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门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8721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1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家电门体,该家电门体包括:门体后面板组件、门体前面板组件、柔性灯带以及导光圈,门体后面板组件与门体前面板组件配合连接,门体后面板组件设置有收容槽,柔性灯带以及导光圈分别收容于收容槽中,其中,柔性灯带与导光圈连接,导光圈与门体后面板组件连接;且门体后面板组件与门体前面板组件之间形成有显示间隙,显示间隙与导光圈对应设置。上述家电门体结构紧凑合理,配合家电机器的程序控制柔性灯带的显示,用户即可根据柔性灯带的发光情况得到家电机器的运行状体的反馈信息,从而提升了人机交互的操作感,为用户提供了良好的显示和装饰效果。该家电门体可适用于洗衣机、冰箱、洗碗机等小家电等的电器的显示,使用范围广。

Home appliance door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家电门体
本技术涉及家电产品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家电门体。
技术介绍
在家电逐渐融入家居,装饰家居的大趋势下,家电的外观和装饰性日益重要,一个漂亮的机器外观或者显示效果也会成为机器的加分项,也让消费者更愿意去购买这机器。而家电的外观大部分取决于家电产品的门体构造,通过该门体可以使得家电产品的外观更具时尚性。然而,传统门体的构造通常较为单一,往往采用钢材或者塑料的材质制成一体式的板体结构,该门体安装在家电上后只能起到简单的遮挡家电产品内部的零部件的作用,无法为用户提升人机交互的操作感。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如何提升人机交互的操作感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家电门体。一种家电门体,包括:门体后面板组件、门体前面板组件、柔性灯带以及导光圈,所述门体后面板组件与所述门体前面板组件配合连接,所述门体后面板组件设置有收容槽,所述柔性灯带以及所述导光圈分别收容于所述收容槽中,其中,所述柔性灯带与所述导光圈连接,所述导光圈与所述门体后面板组件连接;且所述门体后面板组件与所述门体前面板组件之间形成有显示间隙,所述显示间隙与所述导光圈对应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家电门体还包括门体透明板,所述门体透明板、所述门体前面板组件以及所述门体后面板组件依次层叠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灯带、所述导光圈以及所述收容槽均为环形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光圈与所述门体后面板组件可拆卸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门体前面板组件开设有观察口,所述观察口的边缘与所述收容槽之间形成有所述显示间隙。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观察口的边缘与所述导光圈抵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光圈具有安装槽,所述柔性灯带嵌入于所述安装槽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的槽口朝向所述收容槽的槽底。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光圈设置有显示部,所述显示部嵌设于所述显示间隙。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部背向所述安装槽的槽底设置。上述家电门体结构紧凑合理,柔性灯带连接家电机器内部的控制器,由控制器根据家电机器的运行状况控制柔性灯带的开启或者关闭以及其他显示操作,柔性灯带工作时作为光源发出灯光,该灯光由导光圈进行引导扩散,并进一步地将该灯光从显示间隙中透射至门体前面板组件的外部,配合家电机器的程序控制柔性灯带的显示,用户即可根据柔性灯带的发光情况得到家电机器的运行状体的反馈信息,从而提升了人机交互的操作感,为用户提供了良好的显示和装饰效果。该家电门体不仅适用于洗衣机,亦可用于冰箱,洗碗机,小家电等的电器的显示,使用范围广,生产组装便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家电门体安装在家电产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家电门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家电门体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所示实施例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1示出了本技术家电门体10安装在家电产品90的结构示意图,家电门体10通常可采用合页、铰链或者转轴等机械转动结构安装在家电产品90上。家电产品90包括但不限于冰箱、洗衣机以及洗碗机等。采用本技术的技术家电门体10既可以为家电产品提供良好的显示和装饰效果;也可以在配合家电产品90的机器程序,显示反馈家电产品90当前的状态信息。为进一步阐释说明本技术家电门体10,请参阅图2、图3和图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家电门体10,该家电门体10包括:门体后面板组件110、门体前面板组件120、柔性灯带130以及导光圈140。门体后面板组件110通过卡扣的方式可拆卸地安装在家电产品90上。门体后面板组件110与门体前面板组件120配合连接。一实施例,门体后面板组件110与门体前面板组件120通过螺丝可拆卸配合连接。一实施例,门体后面板组件110与门体前面板组件120均为塑料板型材。门体后面板组件110设置有收容槽111,柔性灯带130以及导光圈140分别收容于收容槽111中,其中,柔性灯带130与导光圈140连接,导光圈140与门体后面板组件110连接;且门体后面板组件110与门体前面板组件120之间形成有显示间隙112,显示间隙112与导光圈140对应设置。上述家电门体10结构紧凑合理,柔性灯带130连接家电机器内部的控制器如CPU(CentralPr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家电门体,其特征在于,包括:门体后面板组件、门体前面板组件、柔性灯带以及导光圈,所述门体后面板组件与所述门体前面板组件配合连接,所述门体后面板组件设置有收容槽,所述柔性灯带以及所述导光圈分别收容于所述收容槽中,其中,所述柔性灯带与所述导光圈连接,所述导光圈与所述门体后面板组件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家电门体,其特征在于,包括:门体后面板组件、门体前面板组件、柔性灯带以及导光圈,所述门体后面板组件与所述门体前面板组件配合连接,所述门体后面板组件设置有收容槽,所述柔性灯带以及所述导光圈分别收容于所述收容槽中,其中,所述柔性灯带与所述导光圈连接,所述导光圈与所述门体后面板组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电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后面板组件与所述门体前面板组件之间形成有显示间隙,所述显示间隙与所述导光圈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家电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前面板组件开设有观察口,所述观察口的边缘与所述收容槽之间形成有所述显示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家电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口的边缘与所述导光圈抵接。


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杰祥方绍发张全涛张进进
申请(专利权)人:TCL家用电器合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