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见光激发、长波长发射的荧光碳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碳纳米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可见光激发、长波长发射的荧光碳点。
技术介绍
碳点(carbondots,CDs)是近几年来出现的一种直径小于10nm的新型碳纳米粒子。荧光性能是碳点最为突出的性能。碳点具有荧光稳定、耐光漂白且无光闪烁现象等优异的荧光性能。此外,荧光碳点具有生物相容性好、毒性低,是一种非常好的荧光标记与成像材料,并已成功地应用在细胞与活体成像中。荧光碳点已经在细胞成像、分析检测和光催化等领域显示出广泛的应用前景。虽然有关荧光碳点的制备方法和应用研究已有很多的文献报道,但现有制备方法还存在荧光量子产率低、大部分得到的碳点都需采用紫外光激发,并且发射波长短,使其在生物医学应用中易产生背景荧光和穿透性差等问题,从而限制了其应用。因此,寻找简单、方便、快速的制备可见光激发,发射波长长的碳点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方法简单,长波长的荧光碳点。本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见光激发、长波长发射的荧光碳点,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室温下,将槲皮素和甘氨酸在乙醇体系下放入内衬聚四氟乙烯的反应釜中,于180℃下,加热7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加入钝化剂,重新放回反应釜中,160℃下,加热12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过滤、离心,最后对上清液进行透析,得到可见光激发、长波长发射的荧光碳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见光激发、长波长发射的荧光碳点,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室温下,将槲皮素和甘氨酸在乙醇体系下放入内衬聚四氟乙烯的反应釜中,于180℃下,加热7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加入钝化剂,重新放回反应釜中,160℃下,加热12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过滤、离心,最后对上清液进行透析,得到可见光激发、长波长发射的荧光碳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碳点,其特征在于,按重量比,槲皮素:甘氨酸:钝化剂=1:4: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碳点,其特征在于,每0.1g槲皮素加入10mL乙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碳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钝化剂为PEG、PEI、三聚氰胺或尿素。
5.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荧光碳点在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中的应用。
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兴家,王祚伟,郝爱军,刘清士,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