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超导磁体保护结构及其安装方法以及磁悬浮列车技术

技术编号:2398838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14: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高温超导磁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高温超导磁体保护结构及其安装方法以及磁悬浮列车。高温超导磁体保护结构包括:第一超导磁体骨架和第二超导磁体骨架,彼此相互对接且外侧缠绕有高温超导线圈;以及支撑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超导磁体骨架和所述第二超导磁体骨架之间,并且所述支撑单元构造成能够沿所述高温超导磁体保护结构的长度方向进行形变,以使所述第一超导磁体骨架和所述第二超导磁体骨架中的一者能够相对于另一者进行移位。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能够实现降低用于磁悬浮列车的高温超导磁体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线圈与骨架的脱离导致的失超风险。

Protection structure and installation method of HTS magnet and maglev tra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温超导磁体保护结构及其安装方法以及磁悬浮列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温超导磁体
,特别是涉及高温超导磁体保护结构及其安装方法以及磁悬浮列车。
技术介绍
随着高温超导磁体技术以及磁悬浮技术的进步,临界转变温度在77K以上的高温超导材料在磁悬浮列车中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技术是通过高温超导磁体受到的电磁力对列车进行驱动,当磁悬浮列车的速度超过500KM/h时,其受到的风阻将达到数十KN。因此在其匀速以及加/减速运行过程中高温超导线圈将受到极大的电磁力作用,高温超导线圈中的线材需要时刻与骨架保持紧密接触,否则高温超导线材的微小移动将会带来高温超导磁体失超的风险,由此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需要提出一种用于高速磁悬浮列车的高温超导磁体柔性保护装置,保证列车工作状态下高温超导线圈与骨架的紧密接触,从而避免高温超导磁体失超的风险,保证高温超导磁体的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高温超导磁体保护结构及其安装方法以及磁悬浮列车,以至少实现降低用于磁悬浮列车的高温超导磁体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线圈与骨架的脱离导致的失超风险。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高温超导磁体保护结构,包括:第一超导磁体骨架和第二超导磁体骨架,彼此相互对接且外侧缠绕有高温超导线圈;以及支撑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超导磁体骨架和所述第二超导磁体骨架之间,并且所述支撑单元构造成能够沿所述高温超导磁体保护结构的长度方向进行形变,以使所述第一超导磁体骨架和所述第二超导磁体骨架中的一者能够相对于另一者进行移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第一超导磁体骨架和所述第二超导磁体骨架分别具有彼此相互对接的第一对接面和第二对接面,所述第一对接面和所述第二对接面共同围成容纳腔,并且所述支撑单元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容纳腔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对接面上的第一半部、以及形成在所述第二对接面上的第二半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高温超导磁体保护结构进一步包括多个所述支撑单元,并且多个所述支撑单元沿所述高温超导磁体保护结构的宽度方向彼此隔开。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支撑单元包括连接柱、以及位于所述连接柱两端的第一蝶形垫片单元和第二蝶形垫片单元,所述第一蝶形垫片单元抵接所述第一超导磁体骨架,并且所述第二蝶形垫片单元抵接所述第二超导磁体骨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第一蝶形垫片单元和所述第二蝶形垫片单元分别由多个蝶形垫片组成。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磁悬浮列车,所述磁悬浮列车上安装有如上项所述的高温超导磁体保护结构。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高温超导磁体保护结构的安装方法,包括:将支撑单元安装在第一超导磁体骨架和第二超导磁体骨架之间;将所述第一超导磁体骨架和所述第二超导磁体骨架通过连接装置连接在一起;在所述第一超导磁体骨架和所述第二超导磁体骨架外侧缠绕高温超导线圈;以及在所述高温超导线圈缠绕完成之后,拆除所述连接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将第一超导磁体骨架和第二超导磁体骨架通过连接装置连接在一起的步骤,具体包括:在所述第一超导磁体骨架上安装第一连接装置;在所述第二超导磁体骨架上安装第二连接装置;以及将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和所述第二连接装置连接在一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将第一超导磁体骨架和第二超导磁体骨架通过连接装置连接在一起的步骤,具体包括:在所述第一超导磁体骨架的顶面和底面安装第一组L形连接装置;在所述第二超导磁体骨架的顶面和底面安装第二组L形连接装置;以及将所述第一组L形连接装置和所述第二组L形连接装置彼此相对的端面连接在一起。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温超导磁体保护结构及其安装方法以及磁悬浮列车中,支撑单元设置在第一和第二超导磁体骨架之间,并且支撑单元构造成能够沿高温超导磁体保护结构的长度方向进行形变,以使第一超导磁体骨架和第二超导磁体骨架中的一者能够相对于另一者进行移位。通过这种方式,当第一和第二超导磁体骨架中的一者受到压力,导致另一者出现可能与高温超导线圈分离引发失超风险时,此时支撑单元的形变作用引起如上所述的另一者进行移位,从而使其始终保持与高温超导线圈紧密相连,以避免出现失超风险。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高温超导磁体保护结构的截面图;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外部正视图;图3是图2所示实施例的俯视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高温超导磁体保护结构中蝶形垫片单元的立体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高温超导磁体保护结构中L形连接装置的立体图。附图标记:100:高温超导磁体保护结构;102:第一超导磁体骨架;104:第二超导磁体骨架;106:支撑单元;108:高温超导线圈;110:容纳腔;112:连接柱;114:第一蝶形垫片单元;116:第二蝶形垫片单元;118:蝶形垫片;120:第一组L形连接装置;122:第二组L形连接装置;L:长度方向;W:宽度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温超导磁体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超导磁体骨架和第二超导磁体骨架,彼此相互对接且外侧缠绕有高温超导线圈;以及/n支撑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超导磁体骨架和所述第二超导磁体骨架之间,并且所述支撑单元构造成能够沿所述高温超导磁体保护结构的长度方向进行形变,以使所述第一超导磁体骨架和所述第二超导磁体骨架中的一者能够相对于另一者进行移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温超导磁体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超导磁体骨架和第二超导磁体骨架,彼此相互对接且外侧缠绕有高温超导线圈;以及
支撑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超导磁体骨架和所述第二超导磁体骨架之间,并且所述支撑单元构造成能够沿所述高温超导磁体保护结构的长度方向进行形变,以使所述第一超导磁体骨架和所述第二超导磁体骨架中的一者能够相对于另一者进行移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超导磁体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超导磁体骨架和所述第二超导磁体骨架分别具有彼此相互对接的第一对接面和第二对接面,所述第一对接面和所述第二对接面共同围成容纳腔,并且所述支撑单元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温超导磁体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对接面上的第一半部、以及形成在所述第二对接面上的第二半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高温超导磁体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多个所述支撑单元,并且多个所述支撑单元沿所述高温超导磁体保护结构的宽度方向彼此隔开。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高温超导磁体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包括连接柱、以及位于所述连接柱两端的第一蝶形垫片单元和第二蝶形垫片单元,所述第一蝶形垫片单元抵接所述第一超导磁体骨架,并且所述第二蝶形垫片单元抵接所述第二超导磁体骨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高齐洪峰闫一凡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