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表箱箱盖的脱模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0145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1 2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表箱箱盖的脱模机构,包括定模仁,后表面的上部开设有自后向前逐渐向上倾斜延伸的第一导向孔;动模,设置在定模仁的后方、且能相对定模仁前后移动,朝向定模仁的前表面上具有能插设于第一导向孔内的第一导向柱;动模仁,设置在动模与定模仁之间,且与动模相对固定,顶部在邻近动模的位置上开设有缺口,并与定模仁之间形成型腔;第一脱模块,设置在动模上、其下部局部位于所述缺口内,其前表面的下部具有向上凸出、用来与弯折部相插接配合的凸缘;第一脱模块上贯穿开设有供第一导向柱穿出的第一穿孔,在动模相对定模向后移动的状态下,脱模块在第一导向柱的作用下朝缺口内运动而使凸缘脱离顶壁板。能够使表箱盖的顶部自动脱模。

A demoulding mechanism for the cover of the watch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表箱箱盖的脱模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脱模机构,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表箱箱盖的脱模机构。
技术介绍
电表箱使用广泛,其为用来安装计量器和开关的容具,在每个居民楼或供电部门中都是必不可少的。目前的电表箱如专利号为ZL201821493416.1(授权公告号为CN208969146U)的中国技术专利《分体式开关罩电表箱》公开的电表箱包括表箱,所述的表箱上设置有可拆卸的开关罩,所述的开关罩上设置有第一定位螺栓孔,所述的开关罩下方设置有两个凸块,所述的第一定位螺栓孔与两个凸块呈三角形分布,所述的表箱上设置有两个容纳槽和一个定位柱,所述的凸块塞入至容纳槽内。上述的电表箱箱体(箱盖)采用一体注塑成型在定模仁和动模仁之间,通常电表箱的顶壁板设置倒钩(弯折部),在脱模的过程中,顶壁板的弯折部容易勾在动模组件的动模仁上,无法将注塑成型的表箱盖脱离而无法实现脱模,如果强行脱模,会使得表箱盖的顶壁板的弯折部发生变形甚至断裂而报废,而为了实现脱模,通过需要人工将表箱盖的顶壁板脱离动模仁,降低了脱模效率,且人工脱模也极大可能将表箱盖的顶壁板的弯折部损坏而增加报废率。因此,需要对现有的脱模机构作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方便表箱盖的顶部脱模的用于表箱箱盖的脱模机构。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表箱箱盖的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定模仁,其后表面的上部开设有自后向前逐渐向上倾斜延伸的第一导向孔;动模,设置在所述定模仁的后方、且能相对所述定模仁前后移动,该动模朝向所述定模仁的前表面上具有与第一导向孔的延伸方向一致、且能插设于所述第一导向孔内而前后移动的第一导向柱;动模仁,设置在所述动模与定模仁之间,且与所述动模相对固定,并位于所述第一导向柱的下方、且该动模仁的顶部在邻近动模的位置上开设有缺口,并与所述定模仁之间形成用来注塑表箱箱盖的型腔;第一脱模块,设置在所述动模上、并位于所述动模仁的上方、且该第一脱模块的下部局部位于所述缺口内,所述第一脱模块前表面的下部具有向上凸出、用来与型腔内所形成的箱盖顶壁板的弯折部相插接配合的凸缘;所述第一脱模块上贯穿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柱的延伸方向一致、并供第一导向柱穿出的第一穿孔,在所述动模相对定模向后移动的状态下,所述脱模块在所述第一导向柱的作用下朝所述缺口内运动而使所述凸缘脱离所述型腔内的箱盖的顶壁板。为了方便表箱盖的安装,优选地,所述第一脱模块前表面的下边沿具有向前延伸的延伸板,所述凸缘设置在所述延伸板的上表面上。为了使得第一脱模块上下滑动地设置在动模上,所述动模上开设有容置所述第一脱模块的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内沿所述动模的宽度方向、且位于所述第一脱模块左右两侧设置有限制所述第一脱模块朝远离所述缺口方向移动的限位件,所述第一脱模块滑动限位在两个所述限位件之间。为了在脱模的过程中,防止表箱盖左侧部的第一倒钩勾在脱模机构上,还包括有设置在所述动模仁上、且位于所述动模仁的左侧的第二脱模块,所述第二脱模块的右侧面上开设有自前向后并向下延伸、用来供型腔内所形成的箱盖左侧的第一倒钩容置在其中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呈倒置L形;所述第二脱模块贯穿有自后向前逐渐向右侧倾斜延伸的第二穿孔,对应地,所述动模的前表面上凸设有与第二穿孔延伸方向一致、且穿出所述第二穿孔的第二导向柱,所述定模仁上开设有与第二导向柱的延伸方向一致、并供第二导向柱前后滑动在其中的第二导向孔,在所述动模相对定模向后移动的状态下,所述第二脱模块在所述第二导向柱的作用下朝左侧方向移动而使所述第一凹槽脱离所述型腔内的第一倒钩。如此,在动模及动模仁相对定模朝远离定模方向运动过程中,第二脱模块脱离第一倒钩,而使得表箱盖的左侧部脱离第二脱模块的限制继而实现表箱盖左侧部的脱模。为了方便表箱盖的左侧部注塑形成第一倒钩,所述动模仁的左侧面与所述第二脱模块的第一凹槽之间形成有容置第一倒钩的第一容置腔。为了方便第二脱模块的左右移动,所述动模上开设有容置所述第二脱模块的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二脱模块沿所述动模的宽度方向左右移动。为了在脱模的过程中,防止表箱盖右侧部的第二倒钩勾在脱模机构上,还包括有设置在所述动模仁上、且位于所述动模仁的右侧的第三脱模块,所述第三脱模块的左侧面上开设有自前向后并向下延伸、用来供型腔内所形成的箱盖右侧的第二倒钩容置在其中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呈倒置L形;所述第三脱模块贯穿有自后向前逐渐向左侧倾斜延伸的第三穿孔,对应地,所述动模的前表面上凸设有与第三穿孔延伸方向一致、且能穿出所述第三穿孔的第三导向柱,所述定模仁上开设有与第三导向柱的延伸方向一致、并供第三导向柱前后滑动在其中的第三导向孔,在所述动模相对定模向后移动的状态下,所述第三脱模块在所述第三导向柱的作用下朝右侧方向移动而使所述第二凹槽脱离所述型腔内的第二倒钩。如此,在动模及动模仁相对定模朝远离定模方向运动过程中,第三脱模块脱离第二倒钩,而使得表箱盖的右侧部脱离第三脱模块的限制继而实现表箱盖右侧部的脱模。为了方便表箱盖的右侧部注塑形成第二倒钩,所述动模仁的右侧面与所述第三脱模块的第二凹槽之间形成有容置第二倒钩的第二容置腔。为了方便第二脱模块的左右移动,所述动模上开设有容置所述第三脱模块的第三容置槽,所述第三脱模块沿所述动模的宽度方向左右移动。为了方便实现动模和动模仁的移动,所述动模的后表面上设置有用来与注塑机的动力输出端相连的顶针组件,所述顶针组件在注塑机的驱动下相对定模仁向后移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脱模块在动模和动模仁相对定模仁向后移动的过程中,能够向下运动而使第一脱模块脱离对表箱盖的弯折部的限位,如此,在脱模的过程中,表箱盖能够在动模和动模仁的作用下脱离定模仁和动模仁而实现自动脱模,脱模过程方便、且防止对表箱盖顶壁板上的弯折部造成变形、且整个脱模机构设计合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表箱盖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剖视图;图4为图2中另一角度的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的剖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经过第二脱模块和第三脱模块的剖视图;图8为图7中第二脱模块和第三脱模块处于移动状态下的剖视图;图9为图2的立体分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2的定模仁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2的动模仁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2中的第一脱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2中第二脱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图2中第三脱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表箱箱盖的脱模机构包括定模仁1、定模A、动模3、动模仁2、脱模板4、第一脱模块5、第二脱模块6、第三脱模块7及顶针组件10。如图2至图9所示,定模仁1和动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表箱箱盖的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定模仁(1),其后表面的上部开设有自后向前逐渐向上倾斜延伸的第一导向孔(1a);/n动模(3),设置在所述定模仁(1)的后方、且能相对所述定模仁(1)前后移动,该动模(3)朝向所述定模仁(1)的前表面上具有与第一导向孔(1a)的延伸方向一致、且能插设于所述第一导向孔(1a)内而前后移动的第一导向柱(31);/n动模仁(2),设置在所述动模(3)与定模仁(1)之间,且与所述动模(3)相对固定,并位于所述第一导向柱(31)的下方、且该动模仁(2)的顶部在邻近动模(3)的位置上开设有缺口(21),并与所述定模仁之间形成用来注塑表箱箱盖(9)的型腔;/n第一脱模块(5),设置在所述动模(3)上、并位于所述动模仁(2)的上方、且该第一脱模块(5)的下部局部位于所述缺口(21)内,所述第一脱模块(5)前表面的下部具有向上凸出、用来与型腔内所形成的箱盖(9)的顶壁板的弯折部(911)相插接配合的凸缘(51);所述第一脱模块(5)上贯穿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柱(31)的延伸方向一致、并供第一导向柱(31)穿出的第一穿孔(52),在所述动模(3)相对定模向后移动的状态下,所述脱模块在所述第一导向柱(31)的作用下朝所述缺口(21)内运动而使所述凸缘(51)脱离所述型腔内的箱盖(9)的顶壁板(9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表箱箱盖的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模仁(1),其后表面的上部开设有自后向前逐渐向上倾斜延伸的第一导向孔(1a);
动模(3),设置在所述定模仁(1)的后方、且能相对所述定模仁(1)前后移动,该动模(3)朝向所述定模仁(1)的前表面上具有与第一导向孔(1a)的延伸方向一致、且能插设于所述第一导向孔(1a)内而前后移动的第一导向柱(31);
动模仁(2),设置在所述动模(3)与定模仁(1)之间,且与所述动模(3)相对固定,并位于所述第一导向柱(31)的下方、且该动模仁(2)的顶部在邻近动模(3)的位置上开设有缺口(21),并与所述定模仁之间形成用来注塑表箱箱盖(9)的型腔;
第一脱模块(5),设置在所述动模(3)上、并位于所述动模仁(2)的上方、且该第一脱模块(5)的下部局部位于所述缺口(21)内,所述第一脱模块(5)前表面的下部具有向上凸出、用来与型腔内所形成的箱盖(9)的顶壁板的弯折部(911)相插接配合的凸缘(51);所述第一脱模块(5)上贯穿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柱(31)的延伸方向一致、并供第一导向柱(31)穿出的第一穿孔(52),在所述动模(3)相对定模向后移动的状态下,所述脱模块在所述第一导向柱(31)的作用下朝所述缺口(21)内运动而使所述凸缘(51)脱离所述型腔内的箱盖(9)的顶壁板(9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脱模块(5)前表面的下边沿具有向前延伸的延伸板(53),所述凸缘(51)设置在所述延伸板(53)的上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3)上开设有容置所述第一脱模块(5)的第一容置槽(32),所述第一容置槽(32)内沿所述动模(3)的宽度方向、且位于所述第一脱模块(5)左右两侧设置有限制所述第一脱模块(5)朝远离所述缺口(21)方向移动的限位件(33),所述第一脱模块(5)滑动限位在两个所述限位件(33)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设置在所述动模仁(2)上、且位于所述动模仁(2)的左侧的第二脱模块(6),所述第二脱模块(6)的右侧面上开设有自前向后并向下延伸、用来供型腔内所形成的箱盖(9)左侧的第一倒钩(92)容置在其中的第一凹槽(61),所述第一凹槽(61)呈倒置L形;所述第二脱模块(6)贯穿有自后向前逐渐向右侧倾斜延伸的第二穿孔(62),对应地,所述动模(3)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汝华林国庆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奥克斯高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