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群英专利>正文

一种便携式建筑设计用图板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9836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1 2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建筑设计技术领域的一种便携式建筑设计用图板架,包括底箱、小图板、调节支撑组件和伸缩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图纸固定在小图板上进行设计绘图,当需要使用较大图板时,可根据大图板的大小,通过伸缩组件调节夹板位置,将大图板卡在夹板和托板之间,使用更方便;当图板需要在较小的倾斜角度下工作时,通过第一支撑杆支撑,使图板呈一定的倾斜角度,当需要在较大倾斜角下工作时,通过第二支撑杆支撑,从而能够提供两种不同的工作状态,且两种工作状态下的倾斜角度可通过卡块位于根据不同位置的卡板之间进行调节,角度调节方便;在不使用时,可将支撑组件和小图板收起,便于移动和携带。

A portable drawing frame for architectural desig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建筑设计用图板架
本技术涉及建筑设计
,具体为一种便携式建筑设计用图板架。
技术介绍
建筑设计(ArchitecturalDesign)是指建筑物在建造之前,设计者按照建设任务,把施工过程和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或可能发生的问题,事先作好通盘的设想,拟定好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方案,用图纸和文件表达出来,作为备料、施工组织工作和各工种在制作、建造工作中互相配合协作的共同依据,便于整个工程得以在预定的投资限额范围内,按照周密考虑的预定方案,统一步调,顺利进行,并使建成的建筑物充分满足使用者和社会所期望的各种要求及用途。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人们往往需要先对建筑的整体进行绘图,在绘图时,人们会常常会采用电脑绘图以及手动绘图,其中,手动绘图经常使用到的设计工具包括有绘图板和图板架等,其中,图板架一般都比较大,移动和携带极其不方便。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便携式建筑设计用图板架,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建筑设计用图板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建筑设计用图板架,包括底箱和小图板,底箱的顶面左侧对称固定有两个固定杆,小图板的底部两侧分别与两个固定杆转动连接,小图板的正面底部设置有托板,背面中间设置有伸缩组件,伸缩组件的顶端固定有夹板,伸缩组件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调节支撑组件。优选的,伸缩组件包括固定于小图板背面中间的固定管,固定管中滑动连接有矩形的伸缩杆,且固定管和伸缩杆上分别沿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且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通过定位螺栓固定,夹板的一端与伸缩杆的顶端固定连接。优选的,调节支撑组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的长度小于第二支撑杆,且第一支撑杆的顶端与小图板的背面顶部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杆的顶端与小图板的内面中上部转动连接,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底端分别转动连接有卡块,底箱的顶面两侧对应调节支撑组件的位置分别均匀固定有多个卡板,两个卡板之间设置为夹槽,其中一个卡块位于夹槽中。优选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上分别固定有第一磁铁,小图板的背面对应位置固定有第二磁铁,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一一对应,并通过相吸固定,从而使第一支撑杆或是第二支撑杆在不使用时,能够通过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作用固定在小图板的背面上,避免晃动影响使用。优选的,底箱的内腔中间设置固定板,固定板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多个抽拉槽,抽拉槽的内侧端通过第一弹簧与固定板的侧壁连接,且外侧端伸出底箱并固定有抽拉板,通过多个抽拉槽分类放置各种画图用工具,通过第一弹簧的作用避免抽卡槽意外向外移动等情况。优选的,底箱的左侧边固定有提柄,且左侧边两端固定有固定带,固定带的另一端与底箱的右侧面两端之间通过粘扣固定,固定带的内侧面与抽拉板接触,通过固定带进一步将抽拉板的位置固定,防止在通过提柄移动底箱和小图板时抽拉槽向外移动。优选的,小图板的顶端对称固定有两个定位带,定位带的外侧端通过粘扣与底箱的左侧面固定连接,通过定位带使调节支撑组件收纳后,将小图板固定在底箱的侧面上,便于整体携带移动。优选的,小图板的底面中间设置有收纳槽,收纳槽中固定有多个第二弹簧,托板的截面为U形,且内侧端伸入收纳槽中,多个第二弹簧的外侧端均与托板的内侧端固定,通过第二弹簧使托板不使用时将其收进收纳槽中,从而使用者在使用小图板绘画时,托板不会对使用者的手部造成阻挡。优选的,托板的外侧面上设置有直槽,直槽的内侧与托板的中部连通,便于使用者通过将手伸入直槽将托板抽出使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将图纸固定在小图板上,进行设计绘图,当需要使用较大图板时,通过伸缩组件使夹板位于适当位置,并将大图板卡在夹板和托板之间,通过大图板进行设计绘图等,并且夹板的位置可根据大图板的大小进行调节,使用更方便;当小图板或是大图板需要在较小的倾斜角度下工作时,通过第一支撑杆支撑,使小图板或是大图板呈一定的倾斜角度,当需要在较大倾斜角下工作时,通过第二支撑杆支撑,从而能够提供两种不同的工作状态,且两种工作状态下的倾斜角度可通过卡块位于根据不同位置的卡板之间进行调节,角度调节方便;在不使用时,可将支撑组件和小图板收起,便于移动和携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二种工作状态;图3为本技术小图板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底箱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伸缩杆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小图板与托板的连接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底箱,101-抽拉槽,102-提柄,103-卡板,104-固定杆,105-第一弹簧,106-固定带,2-小图板,201-托板,202-第一支撑杆,203-第二支撑杆,204-卡块,205-收纳槽,206-第二弹簧,3-固定管,301-夹板,302-第一定位孔,303-伸缩杆,304-第二定位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请参阅附图,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建筑设计用图板架,包括底箱1和小图板2,底箱1的顶面左侧对称固定有两个固定杆104,小图板2的底部两侧分别与两个固定杆104转动连接,小图板2的正面底部设置有托板201,背面中间设置有伸缩组件,伸缩组件的顶端固定有夹板301,伸缩组件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调节支撑组件。伸缩组件包括固定于小图板2背面中间的固定管3,固定管3中滑动连接有矩形的伸缩杆303,且固定管3和伸缩杆303上分别沿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第一定位孔302和第二定位孔304,且第一定位孔302和第二定位孔304通过定位螺栓固定,夹板301的一端与伸缩杆303的顶端固定连接。调节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202和第二支撑杆203,第一支撑杆202的长度小于第二支撑杆203,且第一支撑杆202的顶端与小图板2的背面顶部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杆203的顶端与小图板2的内面中上部转动连接,第一支撑杆202和第二支撑杆203的底端分别转动连接有卡块204,底箱1的顶面两侧对应调节支撑组件的位置分别均匀固定有多个卡板103,两个卡板103之间设置为夹槽,其中一个卡块204位于夹槽中。第一支撑杆202和第二支撑杆203上分别固定有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建筑设计用图板架,包括底箱和小图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箱的顶面左侧对称固定有两个固定杆,所述小图板的底部两侧分别与两个固定杆转动连接,所述小图板的正面底部设置有托板,背面中间设置有伸缩组件,伸缩组件的顶端固定有夹板,所述伸缩组件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调节支撑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建筑设计用图板架,包括底箱和小图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箱的顶面左侧对称固定有两个固定杆,所述小图板的底部两侧分别与两个固定杆转动连接,所述小图板的正面底部设置有托板,背面中间设置有伸缩组件,伸缩组件的顶端固定有夹板,所述伸缩组件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调节支撑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建筑设计用图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组件包括固定于小图板背面中间的固定管,固定管中滑动连接有矩形的伸缩杆,且固定管和伸缩杆上分别沿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且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通过定位螺栓固定,所述夹板的一端与伸缩杆的顶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建筑设计用图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长度小于第二支撑杆,且第一支撑杆的顶端与小图板的背面顶部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杆的顶端与小图板的内面中上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底端分别转动连接有卡块,所述底箱的顶面两侧对应调节支撑组件的位置分别均匀固定有多个卡板,两个卡板之间设置为夹槽,其中一个所述卡块位于夹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建筑设计用图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群英杨秋生
申请(专利权)人:陈群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