈志刚,王贺团,赵微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