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健身用的引体向上运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9900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1 2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健身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健身用的引体向上运动装置,包括主支架和旋转块,主支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支撑架的顶部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轴,第一固定轴的外壁活动安装有旋转架,旋转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活动柱,螺纹块和活动柱之间设有支撑减震机构,旋转块的底部中轴处依次开设有同轴心的通槽和第二弹簧槽,轴承槽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推力轴承。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健身用的引体向上运动装置,可以改变旋转架的高度,改变拉力把手的高度,可以适应不同年龄段、不同身高或者在不同的练习阶段,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改变拉力把手的方向,能够适应不同的把握习惯,增加装置的使用效果。

An upward movement device for body bui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健身用的引体向上运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健身设备
,具体为一种健身用的引体向上运动装置。
技术介绍
引体向上运动装置基是一种模拟体操单杠或吊环运动的器材,它可以被用来进行上肢拉伸或下肢深蹲等各式不同类型的肢体运动,引体向上主要测试上肢肌肉力量的发展水平,是自身力量克服自身重力的悬垂力量练习,是最基本的锻炼背部的方法,也是衡量体质的重要参考标准和项目之一,引体向上要求有一定的握力和上肢力量,这个力量必须能克服自身的体重才能完成一次,引体向上对发展上肢悬垂力量、肩带力量和握力有重要作用,因此,它是一种力量耐力项目。引体向上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帮助,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式,目前引体向上器械在使用时,由于装置的高度是固定的,引体向上装置上的拉力把手高度是固定的,所以就难以适应不同的人群,由于训练的人在不同年龄段、不同身高或者在不同的练习阶段,从而也需要不同高度的引体向上的装置,所以现有的引体向上装置难以满足使用者的要求,而且装置的上的拉力把手的方向是固定的不能根据使用者的使用习惯改变拉力把手的方向,功能性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健身用的引体向上运动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引体向上装置难以适应不同的人群,由于训练的人在不同年龄段、不同身高或者在不同的练习阶段,难以满足使用者的要求,而且装置的上的拉力把手的方向是固定的不能根据使用者的使用习惯改变拉力把手的方向,功能性单一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健身用的引体向上运动装置,包括:主支架,所述主支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轴,所述第一固定轴的外壁活动安装有旋转架,所述旋转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活动柱,所述主支架的一侧的外壁对称开设有彻底贯穿的螺杆槽,两个所述螺杆槽内活动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壁螺纹连接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和所述活动柱之间设有支撑减震机构;旋转块,所述旋转块的底部中轴处依次开设有同轴心的通槽、第二弹簧槽以及轴承槽,所述轴承槽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推力轴承,所述第二弹簧槽内设有第二弹簧,所述轴承槽内设有弹簧套筒,所述弹簧套筒一侧的外壁开设有套筒槽,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弹簧槽的底部,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套筒槽内,所述弹簧套筒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推力轴承,所述第二推力轴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卡块,所述卡块底部中轴处固定安装有承重柱,所述承重柱贯穿于所述第二推力轴承、弹簧套筒、通槽以及第二弹簧并延伸至所述旋转块的外侧,所述卡块的顶部在所述第二弹簧不施加作用力时与所述第一推力轴承相接触。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减震机构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支撑减震机构包括减震柱、第一弹簧、弹簧柱以及减震套筒,所述减震套筒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弹簧槽,所述弹簧柱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弹簧槽的底部中轴处,所述第一弹簧活动套接在所述弹簧柱的外壁,所述减震柱位于所述第一弹簧槽内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一侧的外壁固定安装有缓冲垫,缓冲垫的设置主要就是为了避免限位柱与减震套筒的内壁相接触,减少磨损,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限位柱的底部,所述限位柱靠近所述第一弹簧一侧的外壁开设有彻底贯穿的弹簧柱槽,所述弹簧柱的一端位于所述弹簧柱槽内,所述减震柱远离所述减震套筒的一端活动安装在所述活动柱的外壁上,所述减震套筒远离所述减震柱的一端活动安装在所述螺纹块的动力轴上。作为优选,所述螺纹杆贯穿于所述螺杆槽并延伸至所述主支架外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旋转手柄,所述旋转手柄的外壁开设有皮带槽,所述皮带槽内设有传动皮带,所述主支架位于两个所述旋转手柄之间的通槽内固定安装有滚轮柱,所述滚轮柱的外壁活动安装有滚轮,所述传动皮带位于所述滚轮的凹槽内,滚轮的设置主要用于稳定传动皮带之间的传动。作为优选,所述主支架的内壁之间对称安装有第二固定轴,所述第二固定轴的外壁固定安装有旋转轴承,所述旋转块固定安装在所述旋转轴承的外壁上,所述承重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拉力把手,在旋转架升降的过程中,由于设置旋转轴承,所以拉力把手一直时竖直向下的。作为优选,两个所述螺杆槽的内壁均对称开设有滑槽,所述螺纹块两端设置的滑条均卡接于所述滑槽内,滑槽的设置增加了螺纹块的稳定性。作为优选,所述主支架一侧的外壁对称安装有弯形杆,所述弯形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手靠垫,所述弯形杆一端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扶手所述主支架位于两个所述弯形杆之间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后靠垫,手靠垫和后靠垫相互配合,使用者可以后背靠在后靠垫上将两个手臂放在手靠垫上,手扶着第一扶手进行腿部练习。作为优选,所述主支架的底部对称安装有支腿,两个所述支腿的两端均设有防滑套,两个所述支腿之间设有棉垫,所述主支架一侧的外壁对称安装有稳定柱,且相对一侧的外壁对称安装有支撑杆,所述稳定柱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支腿的顶部,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支腿的顶部,稳定柱可以增强装置的稳定性,使用者还可以利用支撑杆和棉垫配合使用进行俯卧撑训练,增加装置的功能。作为优选,所述主支架与两个所述支腿之间的夹角最小为75°的锐角。主支架与两个所述支腿之间设置的锐角夹角75°,主要是使主支架向后倾斜,整体增加装置的平衡。作为优选,所述健身用的引体向上运动装置的使用方法:步骤一,首先调节其中一个旋转手柄,旋转手柄带动凹槽内的传动皮带转动,传动皮带带动另一个旋转手柄转动,带动两个螺纹杆向同一方向转动,两个螺纹杆带动螺纹连接的两个螺纹块转动,从而带动与两个螺纹块活动连接的减震套筒移动,减震套筒内套接的减震柱活动连接在旋转架上的活动柱上,从而可以改变旋转架的高度,改变拉力把手的高度,步骤二,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旋转拉力把手,改变拉力把手的方向,卡块卡在第一推力轴承和第二推力轴承之间,从而可以旋转拉力把手,拉力把手带动第二推力轴承的上片转动,当握住拉力把手时,拉力把手向下拉动,带动卡块、第二推力轴承以及弹簧套筒在轴承槽内向下移动,随着移动的过程中,弹簧套筒接触到轴承槽与第二弹簧槽之间的台阶上,人体向下的重力使弹簧套筒接触到轴承槽与第二弹簧槽之间的台阶上,此时拉力把手的方向固定,不能旋转,松开两个拉力把手,此时卡块、第二推力轴承以及弹簧套筒在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向上移动,弹簧套筒与轴承槽和第二弹簧槽之间的台阶分离,卡块与第一推力轴承接触,此时又可以转动拉力把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健身用的引体向上运动装置,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主支架,上设置的螺纹杆,螺纹杆上设置螺纹块在主支架上设置的旋转架,然后利用支撑减震机构支撑旋转架,通过旋转旋转手柄带动螺纹杆旋转,从而使螺纹块沿着螺纹杆移动,带动与螺纹块活动连接的减震套筒移动,从而可以改变旋转架的高度,改变拉力把手的高度,从而可以适应不同年龄段、不同身高或者在不同的练习阶段。2.本专利技术通过利用旋转轴承、旋转块以及内部旋转块内部设置的第一推力轴承、第二推力轴承、承重柱、卡块以及弹簧套筒的相互配合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健身用的引体向上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主支架(4),所述主支架(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的顶部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轴(3),所述第一固定轴(3)的外壁活动安装有旋转架(17),所述旋转架(1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活动柱(32),所述主支架(4)一侧的外壁对称开设有彻底贯穿的螺杆槽(15),两个所述螺杆槽(15)内活动安装有螺纹杆(6),所述螺纹杆(6)的外壁螺纹连接有螺纹块(5),所述螺纹块(5)和所述活动柱(32)之间设有支撑减震机构(16);/n旋转块(33),所述旋转块(33)的底部中轴处依次开设有同轴心的通槽(39)、第二弹簧槽(38)以及轴承槽(37),所述轴承槽(3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推力轴承(36),所述第二弹簧槽(38)内设有第二弹簧(40),所述轴承槽(37)内设有弹簧套筒(42),所述弹簧套筒(42)一侧的外壁开设有套筒槽(41),所述第二弹簧(40)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弹簧槽(38)的底部,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套筒槽(41)内,所述弹簧套筒(4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推力轴承(44),所述第二推力轴承(4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卡块(45),所述卡块(45)底部中轴处固定安装有承重柱(43),所述承重柱(43)贯穿于所述第二推力轴承(44)、弹簧套筒(42)、通槽(39)以及第二弹簧(40)并延伸至所述旋转块(33)的外侧,所述卡块(45)的顶部在所述第二弹簧(40)不施加作用力时与所述第一推力轴承(36)相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健身用的引体向上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支架(4),所述主支架(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的顶部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轴(3),所述第一固定轴(3)的外壁活动安装有旋转架(17),所述旋转架(1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活动柱(32),所述主支架(4)一侧的外壁对称开设有彻底贯穿的螺杆槽(15),两个所述螺杆槽(15)内活动安装有螺纹杆(6),所述螺纹杆(6)的外壁螺纹连接有螺纹块(5),所述螺纹块(5)和所述活动柱(32)之间设有支撑减震机构(16);
旋转块(33),所述旋转块(33)的底部中轴处依次开设有同轴心的通槽(39)、第二弹簧槽(38)以及轴承槽(37),所述轴承槽(3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推力轴承(36),所述第二弹簧槽(38)内设有第二弹簧(40),所述轴承槽(37)内设有弹簧套筒(42),所述弹簧套筒(42)一侧的外壁开设有套筒槽(41),所述第二弹簧(40)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弹簧槽(38)的底部,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套筒槽(41)内,所述弹簧套筒(4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推力轴承(44),所述第二推力轴承(4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卡块(45),所述卡块(45)底部中轴处固定安装有承重柱(43),所述承重柱(43)贯穿于所述第二推力轴承(44)、弹簧套筒(42)、通槽(39)以及第二弹簧(40)并延伸至所述旋转块(33)的外侧,所述卡块(45)的顶部在所述第二弹簧(40)不施加作用力时与所述第一推力轴承(36)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健身用的引体向上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减震机构(16)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支撑减震机构(16)包括减震柱(22)、第一弹簧(19)、弹簧柱(20)以及减震套筒(46),所述减震套筒(46)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弹簧槽(18),所述弹簧柱(20)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弹簧槽(18)的底部中轴处,所述第一弹簧(19)活动套接在所述弹簧柱(20)的外壁,所述减震柱(22)位于所述第一弹簧槽(18)内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柱(30),所述限位柱(30)一侧的外壁固定安装有缓冲垫(21),所述第一弹簧(19)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限位柱(30)的底部,所述限位柱(30)靠近所述第一弹簧(19)一侧的外壁开设有彻底贯穿的弹簧柱槽(23),所述弹簧柱(20)的一端位于所述弹簧柱槽(23)内,所述减震柱(22)远离所述减震套筒(46)的一端活动安装在所述活动柱(32)的外壁上,所述减震套筒(46)远离所述减震柱(22)的一端活动安装在所述螺纹块(5)的动力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健身用的引体向上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6)贯穿于所述螺杆槽(15)并延伸至所述主支架(4)外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旋转手柄(25),所述旋转手柄(25)的外壁开设有皮带槽(26),所述皮带槽(26)内设有传动皮带(27),所述主支架(4)位于两个所述旋转手柄(25)之间的通槽(39)内固定安装有滚轮柱(28),所述滚轮柱(28)的外壁活动安装有滚轮(29),所述传动皮带(27)位于所述滚轮(29)的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健身用的引体向上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空成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福维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