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廖汉杉专利>正文

一种红叶石楠营养钵高效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99724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1 2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红叶石楠营养钵高效栽培方法,包括种子处理、营养钵准备、播种、育苗管理、移苗种植,本发明专利技术科学配置营养钵中培育基质,作为种子萌发及幼苗培育的基床,营养钵下层塘底泥、沙层可以锁住水分及营养的流失,酵母菌、侧孢芽孢杆菌能够有效从种子萌发早期和苗株生长期对红叶石楠易多发的病菌虫害起到抑制作用,萌发真叶后,定期喷施营养肥,多氯苯甲酸、二苯基脲磺酸钙可促进植株侧芽生长和根系生长,提高植株活性,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可缩短成苗周期,还能提高植株抗病能力,提高成活率。

An efficient cultivation method of Photinia rubra in nutrient bow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叶石楠营养钵高效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红叶石楠培育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红叶石楠营养钵高效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红叶石楠是蔷薇科石楠属杂交种的统称,为常绿小乔木,叶革质,长椭圆形至倒卵披针形,春季新叶红艳,夏季转绿,秋、冬、春三季呈现红色,霜重色逾浓,低温色更佳;红叶石楠枝繁叶茂,树冠圆球形,早春嫩叶绛红,初夏白花点点,秋末累累赤实,冬季老叶常绿,园林观赏价值高,在园林绿化上用途广泛,目前红叶石楠的扦插育苗技术存在成活率低、生成周期长等问题。传统的营养钵方式与地栽方式相比,营养钵中土壤容量固定,根系活动范围有限,随着水的浇灌,土壤中养分流失严重,极易造成植株营养缺乏,同时传统营养钵植物用肥营养成分单一,肥料有效成分较少,配比杂乱;因此,营养钵红叶石楠的养护难度较大,景观效果受到严重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叶石楠营养钵高效栽培方法,同时营养钵培育红叶石楠,培育基质针对性配置,缩短了育苗周期,增强了幼苗的抗病能力,能提高成活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红叶石楠营养钵高效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种子处理:选择成熟、完整的种子,将种子放入质量分数2-3%食盐溶液中浸泡1-2h,将种子取出,放在阳光下晾晒2h,再放入质量分数为0.02%的ABT生根剂溶液中浸泡6-8h。(2)营养钵准备:选好营养钵,底部设置一层1-2cm厚度的塘底泥,在塘底泥上方铺设一层2-3cm厚度的沙层,沙层上铺设一层5-10cm的培育基质,培育基质上铺设一层1cm的秸秆粉。所述培育基质包括30-40份腐殖土、5-15份珍珠岩、10-15份锯末、20-30份蛭石、5-10份细砂、1-1.5份酵母菌、1-1.5份侧孢芽孢杆菌、2-4份硫酸铵、1-3份海藻微粉。(3)播种:将处理好的种子埋入营养钵培育基质层,用塑料薄膜覆盖,然后移置大棚中,空气湿度为60-65%,环境温度为25-28℃,种子萌芽后,去除塑料膜。(4)育苗管理:长出第1片真叶时,每3天喷洒1次营养肥,控制空气湿度控制为70-75%,环境温度为20-25℃;长出第3片真叶时,每2天喷洒1次营养肥,空气湿度控制为75-80%,环境温度为25-28℃。(5)移苗种植:直至苗株平均高度超过30cm后,即可将营养钵中的苗株选在阴天进行移栽。进一步地,所述营养肥包括以下组份:0.05%多氯苯甲酸、1.5%硫酸胺、3%硫酸钾、0.5%二苯基脲磺酸钙、0.05%硫胺素、1.5%葡萄糖、1%磷矿粉、余量为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每营养钵播种1-2粒种子。进一步地,所述沙层沙粒直径为3.5-5m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科学配置营养钵中培育基质,作为种子萌发及幼苗培育的基床,营养钵下层塘底泥、沙层可以锁住水分及营养的流失,酵母菌、侧孢芽孢杆菌能够有效从种子萌发早期和苗株生长期对红叶石楠易多发的病菌虫害起到抑制作用,萌发真叶后,定期喷施营养肥,多氯苯甲酸、二苯基脲磺酸钙可促进植株侧芽生长和根系生长,提高植株活性,本专利技术不仅可缩短成苗周期,还能提高植株抗病能力,提高成活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用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1)种子处理:选择成熟、完整的种子,将种子放入质量分数2%食盐溶液中浸泡1h,将种子取出,放在阳光下晾晒2h,再放入质量分数为0.02%的ABT生根剂溶液中浸泡6h。(2)营养钵准备:选好营养钵,底部设置一层1-2cm厚度的塘底泥,在塘底泥上方铺设一层2-3cm厚度的沙层,沙粒直径为5mm,沙层上铺设一层8cm的培育基质,培育基质上铺设一层1cm的秸秆粉。所述培育基质包括40份腐殖土、12份珍珠岩、12份锯末、25份蛭石、8份细砂、1.5份酵母菌、1.5份侧孢芽孢杆菌、3份硫酸铵、2份海藻微粉。(3)播种:将处理好的种子埋入营养钵培育基质层,每营养钵播种1-2粒种子,用塑料薄膜覆盖,然后移置大棚中,空气湿度为60-65%,环境温度为25-28℃,种子萌芽后,去除塑料膜。(4)育苗管理:长出第1片真叶时,每3天喷洒1次营养肥,控制空气湿度控制为70%,环境温度为20-25℃;长出第3片真叶时,每2天喷洒1次营养肥,空气湿度控制为75%,环境温度为25-28℃。营养肥包括以下组份:0.05%多氯苯甲酸、1.5%硫酸胺、3%硫酸钾、0.5%二苯基脲磺酸钙、0.05%硫胺素、1.5%葡萄糖、1%磷矿粉、余量为水。(5)移苗种植:直至苗株平均高度超过30cm后,即可将营养钵中的苗株选在阴天进行移栽。实施例2(1)种子处理:选择成熟、完整的种子,将种子放入质量分数3%食盐溶液中浸泡2h,将种子取出,放在阳光下晾晒2h,再放入质量分数为0.02%的ABT生根剂溶液中浸泡8h。(2)营养钵准备:选好营养钵,底部设置一层1-2cm厚度的塘底泥,在塘底泥上方铺设一层2-3cm厚度的沙层,沙粒直径为4mm,沙层上铺设一层5cm的培育基质,培育基质上铺设一层1cm的秸秆粉。所述培育基质包括35份腐殖土、8份珍珠岩、115份锯末、30份蛭石、6份细砂、1份酵母菌、1份侧孢芽孢杆菌、2份硫酸铵、2份海藻微粉。(3)播种:将处理好的种子埋入营养钵培育基质层,每营养钵播种1-2粒种子,用塑料薄膜覆盖,然后移置大棚中,空气湿度为60-65%,环境温度为25-28℃,种子萌芽后,去除塑料膜。(4)育苗管理:长出第1片真叶时,每3天喷洒1次营养肥,控制空气湿度控制为75%,环境温度为20-25℃;长出第3片真叶时,每2天喷洒1次营养肥,空气湿度控制为80%,环境温度为25-28℃。营养肥包括以下组份:0.05%多氯苯甲酸、1.5%硫酸胺、3%硫酸钾、0.5%二苯基脲磺酸钙、0.05%硫胺素、1.5%葡萄糖、1%磷矿粉、余量为水。(5)移苗种植:直至苗株平均高度超过30cm后,即可将营养钵中的苗株选在阴天进行移栽。实验例使用各实施例中的生长周期相同的石楠进行数据检测,对数据分析,并与现有技术进行对照,得出如下数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叶石楠营养钵高效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种子处理:选择成熟、完整的种子,将种子放入质量分数2-3%食盐溶液中浸泡1-2h,将种子取出,放在阳光下晾晒2h,再放入质量分数为0.02%的ABT生根剂溶液中浸泡6-8h;/n(2)营养钵准备:选好营养钵,底部设置一层1-2cm厚度的塘底泥,在塘底泥上方铺设一层2-3cm厚度的沙层,沙层上铺设一层5-10cm的培育基质,培育基质上铺设一层1cm的秸秆粉;/n所述培育基质包括30-40份腐殖土、5-15份珍珠岩、10-15份锯末、20-30份蛭石、5-10份细砂、1-1.5份酵母菌、1-1.5份侧孢芽孢杆菌、2-4份硫酸铵、1-3份海藻微粉;/n(3)播种:将处理好的种子埋入营养钵培育基质层,用塑料薄膜覆盖,然后移置大棚中,空气湿度为60-65%,环境温度为25-28℃,种子萌芽后,去除塑料膜;/n(4)育苗管理:长出第1片真叶时,每3天喷洒1次营养肥,控制空气湿度控制为70-75%,环境温度为20-25℃;长出第3片真叶时,每2天喷洒1次营养肥,空气湿度控制为75-80%,环境温度为25-28℃;/n(5)移苗种植:直至苗株平均高度超过30cm后,即可将营养钵中的苗株选在阴天进行移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叶石楠营养钵高效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种子处理:选择成熟、完整的种子,将种子放入质量分数2-3%食盐溶液中浸泡1-2h,将种子取出,放在阳光下晾晒2h,再放入质量分数为0.02%的ABT生根剂溶液中浸泡6-8h;
(2)营养钵准备:选好营养钵,底部设置一层1-2cm厚度的塘底泥,在塘底泥上方铺设一层2-3cm厚度的沙层,沙层上铺设一层5-10cm的培育基质,培育基质上铺设一层1cm的秸秆粉;
所述培育基质包括30-40份腐殖土、5-15份珍珠岩、10-15份锯末、20-30份蛭石、5-10份细砂、1-1.5份酵母菌、1-1.5份侧孢芽孢杆菌、2-4份硫酸铵、1-3份海藻微粉;
(3)播种:将处理好的种子埋入营养钵培育基质层,用塑料薄膜覆盖,然后移置大棚中,空气湿度为60-65%,环境温度为25-28℃,种子萌芽后,去除塑料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汉杉
申请(专利权)人:廖汉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