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预制构件全循环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0492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1 2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型预制构件全循环生产线,包括第一流水线、第二流水线、第三流水线、码垛工位和解垛工位;所述第一流水线上设有布料工位,所述第二流水线上设有养护工位,所述第三流水线上设有脱模工位;所述第一流水线的一端与第二流水线的一端通过码垛工位对接,所述第三流水线的一端通过解垛工位与所述第二流水线对接,所述第三流水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流水线的另一端对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小型预制构件全循环生产线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占地面积小且生产效率高等优点。

A full cycle production line for small prefabricated compon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型预制构件全循环生产线
本技术主要涉及预制构件生产
,特指一种小型预制构件全循环生产线。
技术介绍
目前预制构件较为成熟的自动化生产线为预制装配式建筑PC构件的大型生产线,PC构件生产线的模具构造形式为标准化大型平面模台与匹配构件定制的边模组合生产,共同在生产线中循环流动,且蒸养窑的高度较小,PC生产线的特征决定了其适用于大尺寸板类构件的生产,生产此类构件的综合效率较高,如PC墙板、叠合板等,但将其应用于小型构件生产的话,因小型构件一般体积小、批量大,故需制造大量边模,将边模装配罗列于模台上,因每一套构件模具根据构件形状都需要至少4片边模,模具成本较高;模具罗列于模台上时,模具间需留脱模空间,模台利用率低;大量的装模、拆模工作需要大量人工;布料点分散,布料难度大、效率低;现场管理压力大,物料繁杂散乱;因此,利用现有PC生产线生产小型构件存在较多的弊端和劣势。现有的一些小型构件自动化生产线,仍需要较多人员,且需要起重设备等配套设施辅助生产,厂房、设备、生产线等投入较大,且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型预制构件全循环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流水线(1)、第二流水线(2)、第三流水线(3)、码垛工位(4)和解垛工位(5);所述第一流水线(1)上设有布料工位(101),所述第二流水线(2)上设有养护工位(201),所述第三流水线(3)上设有脱模工位(301);所述第一流水线(1)的一端与第二流水线(2)的一端通过码垛工位(4)对接,所述第三流水线(3)的一端通过解垛工位(5)与所述第二流水线(2)对接,所述第三流水线(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流水线(1)的另一端对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预制构件全循环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流水线(1)、第二流水线(2)、第三流水线(3)、码垛工位(4)和解垛工位(5);所述第一流水线(1)上设有布料工位(101),所述第二流水线(2)上设有养护工位(201),所述第三流水线(3)上设有脱模工位(301);所述第一流水线(1)的一端与第二流水线(2)的一端通过码垛工位(4)对接,所述第三流水线(3)的一端通过解垛工位(5)与所述第二流水线(2)对接,所述第三流水线(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流水线(1)的另一端对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预制构件全循环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水线(1)与第二流水线(2)在水平面内平行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型预制构件全循环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流水线(3)的布置方向与所述第一流水线(1)和第二流水线(2)的布置方向相互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预制构件全循环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水线(1)与第三流水线(3)布置于同一直线上,且与第二流水线(2)在水平面上平行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预制构件全循环生产线,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志刚李佑福郑怀臣李骥尹斌程波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五新模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