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线通信系统中的通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9603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2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线通信系统中的通信装置,包括装置本体、上盖体、下壳体、插头、加长座及底座;装置本体安装在下壳体内,上盖体卡合在下壳体的上方,插头安装在加长座内,加长座与底座固定连接,底座与下壳体旋转连接;此外,上盖体在两侧对称开设有提拉口,下壳体的两侧对称开设有散热孔。本产品采用分体式壳体,可方便的将上盖体打开,更便于本装置的使用和检修;同时,采用旋转式的插头底座,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选择角度,使用十分灵活,还能避免宽带线因不必要的弯折而出现电线爆皮的问题,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A communication device in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线通信系统中的通信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通信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电力线通信系统中的通信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接入宽带迅速提升,以适应大容量、高速率的数据、视频、语音等高质量的信息传输与服务。传统的宽带接入方式有电话拨号方式、有线电视线路方式、双绞线以太网方式,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电力线通信以成为一种新型的宽带接入技术,并且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电力猫无线路由器是最为常见的电力线通信装置之一,其具有体积小、功能全等众多优点,然而,现有的电力猫无线路由器的壳体均为一体式封闭结构,一旦出现故障,不方便检修内部问题;同时,其插头部分也是固定不变的,当插入到插座中,无法调整使用角度,造成了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力线通信系统中的通信装置。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力线通信系统中的通信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它还包括上盖体、下壳体、插头、加长座及底座;装置本体安装在下壳体内,上盖体卡合在下壳体的上方,插头安装在加长座内,加长座与底座固定连接,底座与下壳体旋转连接;上盖体在两侧对称开设有提拉口,且上盖体在侧壁的内侧纵向固连有插条;插条上固定设置有上凸条,下壳的内壁上设置有与上凸条相卡合的下凸条;下壳体的两侧对称开设有散热孔,散热孔呈矩形且开设有多个,多个散热孔依次排列;下壳体在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连接柱的内部中空且连接柱上开设有导线通孔;连接柱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滑块,底座的内壁上开设有滑块相匹配的滑槽,滑槽内设置有限位块;滑块、限位块均设置有多个,两个相邻的限位块之间形成定位区,定位区的个数与滑块的个数保持一致。进一步地,上盖体的上表面上设置有显示区和铭牌区。进一步地,下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宽带接口及电源开关。进一步地,加长座的高度高于底座的高度,加长座的直径小于底座的直径。进一步地,限位块呈梯状且其最高边小于滑槽的深度。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线系统中的通信装置,采用分体式壳体,在家中使用时,若装置内部出现问题,可方便的将上盖体打开,更便于本装置的使用和检修;同时,采用旋转式的插头底座,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选择角度,使用十分灵活,还能避免宽带线因不必要的弯折而出现电线爆皮的问题,提高了使用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前侧结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后侧结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壳体打开状态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底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上盖体;11、显示区;12、铭牌区;13、提拉口;14、插条;15、上凸条;2、下壳体;21、宽带接口;22、电源开关;23、散热孔;24、下凸条;3、插头;4、加长座;5、底座;51、滑槽;52、限位块;53、定位区;61、连接柱;61、滑动块;62、导线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一种电力线通信系统中的通信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如图1和图2所示,它还包括上盖体1、下壳体2、插头3、加长座4及底座5;其中,装置本体代表现有技术中的无线路由器的内部结构,其安装在下壳体2内,由上盖体1卡合在下壳体2的上方,实现本装置的壳体密封,上盖体1与下壳体2的具体卡合结构为:如图3所示,上盖体1在侧壁的内侧纵向固连有插条14;插条14上固定设置有上凸条15,下壳体2的内壁上设置有与上凸条15相卡合的下凸条24;由此,当上盖体1向下卡合时,上凸条15滑过下凸条24,最终,固定在下凸条24的下方,实现上盖体1与下壳体2的卡合。分体式的壳体,更方便上盖体1的打开,当本通信装置出现故障时,更便于检修。进一步地,为方便上盖体1的打开,在上盖体1在两侧对称开设有提拉口13。此外,上盖体1的上表面上设置有显示区11和铭牌区12,显示区用于安装显示灯等提示部件,铭牌区12可打上商标等信息。同时,在下壳体2的两侧对称开设有散热孔23,散热孔23呈矩形且开设有多个,多个散热孔依次排列;多个散热孔可实现更好的散热效果。下壳体2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宽带接口21及电源开关22,采用现有技术的常用手段,使宽带接口、电源开关分别与装置本体电连接即可。对于插头3,如图2和图4所示,其安装在加长座4内,加长座4与底座5固定连接,底座5与下壳体2旋转连接。其中,加长座4高度高于底座5的高度,加长座4的直径小于底座5的直径,增设的加长座4能够有效的提高本通信装置适用的环境,加长座的高度高且直径小,当本装置插在插排上时,不会因相邻插孔中插置的其他电设备,而导致本装置因阻碍无法插到插排上。同时,对于固定用的底座5,与下壳体2采用旋转连接的方式相连,使得本通信装置能够根据使用需求进行旋转以调整使用角度,使用十分灵活,避免连接宽带线后,由于宽带接口21与宽带线不在同一方向上,使得宽带线弯折,增加爆皮的风险,从而存在安全隐患。对于底座5与下壳体2,其具体的旋转连接结构为:如图5所示,下壳体2在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6,连接柱6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滑块61,底座5的内壁上开设有滑块61相匹配的滑槽51,通过滑块61与滑槽51相配合,实现旋转;同时,如图6所示,在滑槽51内设置有限位块52,限位块52呈梯状且其最高边小于滑槽51的深度,从而,限位块52与滑块61接触的顶面为倾斜的,便于滑块61滑动的同时,还能起到定位的作用,同时,滑块61、限位块52均设置有多个,两个相邻的限位块之间形成定位区53,定位区53的个数与滑块61的个数保持一致,使得本通信装置在旋转到某一角度后,保持滑块61停留在该角度所在的定位区内。此外,连接柱6的内部中空且连接柱6上开设有导线通孔62,导线通孔62方便与插头3电连接的导线通过。本技术所公开的电力线系统中的通信装置,采用分体式壳体,在家中使用时,若装置内部出现问题,可方便的将上盖体打开,更便于本装置的使用和检修;同时,采用旋转式的插头底座,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选择角度,使用十分灵活,还能避免宽带线因不必要的弯折而出现电线爆皮的问题,提高了使用安全性。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线通信系统中的通信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上盖体(1)、下壳体(2)、插头(3)、加长座(4)及底座(5);所述装置本体安装在下壳体(2)内,上盖体(1)卡合在下壳体(2)的上方,插头(3)安装在加长座(4)内,加长座(4)与底座(5)固定连接,底座(5)与下壳体(2)旋转连接;/n所述上盖体(1)在两侧对称开设有提拉口(13),且上盖体(1)在侧壁的内侧纵向固连有插条(14);所述插条(14)上固定设置有上凸条(15),下壳体(2)的内壁上设置有与上凸条(15)相卡合的下凸条(24);/n所述下壳体(2)的两侧对称开设有散热孔(23),散热孔(23)呈矩形且开设有多个,多个散热孔依次排列;所述下壳体(2)在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6),连接柱(6)的内部中空且连接柱(6)上开设有导线通孔(62);/n所述连接柱(6)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滑块(61),底座(5)的内壁上开设有滑块(61)相匹配的滑槽(51),滑槽(51)内设置有限位块(52);所述滑块(61)、限位块(52)均设置有多个,两个相邻的限位块之间形成定位区(53),定位区(53)的个数与滑块(61)的个数保持一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线通信系统中的通信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上盖体(1)、下壳体(2)、插头(3)、加长座(4)及底座(5);所述装置本体安装在下壳体(2)内,上盖体(1)卡合在下壳体(2)的上方,插头(3)安装在加长座(4)内,加长座(4)与底座(5)固定连接,底座(5)与下壳体(2)旋转连接;
所述上盖体(1)在两侧对称开设有提拉口(13),且上盖体(1)在侧壁的内侧纵向固连有插条(14);所述插条(14)上固定设置有上凸条(15),下壳体(2)的内壁上设置有与上凸条(15)相卡合的下凸条(24);
所述下壳体(2)的两侧对称开设有散热孔(23),散热孔(23)呈矩形且开设有多个,多个散热孔依次排列;所述下壳体(2)在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6),连接柱(6)的内部中空且连接柱(6)上开设有导线通孔(62);
所述连接柱(6)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滑块(61),底座(5)的内壁上开设有滑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声林蒋敬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睿昊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