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轻质油桶的供气构造,是有关于增加气化效果并具有简化气化装置的改良构造。目前轻质油为一种新型的燃料,是自石油与废油炼制而成,再加上其它代替的原料合成的燃烧用液体,其性能为无毒、无烟、无味,更无瓦斯的具有爆炸性的危险,已逐渐成为未来的燃油之星。由于其燃点较低,约25-63℃,且为液态状,必需使其气化才能供应燃烧使用。早期的技术是使用触媒剂搅动轻质油,达到气化的目的,但此种自动气化的效果并不理想。故有强行注入气体以达搅动的设计,此种方法大体有四种第一种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是配合一进气管21,利用抽气泵22充入气体至桶体1中。其主要缺陷在于由于经由进气管21进入的气体与油的接触点仅是单一出气孔的区域,所以达到的扰动范围太小,并不足以扩大气化的功效,况气化效果不佳的话,在天寒气温低的情形下,轻质油气化越为困难,故气化装置的改进设计,就成为业界极须改善的目标。第二种如图2所示,其进气管21尾端位于桶体1底部处,加设有发泡25,通过发泡石25的海棉状的疏孔,提供较多的气泡效果。其主要缺陷在于其气化范围仍然有限,无法确实提升气化效率,故此种设计无法受到业界的青睐。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轻质油桶的供气构造,包括打气泵将空气自进气管送至轻质油桶的底部,其特征在于:该进气管的出气孔上方设有多数个隔片,每个隔片的一端设有上下相通的通道,且各层的通道呈相互交错设置,各隔片间形成供气泡流经的回流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明岳,廖学铿,
申请(专利权)人:杨明岳,廖学铿,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