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电子工程电源保护装置,其结构包括壳盖、显示屏、操作板、隔板、双重保护器、外壳、电源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双重保护器设在外壳前壁位置上,上部两端安装轴定位好支撑架的位置,操作时通过槽孔明显区分开与壁面的接触层,进而加大了结构的防滑性,在安装轴的活动特性下上翻后,使得通过与扣片相扣的壳盖同步上翻,垫层始终贴于对接处,具有一定的连接紧合性,此为第一重隔离保护,二层保护则由挡板与铰片构成,在外层打开后能够遮挡于外壳前壁上,具有避免工作人员误触对接面的防护功能,层次操作分明且防护性较好,能够有效提高对电源的防漏保护与工作人员的操作安全系数。
A new power protection device for Electronic Enginee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电子工程电源保护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新型电子工程电源保护装置,属于电源保护
技术介绍
现在的电子工程经常需要处理庞大的信息与数据,让机器外接电源以保证供电,在装置出现故障时由于电路问题导致的漏电现象产生安全隐患,降低了大多工作人员赤手维修时的安全系数。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电子工程电源保护装置,以解决装置出现故障时由于电路问题导致的漏电现象产生安全隐患,降低了大多工作人员赤手维修时的安全系数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电子工程电源保护装置,其结构包括壳盖、显示屏、操作板、隔板、双重保护器、外壳、电源仓,所述外壳内置安装位置不变的电源仓,所述电源仓经由导线与操作板通电相连,所述显示屏表面同一下层处设有操作板,所述外壳前侧上部与隔板固定相连,所述外壳前壁装配有双重保护器。进一步地,所述双重保护器包括安装轴、铰片、挡板、支撑架、槽孔、垫层、扣片,所述安装轴分设在支撑架的等高上端处,所述支撑架下侧两侧切设有固定一体的槽孔,所述槽孔两侧之间贴有垫层,所述垫层中部嵌有可活动吻合外壳前壁的扣片,所述外壳前壁与挡板活动盖合,所述挡板上沿处设有一字安装的铰片,所述支撑架之间设有与之活动相配的挡板。进一步地,所述隔板上沿与壳盖活动相嵌。进一步地,所述操作板装嵌于壳盖表面下部的位置上。进一步地,所述壳盖表面上部嵌有显示屏。进一步地,所述安装轴与槽孔上下间隔相对应。进一步地,所述扣片装设在支撑架内壁的中部位置上。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内壁贴接垫层。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新型电子工程电源保护装置,双重保护器设在外壳前壁位置上,上部两端安装轴定位好支撑架的位置,操作时通过槽孔明显区分开与壁面的接触层,进而加大了结构的防滑性,在安装轴的活动特性下上翻后,使得通过与扣片相扣的壳盖同步上翻,垫层始终贴于对接处,具有一定的连接紧合性,此为第一重隔离保护,二层保护则由挡板与铰片构成,挡板是一种采用胶类绝缘材料制作的产品,在外层打开后能够遮挡于外壳前壁上,具有避免工作人员误触对接面的防护功能,操作时再通过铰片的特性上翻挡板,层次操作分明且防护性较好,能够有效提高对电源的防漏保护与工作人员的操作安全系数。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电子工程电源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双重保护器装配结构示意图。图中:壳盖-1、显示屏-2、操作板-3、隔板-4、双重保护器-5、安装轴-A、铰片-B、挡板-C、支撑架-D、槽孔-E、垫层-F、扣片-G、外壳-6、电源仓-7。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电子工程电源保护装置,其结构包括壳盖1、显示屏2、操作板3、隔板4、双重保护器5、外壳6、电源仓7,所述外壳6内置安装位置不变的电源仓7,所述电源仓7经由导线与操作板3通电相连,所述显示屏2表面同一下层处设有操作板3,所述外壳6前侧上部与隔板4固定相连,所述外壳6前壁装配有双重保护器5,所述双重保护器5包括安装轴A、铰片B、挡板C、支撑架D、槽孔E、垫层F、扣片G,所述安装轴A分设在支撑架D的等高上端处,所述支撑架D下侧两侧切设有固定一体的槽孔E,所述槽孔E两侧之间贴有垫层F,所述垫层F中部嵌有可活动吻合外壳6前壁的扣片G,所述外壳6前壁与挡板C活动盖合,所述挡板C上沿处设有一字安装的铰片B,所述支撑架D之间设有与之活动相配的挡板C,所述隔板4上沿与壳盖1活动相嵌,所述操作板3装嵌于壳盖1表面下部的位置上,所述壳盖1表面上部嵌有显示屏2,所述安装轴A与槽孔E上下间隔相对应,所述扣片G装设在支撑架D内壁的中部位置上,所述支撑架D内壁贴接垫层F。本专利所说的挡板C是一种采用胶类绝缘材料制作的产品,上沿内层嵌有铰片B,具有上下翻动的特性,与支撑架D活动触接,活动置于外壳6前壁与壳盖1对接处。例如:在进行使用时,双重保护器5设在外壳6前壁位置上,上部两端安装轴A定位好支撑架D的位置,操作时通过槽孔E明显区分开与壁面的接触层,进而加大了结构的防滑性,在安装轴A的活动特性下上翻后,使得通过与扣片G相扣的壳盖1同步上翻,垫层F始终贴于对接处,具有一定的连接紧合性,此为第一重隔离保护,二层保护则由挡板C与铰片B构成,挡板C是一种采用胶类绝缘材料制作的产品,在外层打开后能够遮挡于外壳6前壁上,具有避免工作人员误触对接面的防护功能,操作时再通过铰片B的特性上翻挡板C,层次操作分明且防护性较好,能够有效提高对电源的防漏保护与工作人员的操作安全系数。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装置出现故障时由于电路问题导致的漏电现象产生安全隐患,降低了大多工作人员赤手维修时的安全系数,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结构层次操作分明且防护性较好,能够有效提高对电源的防漏保护与工作人员的操作安全系数。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电子工程电源保护装置,其结构包括壳盖(1)、显示屏(2)、操作板(3)、隔板(4)、双重保护器(5)、外壳(6)、电源仓(7),其特征在于:/n所述外壳(6)内置安装位置不变的电源仓(7),所述电源仓(7)经由导线与操作板(3)通电相连,所述显示屏(2)表面同一下层处设有操作板(3),所述外壳(6)前侧上部与隔板(4)固定相连,所述外壳(6)前壁装配有双重保护器(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电子工程电源保护装置,其结构包括壳盖(1)、显示屏(2)、操作板(3)、隔板(4)、双重保护器(5)、外壳(6)、电源仓(7),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6)内置安装位置不变的电源仓(7),所述电源仓(7)经由导线与操作板(3)通电相连,所述显示屏(2)表面同一下层处设有操作板(3),所述外壳(6)前侧上部与隔板(4)固定相连,所述外壳(6)前壁装配有双重保护器(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子工程电源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重保护器(5)包括安装轴(A)、铰片(B)、挡板(C)、支撑架(D)、槽孔(E)、垫层(F)、扣片(G),所述安装轴(A)分设在支撑架(D)的等高上端处,所述支撑架(D)下侧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智春,邹明辉,胡小虎,
申请(专利权)人:林智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