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铺式安装的太阳能集热器联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86920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1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平铺式安装的太阳能集热器联箱,包括外壳、卡接在外壳两端的端盖、设置在外壳内的发泡体和设置在发泡体内的内胆,所述端盖与外壳卡接处开设有与外壳形状匹配的卡接槽,外壳对应的卡接在端盖内,所述外壳前后两端对应的开设有用于集热管插入的插口,所述发泡体和内胆对应的分别开设有与所述插口连通的插接口和内胆插口;所述内胆两端焊接有进出水口并从端盖伸出;所述发泡体内开设有内胆容置腔,所述内胆容置腔的上、下部均呈弧形设置,所述内胆形状与内胆容置腔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平铺式安装的太阳能集热器联箱,强度高,方便端盖卡接固定,内胆的内、外耐压能力较好,且便于排气。

Flat mounted solar collector hea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平铺式安装的太阳能集热器联箱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集热器联箱
,尤其涉及一种平铺式安装的太阳能集热器联箱。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对于清洁能源的需求日益旺盛。太阳能作为一种不受地域限制的清洁能源成为了未来新能源发展的主要方向。太阳能热水器由于其节能环保的特点而被广泛使用,通常太阳能集热器的集热管常用联箱进行串联。太阳能集热器联箱是由外壳、带有发泡体的内胆、端盖组成。现有的太阳能集热器联箱端盖多结构较为简单,一般都是直接扣在出口处的外边缘,这样连接不牢固,在运输、安装等过程中容易掉落,影响了使用。大多数端盖是四方形或是带有锥形角的结构,不易摆放。常见外壳大部分为长方体结构,上端表变容易受压变形,抗压能力不足,可能会导致发泡体由于外壳变形挤压溢出。另外,现有的太阳能集热器在集热的过程中由于温度上升,同时水中也含有氯,容易产生蒸汽和氯气,会大大增加内胆的压力,为了排出这些气体,传统的做法是在回水管上安装排气阀。传统联箱一般是倾斜放置的,传统联箱内产生的气体常常聚集在联箱的上部,不易排出,会产生压力胀坏联箱,同时也会腐蚀联箱,缩短联箱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平铺式安装的太阳能集热器联箱,强度高,方便端盖卡接固定,内胆的内、外耐压能力较好,且便于排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平铺式安装的太阳能集热器联箱,包括外壳、卡接在外壳两端的端盖、设置在外壳内的发泡体和设置在发泡体内的内胆,所述端盖与外壳卡接处开设有与外壳形状匹配的卡接槽,外壳对应的卡接在端盖内,所述外壳前后两端对应的开设有用于集热管插入的插口,所述发泡体和内胆对应的分别开设有与所述插口连通的插接口和内胆插口;所述内胆两端焊接有进出水口并从端盖伸出;所述发泡体内开设有内胆容置腔,所述内胆容置腔的上、下部均呈弧形设置,所述内胆形状与内胆容置腔对应。优选的,所述进出水口偏心设置于内胆上部。优选的,所述外壳上部两端和中部弯折成型有波浪形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高度略大于外壳上部厚度。优选的,所述外壳上部弧形设置。优选的,在端盖对应进出水口套设有密封圈。优选的,在所述内胆插口上固定有密封胶圈。优选的,在所述外壳下部固定有水平的安装板。优选的,所述外壳采用纳米防腐材料制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在外壳上端弧面设置并弯折形成波浪形的加强筋,强度高,同时方便端盖卡接固定;通过在聚氨酯发泡体内设置上下均为弧形的内胆,大大增大了内胆的内、外耐压能力和强度;同时内胆进出水管偏心设置在内胆上部,便于排气。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平铺式安装的太阳能集热器联箱(简称联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联箱的侧视图;图3为联箱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处局部放大图;图5为内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内胆的侧视图。图中:1-外壳;11-安装板;12-加强筋;2-端盖;21-弧形包边;3-发泡体;31-插接口;32-密封胶圈;33-内胆容置腔;34-胶垫;4-内胆;41-内胆插口;5-进出水口;6-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3,一种平铺式安装的太阳能集热器联箱,包括外壳1、卡接在外壳1两端的端盖2、设置在外壳1内的发泡体3和设置在发泡体3内的内胆4(内胆4外的发泡体3是由聚氨酯发泡形成),外壳1可采用纳米防腐材料制得,耐腐蚀效果较好;所述端盖2与外壳1卡接处开设有与外壳1形状匹配的卡接槽,外壳1对应的卡接在端盖内,所述外壳1前后两端对应的开设有用于集热管插入的插口,所述发泡体3和内胆4对应的分别开设有与所述插口连通的插接口31和内胆插口41,可将集热管通过插口通过发泡体3的插接口31插入到内胆插口41内,并在内胆插口41上固定有密封胶圈32,使得集热管插入外壳1内后,能够有较好的密封性能;同时内胆4两端焊接有进出水口5并从端盖2伸出,进出水口管径为50-100mm,同时在端盖2对应进出水口5套设有密封圈6,可起到对进出水口5的保护防尘作用;另外进水水口5与常规联箱进出水口一致,连接两进出水口时可采用硅胶管进行连接;所述发泡体3开设内胆容置腔33,所述内胆容置腔33的上、下部均呈弧形设置,所述内胆4形状与内胆容置腔33对应,一方面较传统方形内胆有更大的容积充分利用空间(可以进行更大的换热),同时上、下部弧形的内胆可以承受更大的内部蒸汽压和外部压力,不易损坏。同时在作为内胆4主要受力点的下部设置贴敷于发泡体3的胶垫34,起到一定的缓震、抗挤压能力,同时在内胆4内部温度升高产生蒸汽发生膨胀后,能够有一定的缓冲能力。为了便于联箱平铺在支架上进行串联安装,在外壳1下部固定有水平的安装板11,安装板11上可在安装时开孔,方便与支架进行固定。外壳1上部弧形设置,可大大增加外壳1上部受到外力的承重能力;如图4所示,外壳1上部两端和中部弯折成型有波浪形的加强筋12,所述加强筋12高度略大于外壳1上部厚度(即加强筋12高度较外壳1厚度大1-2mm),由于端盖2内设置卡接槽,较厚的加强筋使得外壳1插入卡接槽后具有一定的过盈值,卡接更为牢靠。参照图1、图2、图5和图6,所述进出水口5偏心设置于内胆4上部(靠近内胆4顶部设置),使得进出水口5内留有一定余量,便于内胆4内的蒸汽能够更好的从进出水口5排出,防止内胆4中蒸汽压力过大。本申请中,未详细说明的结构及连接关系均为现有技术,其结构及原理已为公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铺式安装的太阳能集热器联箱,包括外壳、卡接在外壳两端的端盖、设置在外壳内的发泡体和设置在发泡体内的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与外壳卡接处开设有与外壳形状匹配的卡接槽,外壳对应的卡接在端盖内,所述外壳前后两端对应的开设有用于集热管插入的插口,所述发泡体和内胆对应的分别开设有与所述插口连通的插接口和内胆插口;所述内胆两端焊接有进出水口并从端盖伸出;所述发泡体内开设有内胆容置腔,所述内胆容置腔的上、下部均呈弧形设置,所述内胆形状与内胆容置腔对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铺式安装的太阳能集热器联箱,包括外壳、卡接在外壳两端的端盖、设置在外壳内的发泡体和设置在发泡体内的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与外壳卡接处开设有与外壳形状匹配的卡接槽,外壳对应的卡接在端盖内,所述外壳前后两端对应的开设有用于集热管插入的插口,所述发泡体和内胆对应的分别开设有与所述插口连通的插接口和内胆插口;所述内胆两端焊接有进出水口并从端盖伸出;所述发泡体内开设有内胆容置腔,所述内胆容置腔的上、下部均呈弧形设置,所述内胆形状与内胆容置腔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铺式安装的太阳能集热器联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水口偏心设置于内胆上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平铺式安装的太阳能集热器联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部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晓东孟祥丁伟许国崔巍许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雨露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