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布式补光灯调节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997087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1 2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布式补光灯调节系统,包括电机、离合器、缠线轮、钢管、轴承支座、传动齿条、吊绳、集成灯架、补光灯和拉绳,本发明专利技术将补光灯放置在集成灯架上,通过吊绳缠绕在缠线轮上,再由电机控制钢管的旋转进行高度调节,并且设置了离合器,可以统一控制所有栽培行的补光灯,也可单独控制其中任意一行,实现分布式系统调节,同时设置的带两翼的集成灯架,实现照射角度的控制,本系统还可通过继电器进行远程PC端和手机端控制,实现了全面机械化管理和远程控制,提高了机械化作业水平,提高补光灯的补光效果。

A distributed adjusting system of fill ligh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布式补光灯调节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设施农业机械设备系统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分布式补光灯调节系统。
技术介绍
光照与作物的生长有密切的关系。最大限度的捕捉光能,充分发挥植物光合作用的潜力,将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效益。近年来由于市场需求的推动,普遍采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花卉、瓜果、蔬菜等,由于冬春两季日照时间短,作物生长缓慢,产量低,因此急需进行补光;中国大部分地处亚洲东部,属温带季风型气候,经常出现少则1-3天的低温寡照,多则7至8天连阴寡照天气,冬春连阴寡照灾害呈日趋严重之势,已成为冬春季保护地生产的重大灾害性天气。近年来,各种灯源开始应用到设施农业内,LED植物补光灯发展较快,国内的科技公司已经开发一种可以模拟太阳光不同时间段色温变化的全光谱灯,可以模拟太阳光的色温变化,充为的使植物吸收不同波长的光照,利于植物生长,并且全光谱灯中具有紫外和远红外光谱,利于提升植物品质,但是补光灯的设置方式还是简单直接的吊挂在植物附近,吊挂高度和灯光方向需要工人手动设置,没实现机械化调节管理。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在此提供一种分布式补光灯调节系统。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分布式补光灯调节系统,该装置包括电机、离合器、缠线轮、钢管、轴承支座、传动齿条、吊绳、集成灯架、补光灯和拉绳,所述电机设置在本调节系统一侧,并与温室的骨架上相固定,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传动齿条相接,所述离合器设置在钢管的一端,并与传动齿条进行离合双向连接,所述缠线轮设置在钢管上,所述吊绳缠绕于缠线轮上,所述钢管通过轴承支座设置在温室的骨架上,所述吊绳底部一端与集成灯架顶部相接,所述集成灯架沿栽培架设置,所述补光灯安装于集成灯架上,所述拉绳底部一端设置在栽培架上,另一端与集成灯架相连接。优选的,所述集成灯架包括第一灯架翼、第二灯架翼和连接轴,所述第一灯架翼与第二灯架翼呈左右对称设置,中部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灯架翼与第二灯架翼顶部与吊绳底部一端相连接,所述补光灯安装放置于第一灯架翼与第二灯架翼底部,所述拉绳顶部与连接轴相连接。优选的,所述钢管设置有若干条,并沿栽培行设置,置于栽培行正上方,钢管具体数量可以设置为五条、六条、七条等数量,具体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制,在此不作限定。优选的,每条所述钢管均通过离合器与传动齿条相连接。优选的,所述缠线轮设置有若干个,缠线轮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制,在此不作限定。优选的,所述缠线轮于钢管上每隔一段距离设置一个。优选的,所述集成灯架设置有若干条,并且每条集成灯架上对应设置有补光灯,集成灯架具体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制,在此不作限定。优选的,所述电机为正反转减速电机。优选的,所述钢管可用钢棒等任意传动轴。优选的,所述传动齿条可用其他传动方式。优选的,所述集成灯架可不用,或者不用带两翼的灯架。优选的,本系统可通过继电器进行远程PC端和手机端控制。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分布式补光灯调节系统,与同类型设备相比,具有如下改进: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分布式补光灯调节系统,将补光灯放置在集成灯架上,通过吊绳缠绕在缠线轮上,再由电机控制钢管的旋转进行高度调节,并且设置了离合器,可以统一控制所有栽培行的补光灯,也可单独控制其中任意一行,实现分布式系统调节,同时设置的带两翼的集成灯架,实现照射角度的控制,本系统还可通过继电器进行远程PC端和手机端控制,实现了全面机械化管理和远程控制,提高了机械化作业水平,提高补光灯的补光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安装使用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平面布置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集成灯架结构示意图。其中:电机-1、离合器-2、缠线轮-3、钢管-4、轴承支座-5、传动齿条-6、吊绳-7、集成灯架-8、补光灯-9、拉绳-10、第一灯架翼-81、第二灯架翼-82、连接轴-8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1-3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分布式补光灯调节系统,包括电机1、离合器2、缠线轮3、钢管4、轴承支座5、传动齿条6、吊绳7、集成灯架8、补光灯9和拉绳10,电机1设置在本调节系统一侧,并与温室的骨架上相固定,电机1的输出轴与传动齿条6相接,离合器2设置在钢管4的一端,并与传动齿条6进行离合双向连接,控制每根钢管4与传动齿轮6的连接,缠线轮3设置在钢管4上,吊绳7缠绕于缠线轮3上,钢管4通过轴承支座5设置在温室的骨架上,吊绳7底部一端与集成灯架8顶部相接,集成灯架8沿栽培架设置,补光灯9安装于集成灯架8上,拉绳10底部一端设置在栽培架上,另一端与集成灯架8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集成灯架8包括第一灯架翼81、第二灯架翼82和连接轴83,所述第一灯架翼81与第二灯架翼82呈左右对称设置,中部通过连接轴83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灯架翼81与第二灯架翼82顶部与吊绳7底部一端相连接,所述补光灯9安装放置于第一灯架翼81与第二灯架翼82底部,所述拉绳10顶部与连接轴83相连接,设置的第一灯架翼81和第二灯架翼82通过连接轴83连接,在拉绳10下拉后,可第一灯架翼81和第二灯架翼82角度进行调节,使补光灯9角度调节,从而调节补光的角度,提高补光效果。进一步的,所述钢管4设置有若干条,并沿栽培行设置,置于栽培行正上方,用于带动缠线轮3进行转动,可对每条集成灯架8进行调节高度。进一步的,每条所述钢管4均通过离合器2与传动齿条6相连接,通过传动齿条6的运作带动钢管4转动,便于调节高度。进一步的,所述缠线轮3设置有若干个,用来缠绕吊绳7。进一步的,所述缠线轮3于钢管4上每隔一段距离设置一个。进一步的,所述集成灯架8设置有若干条,并且每条集成灯架8上对应设置有补光灯9,在每条集成灯架8底部均可安装补光灯9,便于对作物更好的进行进行补光。进一步的,所述电机1为正反转减速电机,可进行调节升降高度。进一步的,所述钢管4可用钢棒等任意传动轴,其传动介质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制。进一步的,所述传动齿条6可用其他传动方式,其具体传动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制。进一步的,所述集成灯架8可不用,或者不用带两翼的灯架。进一步的,本系统可通过继电器进行远程PC端和手机端控制,实现了全面机械化管理和远程控制。本专利技术通过改进提供一种分布式补光灯调节系统,其工作原理如下:第一,在钢管4中部安装有轴承支座5,并通过轴承支座5安装在温室骨架上;第二,钢管4的一端通过离合器2与传动齿条6连接,并且传动齿条6与电机1的输出轴相接,电机1设置在本系统一侧,并安装于温室的骨架上;第三,在钢管4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布式补光灯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1)、离合器(2)、缠线轮(3)、钢管(4)、轴承支座(5)、传动齿条(6)、吊绳(7)、集成灯架(8)、补光灯(9)和拉绳(10),所述电机(1)设置在本调节系统一侧,并与温室的骨架上相固定,所述电机(1)的输出轴与传动齿条(6)相接,所述离合器(2)设置在钢管(4)的一端,并与传动齿条(6)进行离合双向连接,所述缠线轮(3)设置在钢管(4)上,所述吊绳(7)缠绕于缠线轮(3)上,所述钢管(4)通过轴承支座(5)设置在温室的骨架上,所述吊绳(7)底部一端与集成灯架(8)顶部相接,所述集成灯架(8)沿栽培架设置,所述补光灯(9)安装于集成灯架(8)上,所述拉绳(10)底部一端设置在栽培架上,另一端与集成灯架(8)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布式补光灯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1)、离合器(2)、缠线轮(3)、钢管(4)、轴承支座(5)、传动齿条(6)、吊绳(7)、集成灯架(8)、补光灯(9)和拉绳(10),所述电机(1)设置在本调节系统一侧,并与温室的骨架上相固定,所述电机(1)的输出轴与传动齿条(6)相接,所述离合器(2)设置在钢管(4)的一端,并与传动齿条(6)进行离合双向连接,所述缠线轮(3)设置在钢管(4)上,所述吊绳(7)缠绕于缠线轮(3)上,所述钢管(4)通过轴承支座(5)设置在温室的骨架上,所述吊绳(7)底部一端与集成灯架(8)顶部相接,所述集成灯架(8)沿栽培架设置,所述补光灯(9)安装于集成灯架(8)上,所述拉绳(10)底部一端设置在栽培架上,另一端与集成灯架(8)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分布式补光灯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灯架(8)包括第一灯架翼(81)、第二灯架翼(82)和连接轴(83),所述第一灯架翼(81)与第二灯架翼(82)中部通过连接轴(83)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灯架翼(81)与第二灯架翼(82)顶部与吊绳(7)底部一端相连接,所述补光灯(9)安装放置于第一灯架翼(81)与第二灯架翼(82)底部,所述拉绳(10)顶部与连接轴(83)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峥杨其长展正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