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流计量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8926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15: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流计量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第一流量计和检测控制电路,检测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控制三极管,第一控制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一流量计的流量检测输出端电连接,发射极接入单片机的第一流量控制端,集电极电连接一输出限流电阻后接入单片机的流量检测输入端,集电极还电连接一输出分压电阻后接地,第一流量计的电源端接直流电源、接地端接地;当单片机的第一流量控制端输出高电平后,第一流量计检测到水流时,对应在第一流量计的流量检测输出端产生脉冲信号,经过第一控制三极管的集电极和输出限流电阻,输入到流量检测输入端对第一流量计进行流量检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对水流量的计量并且还适用于对多路水流量单独计量。

A flow metering control circu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流计量控制电路
本技术涉及水流计量
,尤其涉及一种水流计量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在校园、宾馆等公共场所往往需要对多路水流进行计量,现有技术中通常是每一路水流设置一个流量控制电路,这种流量控制电路本身组成复杂,也难以实现多路扩展,不利于节约化使用电路,造成一定的电路资源浪费,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电路结构简单、能够有效对多路水流计量进行控制的电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流计量控制电路,解决现有技术中水流计量电路复杂、不能满足多路扩展控制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水流计量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第一流量计和检测控制电路,所述检测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控制三极管,所述第一控制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一流量计的流量检测输出端电连接,发射极接入所述单片机的第一流量控制端,集电极电连接一输出限流电阻后接入所述单片机的流量检测输入端,集电极还电连接一输出分压电阻后接地,所述第一流量计的电源端接直流电源、接地端接地;当所述单片机的第一流量控制端输出高电平后,所述第一流量计检测到水流时,对应在所述第一流量计的流量检测输出端产生脉冲信号,经过所述第一控制三极管的集电极和输出限流电阻,输入到所述单片机的流量检测输入端对第一流量计进行流量检测。优选的,所述第一控制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一流量计的流量检测输出端之间电连接有输入限流电阻。优选的,所述输出限流电阻与所述单片机的流量检测输入端电连接处还电连接一个旁路电容,所述旁路电容的另一端接地。r>优选的,所述第一流量计的电源端还电连接一供电限流电阻后接入所述单片机的电源检测端,用于检测向第一流量计的供电电压。优选的,所述第一流量计的电源端与所述直流电源之间串接有一电源限流电阻,所述第一流量计的电源端还电连接一个滤波电容后接地。优选的,还包括第二流量计,所述检测控制电路包括第二控制三极管,所述第二控制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二流量计的流量检测输出端电连接,发射极接入所述单片机的第二流量控制端,所述第二控制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控制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接;当所述单片机的第二流量控制端输出高电平,第一流量控制端输出低电平,所述第二流量计检测到水流时,对应在所述第二流量计的流量检测输出端产生脉冲信号,经过所述第二控制三极管的集电极和输出限流电阻,输入到所述单片机的流量检测输入端对第二流量计进行流量检测。优选的,还包括第三流量计至第N流量计,N>3,所述检测控制电路对应包括第三控制三极管至第N控制三极管,所述第三控制三极管至第N控制三极管的基极分别对应与所述第三流量计至第N流量计的流量检测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三控制三极管至第N控制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接入所述单片机的第三流量控制端至第N流量控制端,所述第三控制三极管至第N控制三极管的集电极均与所述第一流量计的集电极电连接;当所述单片机的第一流量控制端至第N流量控制端中的第i流量控制端输出高电平,N≥i≥1,其他流量控制端均输出低电平,第i流量计检测到水流时,对应在所述第i流量计的流量检测输出端产生脉冲信号,经过对应的第i控制三极管的集电极和输出限流电阻,输入到所述单片机的流量检测输入端对第i流量计进行流量检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流计量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第一流量计和检测控制电路,检测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控制三极管,第一控制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一流量计的流量检测输出端电连接,发射极接入单片机的第一流量控制端,集电极电连接一输出限流电阻后接入单片机的流量检测输入端,集电极还电连接一输出分压电阻后接地,第一流量计的电源端接直流电源、接地端接地;当单片机的第一流量控制端输出高电平后,第一流量计检测到水流时,对应在第一流量计的流量检测输出端产生脉冲信号,经过第一控制三极管的集电极和输出限流电阻,输入到流量检测输入端对第一流量计进行流量检测。本技术实现了对水流量的计量并且还用于对多路水流量单独计量。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水流计量控制电路的第一流量计和检测控制电路;图2是根据本技术水流计量控制电路的单片机;图3是根据本技术水流计量控制电路另一实施例中的第一流量计、第二流量计和检测控制电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技术。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1和图2所示,水流计量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在本技术中单片机的型号为STC8A4K32SA12)、第一流量计J4和检测控制电路,检测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控制三极管Q1,第一控制三极管Q1的基极与第一流量计J4的流量检测输出端(J4的第二引脚)电连接,在图1中,第一流量计J4的第二引脚的末端标有rs_lij,第一控制三极管Q1的基极的末端也标有rs_lij,表示相互电连接的意思,其他则不再赘述。第一控制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入图2中单片机的第一流量控制端P5.3,第一控制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连接一输出限流电阻R20后接入单片机的流量检测输入端P3.4/T0,集电极还电连接一输出分压电阻R36后接地,第一流量计的电源端(J4的第一引脚)接直流电源+4V、接地端(J4的第三引脚)接地;当单片机的第一流量控制端P5.3输出高电平后,第一流量计J4检测到水流时,对应在第一流量计J4的流量检测输出端产生脉冲信号,经过第一控制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输出限流电阻R20,输入到单片机的流量检测输入端P3.4/T0对第一流量计J4进行流量检测。优选的,第一控制三极管Q1的基极与第一流量计J4的流量检测输出端之间电连接有输入限流电阻R18。输出限流电阻R20与单片机的流量检测输入端P3.4/T0电连接处还电连接一个旁路电容C15,旁路电容C15的另一端接地。第一流量计J4的电源端还电连接一供电限流电阻R31后接入单片机的电源检测端P1.3,用于检测向第一流量计J4的供电电压。第一流量计J4的电源端与直流电源+4V之间串接有一电源限流电阻R25,第一流量计J4的电源端还电连接一个滤波电容C14后接地。作为本技术的第二个实施例,如图3所示,在第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第二流量计J3,检测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二控制三极管Q2,第二控制三极管Q2的基极与第二流量计J3的流量检测输出端电连接,发射极接入图2中单片机的第二流量控制端P5.2,第二控制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第一控制三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流计量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片机、第一流量计和检测控制电路,所述检测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控制三极管,所述第一控制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一流量计的流量检测输出端电连接,发射极接入所述单片机的第一流量控制端,集电极电连接一输出限流电阻后接入所述单片机的流量检测输入端,集电极还电连接一输出分压电阻后接地,所述第一流量计的电源端接直流电源、接地端接地;当所述单片机的第一流量控制端输出高电平后,所述第一流量计检测到水流时,对应在所述第一流量计的流量检测输出端产生脉冲信号,经过所述第一控制三极管的集电极和输出限流电阻,输入到所述单片机的流量检测输入端对第一流量计进行流量检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流计量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片机、第一流量计和检测控制电路,所述检测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控制三极管,所述第一控制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一流量计的流量检测输出端电连接,发射极接入所述单片机的第一流量控制端,集电极电连接一输出限流电阻后接入所述单片机的流量检测输入端,集电极还电连接一输出分压电阻后接地,所述第一流量计的电源端接直流电源、接地端接地;当所述单片机的第一流量控制端输出高电平后,所述第一流量计检测到水流时,对应在所述第一流量计的流量检测输出端产生脉冲信号,经过所述第一控制三极管的集电极和输出限流电阻,输入到所述单片机的流量检测输入端对第一流量计进行流量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流计量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一流量计的流量检测输出端之间电连接有输入限流电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流计量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限流电阻与所述单片机的流量检测输入端电连接处还电连接一个旁路电容,所述旁路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流计量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量计的电源端还电连接一供电限流电阻后接入所述单片机的电源检测端,用于检测向第一流量计的供电电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流计量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量计的电源端与所述直流电源之间串接有一电源限流电阻,所述第一流量计的电源端还电连接一个滤波电容后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洪生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跃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