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能热泵余热回收除湿烘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8739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1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气能热泵余热回收除湿烘干机,包括箱体,箱体内部设有设备仓、烘干仓、进风道和管道仓,管道仓上设有大进气口和小进气口,管道仓内设有设备仓进气管、循环管以及排气管,大进气口与设备仓进气管连接;还包括汽水分离器和换热器,小进气口与第二流体通道连接;排气管、汽水分离器、第一流体通道通过第一循环支管与循环管构成余热回收除湿管路,第二流体通道通过第二进气支管与设备仓进气管构成空气预热进气管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汽水分离器和换热器实现了对烘干机排放的湿热空气进行除湿和热量回收,提高了热量的利用率,降低了能源的消耗;通过将湿热空气除湿后循环使用,避免了大量热空气直接排放进入环境中。

A dehumidification dryer for heat recovery of air energy heat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能热泵余热回收除湿烘干机
本技术涉及烘干机
,尤其涉及一种空气能热泵余热回收除湿烘干机。
技术介绍
烘干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干燥的热空气将物料中水分蒸发以达到烘干的目的,烘干过程中,物料中的水分逐渐进入空气中,使热空气的湿度增大,如果不能及时将这些水分去除,将会影响物料的烘干程度。最简单的除湿方法是将烘干室内的湿空气排出,同时补充干燥的热空气,这种方式除湿的效果显著,但是具有以下弊端,其一,热空气排出,需要重新补充干燥的热空气,产生大量的热空气,造成能源消耗的增加;其二,大量的热空气直接排放至环境中,没有经过回收利用,造成了大量热量的流失和浪费;其三,大量湿热空气排出,造成了周围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产生巨大的变化。因此,烘干机热量回收及除湿,是困扰业内人员的主要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空气能热泵余热回收除湿烘干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气能热泵余热回收除湿烘干机,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设有设备仓和烘干仓,所述设备仓内设有空气能热泵机组,所述设备仓和烘干仓之间设有进风道,所述进风道的一侧设有与所述设备仓连通的出风口,另一侧设有若干个与所述烘干仓连通的热风进口;所述设备仓上设有设备仓进口,所述进风道的顶部设有循环进口,所述烘干仓上设有排气口;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管道仓,所述管道仓上设有大进气口和小进气口,所述管道仓内设有与所述设备仓进口连接的设备仓进气管,与所述循环进口连接的循环管,以及与所述排气口连接的排气管,所述设备仓进气管、循环管和排气管均连接有风机,所述大进气口与设备仓进气管通过第一进气支管连接;所述烘干机还包括汽水分离器和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内部设有第一流体通道和第二流体通道,所述小进气口与所述第二流体通道连接;所述排气管、汽水分离器、换热器的第一流体通道通过第一循环支管与循环管构成余热回收除湿管路,所述换热器的第二流体通道通过第二进气支管与所述设备仓进气管连接,构成空气预热进气管路。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汽水分离器还连接有疏水管,所述疏水管的一端伸出所述箱体外侧,所述疏水管上安装有疏水阀。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排气管与所述循环管之间还设有第二循环支管,所述排气管与所述循环管通过第二循环支管构成节能循环管路。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汽水分离器的出口与所述第二循环支管之间还设有第三循环支管,所述排气管、汽水分离器和循环管道通过第二循环支管和第三循环支管构成除湿循环管路。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换热器是翅片式换热器,所述翅片式换热器安装在所述箱体外侧。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汽水分离器和换热器实现了对烘干机排放的湿热空气进行除湿和热量回收,经过除湿后的空气可在烘干仓内循环使用,提高了热量的利用率,降低了能源的消耗,且提高了物料烘干的质量;通过将湿热空气除湿后循环使用,避免了大量热空气直接排放进入环境中,降低热空气的排放量,降低了热空气对周围环境的温度和湿度造成显著的影响。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热泵机组的原理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管道仓的管道结构示意图;图中:101-设备仓;102-烘干仓;103-进风道;104-管道仓;111-出风口;112-热风进口;113-设备仓进口;114-循环进口;115-排气口;116-大进气口;117-小进气口;21-设备仓进气管;22-循环管;23-排气管;24-第一进气支管;25-第一循环支管;26-第二进气支管;27-第二循环支管;28-第三循环支管;3-风机;4-汽水分离器;41-疏水管;42-疏水阀;5-换热器;61-压缩机;62-蒸发器;63-膨胀阀;64-冷凝器。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空气能热泵余热回收除湿烘干机,包括箱体1,箱体内部设有设备仓101和烘干仓102,设备仓101内设有空气能热泵机组,设备仓101和烘干仓102之间设有进风道103,进风道103的一侧设有与设备仓101连通的出风口111,另一侧设有若干个与烘干仓102连通的热风进口112;设备仓101上设有设备仓进口113,进风道103的顶部设有循环进口114,烘干仓102上设有排气口115。箱体1的顶部设有管道仓104,管道仓104上设有大进气口116和小进气口117,管道仓104内设有与设备仓进口113连接的设备仓进气管21,与循环进口114连接的循环管22,以及与排气口115连接的排气管23,设备仓进气管21、循环管22和排气管23均连接有风机3,大进气口116与设备仓进气管21通过第一进气支管24连接。烘干机还包括汽水分离器4和换热器5,换热器5内部设有第一流体通道和第二流体通道,小进气口117与第二流体通道连接。汽水分离器4还连接有疏水管41,疏水管41的一端伸出箱体1外侧,疏水管上安装有疏水阀42。排气管23、汽水分离器4、换热器5的第一流体通道通过第一循环支管25与循环管22构成余热回收除湿管路,换热器5的第二流体通道通过第二进气支管26与设备仓进气管21连接,构成空气预热进气管路。排气管23与循环管22之间还设有第二循环支管27,排气管23与循环管22通过第二循环支管27构成节能循环管路。汽水分离器4的出口与第二循环支管27之间还设有第三循环支管28,排气管23、汽水分离器4和循环管道22通过第二循环支管27和第三循环支管28构成除湿循环管路。优选的,换热器5是翅片式换热器,由于换热过程中,换热器5的表面会产生冷凝水,为了便于排出冷凝水,翅片式换热器安装在箱体1外侧。本技术工作原理是:热泵机组包括压缩机61、蒸发器62、膨胀阀63和冷凝器64,利用制冷介质的气化吸热时吸收周围环境的热量,液化放热向周围环境释放热量的原理,将制冷介质放热时产生的热空气通过风机吹向烘干仓102烘干物料。烘干时,空气有大进气口进入设备仓101,设备仓产生的热空气通过进风道103进入烘干仓102,烘干仓102的热空气由排气口115排出,通过排气管23、第二循环支管27与循环管22构成的节能循环管路,由循环进口114再次进入进风道103,使热空气实现循环,热泵间隔一段时间再次启动,可有效降低能耗。若空气中的湿度较大,烘干仓102中的热空气通过汽水分离器4、第二循环支管27、第三循环支管28和循环管道22构成的除湿循环管路,去除空气中的湿气,再由循环进口114再次进入进风道103,使热空气实现循环。热泵机组在烘干过程中,间隔启动时,烘干仓102中的热空气通过排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能热泵余热回收除湿烘干机,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设有设备仓和烘干仓,所述设备仓内设有空气能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仓和烘干仓之间设有进风道,所述进风道的一侧设有与所述设备仓连通的出风口,另一侧设有若干个与所述烘干仓连通的热风进口;所述设备仓上设有设备仓进口,所述进风道的顶部设有循环进口,所述烘干仓上设有排气口;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管道仓,所述管道仓上设有大进气口和小进气口,所述管道仓内设有与所述设备仓进口连接的设备仓进气管,与所述循环进口连接的循环管,以及与所述排气口连接的排气管,所述设备仓进气管、循环管和排气管均连接有风机,所述大进气口与设备仓进气管通过第一进气支管连接;所述烘干机还包括汽水分离器和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内部设有第一流体通道和第二流体通道,所述小进气口与所述第二流体通道连接;/n所述排气管、汽水分离器、换热器的第一流体通道通过第一循环支管与循环管构成余热回收除湿管路,所述换热器的第二流体通道通过第二进气支管与所述设备仓进气管连接,构成空气预热进气管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能热泵余热回收除湿烘干机,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设有设备仓和烘干仓,所述设备仓内设有空气能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仓和烘干仓之间设有进风道,所述进风道的一侧设有与所述设备仓连通的出风口,另一侧设有若干个与所述烘干仓连通的热风进口;所述设备仓上设有设备仓进口,所述进风道的顶部设有循环进口,所述烘干仓上设有排气口;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管道仓,所述管道仓上设有大进气口和小进气口,所述管道仓内设有与所述设备仓进口连接的设备仓进气管,与所述循环进口连接的循环管,以及与所述排气口连接的排气管,所述设备仓进气管、循环管和排气管均连接有风机,所述大进气口与设备仓进气管通过第一进气支管连接;所述烘干机还包括汽水分离器和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内部设有第一流体通道和第二流体通道,所述小进气口与所述第二流体通道连接;
所述排气管、汽水分离器、换热器的第一流体通道通过第一循环支管与循环管构成余热回收除湿管路,所述换热器的第二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敬亮郑淑森郑海江
申请(专利权)人:诸城市华信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