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模块以及投影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92303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16: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学模块以及应用光学模块的投影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光学模块包括第一框体、第二框体及透光板体。第一框体具有至少一第一轴部。第一框体以至少一第一轴部为转轴而摆动。第二框体配置于第一框体内且具有至少一第二轴部。第二框体借由至少一第二轴部而连接于第一框体,且用于以至少一第二轴部为转轴而相对于第一框体摆动。透光板体配置于第二框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改善因第一框体及第二框体的转动惯量的差异而导致透光板体的不同轴向的摆动不一致。

Optical modules and projecto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模块以及投影机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光学模块,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应用于投影机的光学模块以及投影机。
技术介绍
投影装置为一种用以产生大尺寸画面的显示设备。投影装置的成像原理是借由光阀将光源所产生的照明光束转换成影像光束,再借由镜头将影像光束投射到屏幕或墙面上。在现在的产品中,光阀所转换出的影像的分辨率已逐渐不符合市场需求。为了进一步增加影像分辨率,可在投影装置中采用高分辨率的光阀,但会导致投影装置造价昂贵的问题。此外,在一些投影装置中,可额外配置具有光学摆动技术的光学模块,以进一步提升光阀所转换出影像的分辨率。所述光学模块一般包含内框及外框,分别用以进行不同轴向的摆动,若利用相同的驱动信号分别驱动内框及外框摆动,会因转动惯量的差异而导致不同轴向的摆动不一致,造成影像画面在垂直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分辨率表现不同。“
技术介绍
”段落只是用来帮助了解本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在“
技术介绍
”段落所揭露的内容可能包含一些没有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道的已知技术。在“
技术介绍
”段落所揭露的内容,不代表该内容或者本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本技术申请前已被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或认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光学模块以及投影机,可改善因转动惯量的差异而导致透光板体的不同轴向的摆动不一致。本技术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技术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为达上述的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光学模块,包括第一框体、第二框体及透光板体。第一框体具有至少一第一轴部。第一框体以至少一第一轴部为转轴而摆动。第二框体配置于第一框体内且具有至少一第二轴部。第二框体借由至少一第二轴部而连接于第一框体,且用于以至少一第二轴部为转轴而相对于第一框体摆动。透光板体配置于第二框体内。第一框体摆动的反应时间与第二框体摆动的反应时间差异在15%以下。为达上述的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光学模块,包括第一框体、第二框体及透光板体。第一框体具有至少一第一轴部。第一框体以至少一第一轴部为转轴而摆动。第二框体配置于第一框体内且具有至少一第二轴部。第二框体借由至少一第二轴部而连接于第一框体,且用于以至少一第二轴部为转轴而相对于第一框体摆动。透光板体配置于第二框体内。至少一第一轴部的长度小于至少一第二轴部的长度。为达上述的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技术的又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光学模块,包括第一框体、第二框体及透光板体。第一框体具有至少一第一轴部。第一框体以至少一第一轴部为转轴而摆动。第二框体配置于第一框体内且具有至少一第二轴部。第二框体借由至少一第二轴部而连接于第一框体,且用于以至少一第二轴部为转轴而相对于第一框体摆动。透光板体配置于第二框体内。至少一第一轴部的杨氏系数大于至少一第二轴部的杨氏系数。为达上述的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投影机,包括:光源、光阀、镜头以及光学模块。光源用于提供照明光束。光阀位于照明光束的传递路径上且用于将照明光束转换为影像光束。镜头位于影像光束的传递路径上且用于将影像光束投射至投影机外。光学模块位于影像光束的传递路径上且配置于光阀与镜头之间。光学模块包括:第一框体、第二框体及透光板体。第一框体具有至少一第一轴部。第一框体以至少一第一轴部为转轴而摆动。第二框体配置于第一框体内且具有至少一第二轴部。第二框体借由至少一第二轴部而连接于第一框体,且用于以至少一第二轴部为转轴而相对于第一框体摆动。透光板体配置于第二框体内。第一框体摆动的反应时间与第二框体摆动的反应时间差异在15%以下。基于上述,本技术的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其中一个优点或功效。借由第一轴部与第二轴部的结构差异,如第一轴部与第二轴部的截面积不同、第一轴部与第二轴部的长度不同或第一轴部与第二轴部的杨式系数不同,可使第一轴部与第二轴部分别具有不同的刚性,从而在第一框体及第二框体进行往复摆动时,第一轴部与第二轴部分别让第一框体及第二框体有不同的回弹速度,据以补偿因转动惯量的差异而导致的不同轴向的摆动不一致。此外,亦可借由第一驱动信号(用以驱动第一框体摆动)与第二驱动信号(用以驱动第二框体摆动)的波形差异来补偿所述摆动不一致。从而,影像画面在垂直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分辨率表现可相同或相近,以提供良好的画面质量。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投影机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光学模块的示意图。图3绘示图2的第一框体及第二框体的摆动波形。图4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光学模块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光学模块的示意图。图6A绘示未调整的第一驱动信号的波形。图6B绘示经调整的第一驱动信号的波形。图7A绘示图6A的第一驱动信号所驱动的第一框体的摆动波形。图7B绘示图6B的第一驱动信号所驱动的第一框体的摆动波形。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技术之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一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技术。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投影机的示意图。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的投影机50包括光源52、光阀54及镜头(projectionlens)56。光源52用于提供照明光束L1,光阀54位于照明光束L1的传递路径上且用于将照明光束L1转换为影像光束L2,镜头56位于影像光束L2的传递路径上且用于将影像光束L2投射至投影机50外。此外,投影机50还包括光学模块100,光学模块100配置于光阀54与镜头56之间的影像光束L2的传递路径上,用以借由光学摆动技术提升影像光束L2的分辨率。图2是图1的光学模块的示意图。请参考图2,具体而言,光学模块100包括座体110、第一框体120、第二框体130及透光板体140。第一框体120具有两个第一轴部122,两个第一轴部122分别位于第一框体120的相对两侧。第一框体120借由第一轴部122而连接于座体110,且用于依据第一驱动信号而借由第一轴部122的弹性变形以第一轴部122为转轴相对于座体110沿转动轴线A1(即第一轴部122的轴向)摆动。第二框体130配置于第一框体120内且具有两个第二轴部132,两个第二轴部132分别位于第二框体130的相对两侧。第二框体130借由第二轴部132而连接于第一框体120,且用于依据第二驱动信号而借由第二轴部132的弹性变形以第二轴部132为转轴相对于第一框体120以及座体110沿垂直于转动轴线A1的转动轴线A2(即第二轴部132的轴向)摆动。透光板体140配置于第二框体130内而用于随着第一框体120沿轴线A1的往复摆动。透光板体140配置于第二框体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模块包括第一框体、第二框体以及透光板体,其中:/n所述第一框体具有至少一第一轴部,其中所述第一框体以所述至少一第一轴部为转轴而摆动;/n所述第二框体配置于所述第一框体内,且所述第二框体具有至少一第二轴部,其中所述第二框体借由所述至少一第二轴部而连接于所述第一框体,且用于以所述至少一第二轴部为转轴而相对于所述第一框体摆动;以及/n所述透光板体配置于所述第二框体内,其中所述第一框体摆动的反应时间与所述第二框体摆动的反应时间差异在15%以下。/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129 CN 20182198328401.一种光学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模块包括第一框体、第二框体以及透光板体,其中:
所述第一框体具有至少一第一轴部,其中所述第一框体以所述至少一第一轴部为转轴而摆动;
所述第二框体配置于所述第一框体内,且所述第二框体具有至少一第二轴部,其中所述第二框体借由所述至少一第二轴部而连接于所述第一框体,且用于以所述至少一第二轴部为转轴而相对于所述第一框体摆动;以及
所述透光板体配置于所述第二框体内,其中所述第一框体摆动的反应时间与所述第二框体摆动的反应时间差异在15%以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体用于依据第一驱动信号以所述至少一第一轴部为转轴而相对于座体转动,所述第二框体用于依据第二驱动信号以所述至少一第二轴部为转轴而相对于所述第一框体转动,其中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的波形不同于所述第二驱动信号的波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体用于借由所述第一轴部的弹性变形而摆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框体用于借由所述第二轴部的弹性变形而摆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第一轴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轴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框体的相对两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第二轴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轴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框体的相对两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部的轴向垂直于所述第二轴部的轴向。


8.一种光学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模块,包括第一框体、第二框体以及透光板体,其中:
所述第一框体具有至少一第一轴部,其中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韦豪张毅
申请(专利权)人: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