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气浓度检测结构及废气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91139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16: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废气浓度检测结构,包括检测箱、输气管结构、制冷器与废气浓度检测器;检测箱具有内腔,内腔内设有间隔板,间隔板将内腔间隔分为冷却室与检测室,间隔板上开设有通气孔;检测箱开设有输气孔与排气孔;输气管结构包括金属波纹管,金属波纹管盘旋设置于冷却室内,金属波纹管的两端相对连通输气孔与通气孔;所述制冷器设于间隔板上,制冷器设有散热风扇以及导冷块,所述散热风扇设于检测室内,导冷块穿过间隔板伸入至冷却室内;废气浓度检测器设于检测箱前端,检测头穿过检测箱箱壁伸入至检测室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废气浓度检测结构及废气监测装置,能准确地对废气进行监测。

Exhaust gas concentration detection structure and exhaust gas monitor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废气浓度检测结构及废气监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废气检测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废气浓度检测结构及废气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工业场所产生的工业废气需要经过处理后才能进行排放,废气排放时,处理后的废气需要通过废气浓度检测用的检测器在排放的同时进行检测,从而监测废气是否经过处理以及处理是否符合标准,但废气中往往含有湿气与灰尘,会对检测器对废气的检测造成影响并容易对检测器造成损害,使得检测器对废气的检测不够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气浓度检测结构及废气监测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废气浓度检测结构,包括检测箱、输气管结构、制冷器以及废气浓度检测器;所述检测箱具有内腔,所述内腔内设有间隔板,间隔板将内腔间隔分为冷却室以及检测室,间隔板上开设有通气孔;所述检测箱的箱壁上开设有连通冷却室的输气孔,与连通检测室的排气孔,以供废气从输气孔输入与从排气孔排出;所述输气管结构包括金属波纹管,金属波纹管盘旋设置于冷却室内,金属波纹管的两端相对连通输气孔与通气孔,使废气能从检测箱外通过金属波纹管输送至检测室内;所述制冷器设于间隔板上,制冷器设有散热风扇以及导冷块,所述散热风扇设于检测室内,导冷块穿过间隔板伸入至冷却室内,以供散热风扇使检测室内维持干燥,导冷块对冷却室内维持恒温冷却;所述废气浓度检测器设于检测箱前端,废气浓度检测器具有检测头,废气浓度检测器的检测头穿过检测箱箱壁伸入至检测室内,用以对输送至检测室的废气进行检测。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通气孔于间隔板的邻近顶部开设,所述通气孔于检测箱后端邻近底部开设,以供废气能从检测箱外通过金属波纹管低进高出地输送至检测室内。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输气管结构包括两件管接头,每一管接头设有接头端,接头端外壁覆有螺纹,一管接头设于检测箱后端底部,所述管接头的接头端从检测箱外穿过通气孔,伸入至冷却室内,另一管接头设于检测室内,所述管接头的接头端从检测室内穿过通气孔,伸入至冷却室内,所述金属波纹管的两端各设有套接头,套接头内壁覆盖有螺纹,金属波纹管的两端通过套接头与两件管接头的接头端相对可拆装地螺接,使金属波纹管的两端相对连通输气孔与通气孔。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检测箱呈矩形,所述内腔于腔口相对地开设有滑槽,所述盖板的两端相对容置于滑槽内,使盖板能沿滑槽活动以封闭或开启内腔。本技术有必要提供具有所述废气浓度检测结构的废气监测装置。废气监测装置,包括监测箱、处理器以及电源;所述废气监测装置还包括所述废气浓度检测结构,所述监测箱具有腔室,所述监测箱的后端相对设有连通腔室的输气管与排气管,所述废气浓度检测结构可拆装地设于腔室内的底部,输气管与输气孔连通,排气管与排气孔连通,以供未检测的废气通过输气管向输气孔输送以及检测后的废气从排气孔通过排气管排出;所述处理器与电源相对设于腔室内的顶部,所述电源相对与废气浓度检测结构以及处理器电性连接,用以供能;所述处理器与废气浓度检测结构电性连接,用以处理废气浓度检测结构所检测到的废气浓度数据。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废气监测装置包括流量计,所述监测箱于后端开设有连通腔室的流量孔,所述流量计设于腔室内,流量计的检测头穿过流量孔伸出至监测箱的后端,用以检测废气流量。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腔室内的顶部相对设有安装槽,通过安装槽将处理器与电源设置至腔室内的顶部。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腔室内于底部设有定位凸块,所述废气浓度检测结构可拆装地设于定位凸块的后方,以供废气浓度检测结构安装至腔室内时,通过定位凸块定位。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输气管与排气管均呈L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出一种废气浓度检测结构及废气监测装置能有效地去除废气中的灰尘与湿气,延长废气浓度检测器的使用寿命,并能更为准确地对废气进行监测。附图说明图1为检测箱的示意图。图2为废气浓度检测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废气监测装置的第一示意图。图4为废气监测装置的第二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请参阅图1、图2,废气浓度检测结构10,包括检测箱11、输气管结构12、制冷器13以及废气浓度检测器14;所述检测箱11具有内腔111,内腔111于顶部可活动地设有盖板112,通过盖板112活动以封闭或开启内腔111;所述内腔111内设有间隔板113,间隔板113将内腔111间隔分为冷却室101以及检测室102,间隔板113上开设有通气孔103;所述检测箱11的箱壁上开设有连通冷却室101的输气孔104,与连通检测室102的排气孔105,以供废气从输气孔104输入与从排气孔105排出;所述输气管结构12包括金属波纹管121,金属波纹管121盘旋设置于冷却室101内,金属波纹管121的两端相对连通输气孔104与通气孔103,使废气能从检测箱11外通过金属波纹管121输送至检测室102内;所述制冷器13设于间隔板113上,制冷器13设有散热风扇130以及与散热风扇一体连接的导冷块131,所述散热风扇130设于检测室102内,导冷块131穿过间隔板113伸入至冷却室101内,以供散热风扇130使检测室102内维持干燥,导冷块131对冷却室101内维持恒温冷却;所述废气浓度检测器14设于检测箱11前端,废气浓度检测器14具有检测头141,废气浓度检测器14的检测头141穿过检测箱11箱壁伸入至检测室102内,用以对输送至检测室102的废气进行检测。进一步地,所述通气孔103于间隔板113的邻近顶部开设,所述通气孔103于检测箱11后端邻近底部开设,以供废气能从检测箱11外通过金属波纹管121低进高出地输送至检测室102内。进一步地,所述输气管结构12包括两件管接头122,每一管接头122设有接头端123,接头端123外壁覆有螺纹,一管接头122设于检测箱11后端底部,所述管接头122的接头端123穿过通气孔103伸入至冷却室101内,另一管接头122设于检测室102内,所述管接头122的接头端123穿过通气孔103伸入至冷却室101内,所述金属波纹管121的两端各设有套接头124,套接头124内壁覆盖有螺纹,金属波纹管121的两端通过套接头124与两件管接头122的接头端123相对可拆装地螺接,使金属波纹管121的两端相对连通输气孔104与通气孔103。进一步地,所述检测箱11呈矩形,所述内腔111于腔口相对地开设有滑槽106,所述盖板112的两端相对容置于滑槽106内,使盖板112能沿滑槽106活动以封闭或开启内腔111。所述废气浓度检测结构10的废气浓度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盖板112活动以封闭内腔111,开启制冷器13,以散热风扇1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废气浓度检测结构,包括检测箱(11)、输气管结构(12)、制冷器(13)以及废气浓度检测器(14);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箱(11)具有内腔(111),所述内腔(111)内设有间隔板(113),间隔板(113)将内腔(111)间隔分为冷却室(101)以及检测室(102),间隔板(113)上开设有通气孔(103);所述检测箱(11)的箱壁上开设有连通冷却室(101)的输气孔(104),与连通检测室(102)的排气孔(105),以供废气从输气孔(104)输入与从排气孔(105)排出;所述输气管结构(12)包括金属波纹管(121),金属波纹管(121)盘旋设置于冷却室(101)内,金属波纹管(121)的两端相对连通输气孔(104)与通气孔(103),使废气能从检测箱(11)外通过金属波纹管(121)输送至检测室(102)内;所述制冷器(13)设于间隔板(113)上,制冷器(13)设有散热风扇(130)以及导冷块(131),所述散热风扇(130)设于检测室(102)内,导冷块(131)穿过间隔板(113)伸入至冷却室(101)内,以供散热风扇(130)使检测室(102)内维持干燥,导冷块(131)对冷却室(101)内维持恒温冷却;所述废气浓度检测器(14)设于检测箱(11)前端,废气浓度检测器(14)具有检测头(141),废气浓度检测器(14)的检测头(141)穿过检测箱(11)箱壁伸入至检测室(102)内,用以对输送至检测室(102)的废气进行检测。/n...

【技术特征摘要】
1.废气浓度检测结构,包括检测箱(11)、输气管结构(12)、制冷器(13)以及废气浓度检测器(14);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箱(11)具有内腔(111),所述内腔(111)内设有间隔板(113),间隔板(113)将内腔(111)间隔分为冷却室(101)以及检测室(102),间隔板(113)上开设有通气孔(103);所述检测箱(11)的箱壁上开设有连通冷却室(101)的输气孔(104),与连通检测室(102)的排气孔(105),以供废气从输气孔(104)输入与从排气孔(105)排出;所述输气管结构(12)包括金属波纹管(121),金属波纹管(121)盘旋设置于冷却室(101)内,金属波纹管(121)的两端相对连通输气孔(104)与通气孔(103),使废气能从检测箱(11)外通过金属波纹管(121)输送至检测室(102)内;所述制冷器(13)设于间隔板(113)上,制冷器(13)设有散热风扇(130)以及导冷块(131),所述散热风扇(130)设于检测室(102)内,导冷块(131)穿过间隔板(113)伸入至冷却室(101)内,以供散热风扇(130)使检测室(102)内维持干燥,导冷块(131)对冷却室(101)内维持恒温冷却;所述废气浓度检测器(14)设于检测箱(11)前端,废气浓度检测器(14)具有检测头(141),废气浓度检测器(14)的检测头(141)穿过检测箱(11)箱壁伸入至检测室(102)内,用以对输送至检测室(102)的废气进行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浓度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103)于间隔板(113)的邻近顶部开设,所述通气孔(103)于检测箱(11)后端邻近底部开设,以供废气能从检测箱(11)外通过金属波纹管(121)低进高出地输送至检测室(102)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浓度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管结构(12)包括两件管接头(122),每一管接头(122)设有接头端(123),接头端(123)外壁覆有螺纹,一管接头(122)设于检测箱(11)后端底部,所述管接头(122)的接头端(123)从检测箱(11)外穿过通气孔(103),伸入至冷却室(101)内,另一管接头(122)设于检测室(102)内,所述管接头(122)的接头端(123)从检测室(102)内穿过通气孔(103),伸入至冷却室(101)内,所述金属波纹管(121)的两端各设有套接头(124),套接头(124)内壁覆盖有螺纹,金属波纹管(121)的两端通过套接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尧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瀚兽环境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