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油烟机清洗装置,将一清洗液主容器设于排油烟机内斜隔板上方与排油烟机的顶罩或背板间,该主容器的注水管、给水管衔接一注水杯与一唧水泵,而主容器的上方设溢流管,唧水泵的出水端以导流管衔接至清洗喷嘴,清洗液经注水管流入主容器,而溢流管排除主容器内的空气与过多的清洗液,唧水泵经过给水管唧取清洗液经导流管送至清洗喷嘴,将清洗液喷洒于风腔中,达清洁风腔与扇叶,斜隔板对抽水用电器隔离防潮,利用斜隔板后方空间布置清洗结构。(*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于排油烟机清洗装置,特别是指一种使用方便、可自动清洗排油烟机风腔内部,且使元件配置更为合理完善的结构设计。一般在烹饪食物时,于烹煮过程中往往会产生许多对人体有害的油烟,而在现代社会中,生活空间日益狭小欲使有限的生活空间兼具清洁与舒适,则在厨房中,针对烹饪食物产生的油烟,排油烟机是不可缺少的装置。而排油烟机的动作原理是利用马达带动扇叶转动而达到抽排气的功能,以将油烟抽排至室外,以减少于厨房工作者吸入油烟的机会,然而,排油烟机经一段时间使用后,其各部表面会附着许多油污,尤其是排油烟机内部一般不易伸入清洗的部位,常会因长期的油污堆积而造成排油烟机运转不顺,不但噪音加大、浪费能源,而且油烟的抽排效果亦降低。传统常用的清洁排油烟机的方法,其多是直接折卸分解排油烟机的各部结构,分别加以清洗后,再将之组合,此种清洁的方式较费时费工,不合乎经济效益;较进步者有如台湾新型公告第247622号「排油烟机清洗装置之改良」(申请案号第82217481号)的结构,如附图说明图1、2及3所示,可看出其主要是于排油烟机5的机壳体后基板与风腔51后缘板间的空间固设一水箱容器52,该水箱容器52于侧缘适当位置处设有一定位体521,可供一给水泵53定位,该排油烟机5于上前缘适当位置固设有一充填、供应清洁水的漏斗54,该漏斗54利用连接导管541连接导引至水箱容器52位置,该排油烟机5于风腔51壁面上高于水箱容器52的上缘面处设有喷嘴55,由喷嘴55以导管及分岐管551连接至给水泵53的出水接头上,利用水箱容器52设于排油烟机5的后基板与风腔51后缘板间的空间,而给水泵53固设于水箱容器52的定位座体521上,配合漏斗54的清洁水导入水箱容器52内,启动给水泵53抽取清洁水后,由风腔51上的喷嘴55喷至风腔51内,随叶轮56高速旋转抛甩,达到清洗叶轮56与风腔51内部的功能。然而,上述结构中明显具有如下的缺点其一为水箱容器52表侧除与连接导管541、给水泵53衔接外,其馀皆为一密封空间,因此,当水箱容器52内的水用完之后,其内部必充满空气,此时由漏斗54注入的清洁水欲由连接导管541流入,但水箱容器52内的空气却明显无法向外排除,故而会造成连接导管541内的清洁水无法顺利注入水箱客器52内,纵使能由给水泵53的通气道少量排除空气,但当清洁水流入水箱容器52的高度超过给水泵53的进水接头高度时,再加入的水压则会将已进入的水自给水泵53的排水通道排挤出来,于是水箱容器52的水位将只能保持在与进水接头相同的高度,无法充满水箱容器,形成一实施上极严重的缺点,由此显见上述公告第247622号案的结构有其设计上未尽完善之处,于实际应用上有无法实施的缺点。再者,其二该公告第247622号案的结构中,其水箱容器52、给水泵53及各衔接管路皆是位于排油烟机5内的最底侧,为最邻近烹饪气体或水蒸气上升的高温接触面,易因散热不良或湿气渗透而产生材质的变化(例如水箱容器52及各衔接管路产生硬化、破裂)或电器、机械故障(例如给水泵53的高温损坏或受潮锈蚀及短路)、使用寿命相对减短等情形。其三,由于水箱容器52,漏斗54及喷嘴55均处于近于同水平的位置故为让漏斗54的水能顺利流向水箱容器52,且水箱容器52的水不超越喷嘴55高度而溢流,则水箱容器52的位置将受限而强迫设置于排油烟机的背下方角落,且容量亦受到极大的限制,对清洗的充足量值得怀疑。有鉴于现有的排油烟机清洗装置有上述的缺点,创作人乃针对这些缺点研究改进之道,终于有本技术产生。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排油烟机清洗装置,可适时排除主容器内的空气与过多的水量,以使主容器内保持一可随时加注清洗液并维持充分而适当的液面高度,而唧水泵的出水端则可以一导流管衔接至设置于风腔壁面的清洗喷嘴,利用唧水泵唧取主容器内的清洗液送至清洗喷嘴,再由清洗喷嘴喷洒于风腔内及扇叶上,可利用扇叶旋转的离心力将清洗液抛甩于风腔内部及扇叶表面,以达到清洁风腔与扇叶表面的功效。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排油烟机清洗装置,依本技术的此种排油烟机清洗装置,其由于主容器、唧水泵及各衔接管路皆是设置于斜隔板上方,因此可有效远离排油烟机下方烹饪环境的高温,避免因高温散热不良或潮气入侵而产生材质的变化或机械故障、使用寿命减短等情形。本技术的再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排油烟机清洗装置,依本技术的此种排油烟机清洗装置,其于给水管中段可另以一排气管连通至主容器所保持液面的上方处,以于唧水泵抽唧时排除给水管内的空气,避免因给水管内充塞空气而使唧水泵无法有效抽唧主容器内的清洗液,使唧水泵的抽唧动作更顺畅。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一种排油烟机清洗装置,为一种具有倾斜式风腔的排油烟机,其至少包括一主容器,是设置于排油烟机上用以承装风腔的斜隔板上方与排油烟机的顶罩及背板之间的空间内,该主容器上设有一可供注入清洗液的注水管,主容器的上方部位于某设定高度处联设有一与外界相通的通气管,而主容器联接有一唧水泵;此外,于主容器的某设定高度处设有一往外的通气管;一唧水泵,其入水口与主容器连通,而唧水泵的出水口则连通至一导流管;至少一清洗喷嘴,是设置于排油烟机的风腔壁面上,且使其喷口往内朝向排油烟机的扇叶。该注水管另端衔接一设于排油烟机顶罩前侧且开口向上的注水杯。主容器与唧水泵之间通过一给水管相联接,且给水管上联设有一三通接头,除分别连通主容器与唧水泵外,另联通一排气管,该排气管的往外末端设置在高于主容器内可容纳的水位高度之上。排气管末端接通至主容器上方位高于液面处。通气管的联外末端装设在高于主容器最高点以上。主容器的上方位另接设有一溢流管。通气管的联外末端装设在低于主容器的最高点以下,使之并具有溢流的效果。三通接头是直接一体成型结合于主容器的出水口旁侧。清洗喷嘴装设高度,高于主容器内的设定液面高度。唧水泵或导液管上设有电磁关水阀,可在唧水泵停止作用时关断其液体通路。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特别是采用一种倾斜式排油烟机,利用在其风腔与顶罩之间设置一装架风腔的斜隔板,并将一清洗液主容器设置于斜隔板与顶罩或背板之间,使主容器及相关控制泵水电器的位置得以被斜隔板有效隔离且远离下方导烟罩;又,该主容器的底侧分别以一注水管、给水管衔接一可供注入清洗液的注水杯与一唧水泵,而主容器的上方更设有一溢流管,依本技术的上述设计,由于是利用斜膈板装置风腔于前上方位,且斜隔板与顶罩或背板之间具有较大的容量空间,使得本技术能装设较大容量的主容器,而相对能赋予较佳且充分的清洗效果,以改善现有排油烟机的缺点。至于本技术的详细构造、应用原理、作用与功效,则参照下列依附图所作的说明即可得到完全的了解图示说明图1是台湾新型公告第247622号案的结构说明图(一)。图2是台湾新型公告第247622号案的结构说明图(二)。图3是台湾新型公告第247622号案的结构说明图(三)。图4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右侧视剖面图。图6是本技术的背视图。图7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如图1、2及3所示,其为现有的排油烟机清洗装置,其主要构成以及其缺点,已如前所述,此处不再重复叙述。图4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由其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排油烟机清洗装置,其特征是:其至少包括:一主容器,是设置于排油烟机上用以承装风腔的斜隔板上方与排油烟机的顶罩及背板之间的空间内,该主容器上设有一供注入清洗液的注水管,主容器的上方部位于某设定高度处联设有一与外界相通的通气管,而主容器 联接有一唧水泵;此外,于主容器设有一往外的通气管;一唧水泵,其入水口与主容器连通,而唧水泵的出水口则连通至一导流管;至少一清洗喷嘴,是设置于排油烟机的风腔壁面上,且使其喷口往内朝向排油烟机的扇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芳照,
申请(专利权)人:吕芳照,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