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海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水力自驱动的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97029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1 2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力自驱动的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装置,该装置主要由液态肥存储器、肥料输送管、蠕动泵、叶轮组成,液态肥存储器中的液态肥通过肥料输送管及蠕动泵输送到灌溉渠道中,叶轮位于渠道中,并且叶轮与蠕动泵连接在同一转轴上,转轴两端通过轴承固定。在渠道且开始灌水时,其流量增大,水流冲击叶轮,且叶轮转速随水流的速度、流量自动调整,进而带动蠕动泵向田间变流量等比例输送液态肥;当灌水停止,渠道流量下降,叶轮停止转动,蠕动泵也停止输肥,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装置操作简单,通过该装置可以进行水肥一体化灌溉,广泛适用于渠道灌区灌溉与施肥,实现农田灌溉施肥的自动化,保障施肥均匀。

A water fertilizer integrated irrigation and fertilization device driven by water p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力自驱动的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田灌溉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水力自驱动的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稻田灌溉施肥管理还较多的依赖人力、同时管理较为粗放,导致水肥利用效率低、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灌溉施肥方面,管道化的滴灌有相应的施肥罐可以实现水肥一体化管理,而稻田渠道(灌溉系统)施肥方面目前还是以人工撒施为主,还未见适用于稻田渠道灌溉系统的水力自驱动灌溉施肥控制装置。新型液态肥料的出现为稻田开展水肥一体化管理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多年田间试验研究发现,施用液态肥可有效的提高肥料利用率并减少农田面源污染和对大气的污染,为保障稻田液态肥的水肥一体化管理,需要开发适用的稻田一体化灌溉施肥装置。本专利技术借助水力学理论,利用灌溉的行进水头推动叶轮转动、带动蠕动泵,从而实现水力自驱动施肥,同时施肥流量(速率)与灌溉水流速成正比,提高施肥水中肥料浓度时间过程中的均匀度,以此来提高施肥的均匀度,做到科学、定量地供给田间施肥。有望填补适合稻田渠道灌溉系统的水力自驱动灌溉施肥这一领域的技术空白。预期成果对于实现稻田水肥的一体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力自驱动的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态肥存储器(1)、肥料输送管(2)、蠕动泵(3)、叶轮(4)、转轴(5)和轴承(6),所述液态肥存储器(1)设有顶部开孔(11)和底部开孔(12),底部开孔(12)连接肥料输送管(2)的一端,所述肥料输送管(2)的另一端放置于灌溉渠道内水流中;所述蠕动泵(3)与转轴(5)的一端连接,所述蠕动泵(3)位于肥料输送管(2)上并通过挤压肥料输送管(2)将液态肥料输送至灌溉渠道中,所述转轴(5)为叶轮(4)的中心轴并与叶轮(4)固定连接,所述转轴(5)贯穿位于叶轮(4)两侧的轴承(6),所述轴承(6)固定在灌溉渠道中,装置运行时,灌溉渠道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力自驱动的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态肥存储器(1)、肥料输送管(2)、蠕动泵(3)、叶轮(4)、转轴(5)和轴承(6),所述液态肥存储器(1)设有顶部开孔(11)和底部开孔(12),底部开孔(12)连接肥料输送管(2)的一端,所述肥料输送管(2)的另一端放置于灌溉渠道内水流中;所述蠕动泵(3)与转轴(5)的一端连接,所述蠕动泵(3)位于肥料输送管(2)上并通过挤压肥料输送管(2)将液态肥料输送至灌溉渠道中,所述转轴(5)为叶轮(4)的中心轴并与叶轮(4)固定连接,所述转轴(5)贯穿位于叶轮(4)两侧的轴承(6),所述轴承(6)固定在灌溉渠道中,装置运行时,灌溉渠道中的水流推动叶轮(4)转动,带动转轴(5)和蠕动泵(3)转动,将液态肥存储器(1)中肥料均匀地输送到灌溉渠道水流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力自驱动的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6)设有安装部,所述轴承(6)通过安装部固定于支撑架(7),支撑架(7)用于支撑所述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力自驱动的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的叶轮(4)中心位于灌溉时最高水位之上,叶轮(4)外边缘位于灌溉时最低水位之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力自驱动的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蠕动泵(3)和转轴(5)之间设置齿轮组(8),通过调节齿轮组(8)的传动比来调节转轴(5)和蠕动泵(3)的转速比,控制装置的施肥速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力自驱动的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在转轴(5)上与蠕动泵(3)相对的一端增设调流装置(9),所述调流装置由发电机(91)、控制器(92)、液位传感器(93)和数字电位器(94)组成,所述发电机(91)与转轴(5)连接且外部电路串联数字电位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可纯王海渝顾哲刘晴阳程衡柳真扬彭翌豪徐俊增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