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版机的移动式吸尘腔结构及其操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00173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1 2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尘腔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制版机的移动式吸尘腔结构及其操作方法。包括扫描平台和光鼓,所述的扫描平台中设有可位移的吸尘组件,所述的吸尘组件与光鼓呈活动式触接。采用限位传感器和机械限位双重保障既大大增加了安全性,又能根据版厚不同实现智能调节安全距离。

The structure and operation method of a movable vacuum chamber of plate mak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版机的移动式吸尘腔结构及其操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尘腔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制版机的移动式吸尘腔结构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介绍
在制版设备激光扫描制版过程中,版材表面黑色碳膜层经过激光高温烧蚀会掉落火焰粉尘,这时候吸尘腔结构开始运作,通过吸尘口将其吸收,保证粉尘不会掉落至机器中。传统吸尘腔结构一般与激光镜头连接固定,但是传统吸尘腔结构无法一直保持最佳工作位置,例如:印刷相同厚度的版材时,由于印品的印刷精度要求不同,镜头的位置离版材或近或远,导致了传统吸尘腔的位置也或近或远,因为版材经过激光烧蚀形成的火焰粉尘是不规则四处飘散的,如果吸尘腔的吸尘口不能精准靠近覆盖烧蚀点,那么粉尘会散落到版材、机器中,不但影响其曝光质量,而且会污染机器内部。想要吸尘腔结构可以配合不同精度的印品要求一直贴近版材工作,以达到最佳吸尘效果,吸尘腔结构与版材之间的距离应当是可调整的,保证在贴近版材时吸尘口可以吸收所有的粉尘,那么该吸尘腔结构在调整距离的过程中需要精确、稳定,设计时应针对选用精度高的传动结构;使用了传动结构来调整距离之后,所以整个装置的安全限位结构就必不可少了,不然会因为过度的位移造成吸尘腔跟版材甚至是光鼓的相撞,造成严重的后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易于实现,采用相对高精度的传动设计,针对不同厚度、不同印刷精度要求的版材,能够平稳、精确调整吸尘口位置的导轨传动设计,保证吸尘口可以精准覆盖烧蚀焦点,并且有效吸收火焰粉尘;且配置双重限位装置,能有效解决其在光鼓高速工作时的安全问题,满足制版设备的工艺要求的一种制版机的移动式吸尘腔结构及其操作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制版机的移动式吸尘腔结构,包括扫描平台和光鼓,所述的扫描平台中设有可位移的吸尘组件,所述的吸尘组件与光鼓呈活动式触接。作为优选,所述的吸尘组件包括吸尘腔,所述的吸尘腔中设有吸尘口,所述的吸尘腔的一侧设有吸尘副腔,所述的吸尘副腔中设有吸尘腔限位片,所述的吸尘腔限位片的上方设有与吸尘腔外壁固定的传感器挡片。作为优选,所述的吸尘腔左侧的下端设有吸尘腔支架Ⅰ,所述的吸尘腔右侧的下端设有吸尘腔支架Ⅱ,所述的吸尘腔支架Ⅰ与扫描平台间、吸尘腔支架Ⅱ与扫描平台间分别设有直线导轨;作为优选,所述的扫描平台的上部设有电机支架,所述的电机支架中设有电机,所述的吸尘腔限位片与电机支架固定,所述的吸尘腔支架Ⅱ的上部设有吸尘腔行走齿条,所述的电机通过吸尘腔行走齿条啮合传动带动吸尘腔进行位移。作为优选,所述的吸尘腔上设有吸尘腔盖。一种制版机的移动式吸尘腔结构的操作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一)、安装方法:安装吸尘腔之前,先将吸尘腔盖与吸尘腔对齐并固定在吸尘腔的气腔外露的一面,吸尘腔盖固定好后,吸尘腔上的气腔经吸尘腔盖覆盖后只露出激光通孔,吸尘口以及吹气口缝隙,吸尘腔的吹气气腔由内部到吹气缝隙处逐渐减小,保证吹气方向是从激光通孔一侧吹向另一侧的吸尘口;之后将两个直线导轨安装在吸尘副腔上,直线导轨上都配备安装吸尘腔支架I和吸尘腔支架II的螺纹孔,但是安装吸尘腔支架II之前要先把吸尘腔行走齿条固定到吸尘腔支架II上,固定好后把吸尘腔支架I和吸尘腔支架II都安装到直线导轨上去,最后再把吸尘腔由吸尘腔支架I和吸尘腔支架II安装上去,固定孔位为腰型孔,能够保证调整吸尘腔的垂直高度,以便达到精准吸尘目的;接着把电机、吸尘腔限位片、传感器安装到电机支架上,把电机齿轮柱一侧卡入吸尘腔行走齿条中,安装电机支架到吸尘副腔上,这时可以把传感器挡片安装到吸尘腔上了,可以看到传感器挡片能够穿过传感器;最终将吸尘副腔固定到扫描平台上去;(二)、组件调试:利用镜头安装工装调整镜头的位置,保证激光镜头可以嵌套进吸尘腔中,控制电机运动来回移动吸尘腔,在此过程中镜头的中心与吸尘腔镜头孔的中心应一直在一条直线上;吸尘腔在工作中会设置安全距离,吸尘腔靠近光鼓时,第一道安全屏障是限位传感器,在限位传感器之后有机械限位,机械限位是通过吸尘腔限位片截停吸尘腔运动,在机械限位极限距离时,吸尘腔距光鼓还留有一小段安全距离;设置零位说的是限位传感器工作时的位置,把吸尘腔移动到限位传感器工作位置后,让计算机程序记录零位;之后计算机程序会根据不同版厚在此零位上增加,使吸尘腔可以尽可能靠近版材工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吸尘腔的改进结构设计,使得针对各种版材、各种印刷要求可以精确稳定覆盖烧蚀焦点,更加及时有效清理火焰粉尘,保证了激光扫描的曝光效率,提升了制版机的制版质量。采用直线导轨作为吸尘腔的传动结构,增加了整个过程的平稳性、精确度。采用限位传感器和机械限位双重保障既大大增加了安全性,又能根据版厚不同实现智能调节安全距离。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所示,一种制版机的移动式吸尘腔结构,包括扫描平台1和光鼓2,所述的扫描平台1中设有可位移的吸尘组件,所述的吸尘组件与光鼓2呈活动式触接。所述的吸尘组件包括吸尘腔3,所述的吸尘腔3中设有吸尘口4,所述的吸尘腔3的一侧设有吸尘副腔5,所述的吸尘副腔5中设有吸尘腔限位片6,所述的吸尘腔限位片6的上方设有与吸尘腔3外壁固定的传感器挡片7。所述的吸尘腔3左侧的下端设有吸尘腔支架Ⅰ8,所述的吸尘腔3右侧的下端设有吸尘腔支架Ⅱ9,所述的吸尘腔支架Ⅰ8与扫描平台1间、吸尘腔支架Ⅱ9与扫描平台1间分别设有直线导轨10;所述的扫描平台1的上部设有电机支架11,所述的电机支架11中设有电机12,所述的吸尘腔限位片6与电机支架11固定,所述的吸尘腔支架Ⅱ9的上部设有吸尘腔行走齿条13,所述的电机12通过吸尘腔行走齿条13啮合传动带动吸尘腔3进行位移。所述的吸尘腔3上设有吸尘腔盖14。一种制版机的移动式吸尘腔结构的操作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一)、安装方法:安装吸尘腔之前,先将吸尘腔盖与吸尘腔对齐并固定在吸尘腔的气腔外露的一面,吸尘腔盖固定好后,吸尘腔上的气腔经吸尘腔盖覆盖后只露出激光通孔,吸尘口以及吹气口缝隙,吸尘腔的吹气气腔由内部到吹气缝隙处逐渐减小,保证吹气方向是从激光通孔一侧吹向另一侧的吸尘口;之后将两个直线导轨安装在吸尘副腔上,直线导轨上都配备安装吸尘腔支架I和吸尘腔支架II的螺纹孔,但是安装吸尘腔支架II之前要先把吸尘腔行走齿条固定到吸尘腔支架II上,固定好后把吸尘腔支架I和吸尘腔支架II都安装到直线导轨上去,最后再把吸尘腔由吸尘腔支架I和吸尘腔支架II安装上去,固定孔位为腰型孔,能够保证调整吸尘腔的垂直高度,以便达到精准吸尘目的;接着把电机、吸尘腔限位片、传感器安装到电机支架上,把电机齿轮柱一侧卡入吸尘腔行走齿条中,安装电机支架到吸尘副腔上,这时可以把传感器挡片安装到吸尘腔上了,可以看到传感器挡片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版机的移动式吸尘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扫描平台(1)和光鼓(2),所述的扫描平台(1)中设有可位移的吸尘组件,所述的吸尘组件与光鼓(2)呈活动式触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版机的移动式吸尘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扫描平台(1)和光鼓(2),所述的扫描平台(1)中设有可位移的吸尘组件,所述的吸尘组件与光鼓(2)呈活动式触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版机的移动式吸尘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尘组件包括吸尘腔(3),所述的吸尘腔(3)中设有吸尘口(4),所述的吸尘腔(3)的一侧设有吸尘副腔(5),所述的吸尘副腔(5)中设有吸尘腔限位片(6),所述的吸尘腔限位片(6)的上方设有与吸尘腔(3)外壁固定的传感器挡片(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版机的移动式吸尘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尘腔(3)左侧的下端设有吸尘腔支架Ⅰ(8),所述的吸尘腔(3)右侧的下端设有吸尘腔支架Ⅱ(9),所述的吸尘腔支架Ⅰ(8)与扫描平台(1)间、吸尘腔支架Ⅱ(9)与扫描平台(1)间分别设有直线导轨(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制版机的移动式吸尘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扫描平台(1)的上部设有电机支架(11),所述的电机支架(11)中设有电机(12),所述的吸尘腔限位片(6)与电机支架(11)固定,所述的吸尘腔支架Ⅱ(9)的上部设有吸尘腔行走齿条(13),所述的电机(12)通过吸尘腔行走齿条(13)啮合传动带动吸尘腔(3)进行位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制版机的移动式吸尘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尘腔(3)上设有吸尘腔盖(14)。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制版机的移动式吸尘腔结构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骄佑郑建志董海冯碧炯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科雷机电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