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仓库到货差异的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98610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1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处理仓库到货差异的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验证商品的实收数据与应收数据;步骤S2、将实收数据与应收数据间产生的差异化数据反馈给订单平台;步骤S3、订单平台根据所述差异结果启动差异化处理流程。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公开的一种处理仓库到货差异的方法和系统,在门店收货时,如应收数量与实收数量不等,则自动触发将差异化的商品处理流程,由订单平台通过调用仓储管理系统对商品数据进行修改,保证了收账和实物的一致性,且省去了作业人员的作业步骤,提高了收、送货效率。

The method and system to deal with the difference of warehouse arriv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处理仓库到货差异的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物流仓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处理仓库到货差异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在中心仓出货之后,门店进行收货时,原则上,应收数量和实际发货的数量是相同的,但在实际上,现有的在收货时,通常存在实收与应收不一致,对于这种在收货过程中存在差异的一般的处理方法是:一、全部不收;二、与送货方确认是否进行补货,补货可先占时收下,等待补货,不补货则删掉原收货单,重新做收货单。但是,上述两种情况下存在如下缺陷:一、不收可能会影响销售或者生产计划;二、删单重新做单子,会增加作业人员的操作步骤;三、等待补货,时间不定,存在有账无实物的情况。上述处理方式均对门店收货造成了不便,影响了收货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处理仓库到货差异的方法及系统,以实现对差异收货的自动化处理,提高收货效率。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处理仓库到货差异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验证商品的实收数据与应收数据;步骤S2、将实收数据与应收数据间产生的差异化数据反馈给订单平台;步骤S3、订单平台根据所述差异结果启动差异化处理流程。进一步地,在步骤S3中,所述差异化处理流程为对实收数据和/或应收数据进行修改,包括:修改门店下单时的商品订单数量,使得修改后的应收数据与实收数据相同;或者,修改配送仓储的商品配送数量,使得修改后的实收数据与应收数据相同。进一步地,在步骤S1中,对商品的实收数据与应收数据的验证通过如下方法实现:扫描周转箱上的实收商品标识码,获取实收商品的实收数据;扫描订单平台反馈给门店的应收商品标识码,获取门店应收商品的应收数据;判断实收数据与应收数据是否一致,如一致,则反馈给门店可以验收的消息,如否,则生成所述差异化数据。进一步地,订单平台对数据不同的部分生成差异化数据反馈给收货门店,收货门店对数据一致的部分进行核销,核销完成后的消息反馈给订单平台后,订单平台收到门店部分核销完成后的消息后,启动差异化数据处理流程。进一步地,所述订单平台包括差异化数据库,用于保存差异化数据。进一步地,所述差异化数据包括:差异数量、差异类型、差异商品编号、出库周转箱、仓库编号、门店编码、订单号、配送人员编号。进一步地,所述订单平台设置有差异化状态监测接口,在收到门店发送的部分核销完成的消息后,触发差异化处理流程,将差异化数据发送至仓储管理系统,仓储管理系统对配送仓储的订单数量或配送数量进行修改。进一步地,在触发差异化处理流程时,所述差异化数据将推送至对应责任人客户端。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构思,还提供了一种处理仓库到货差异的系统,该系统包括: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商品的应收数据和实收数据,并发送给数据验证模块,数据验证模块,用于比对商品的应收数据与实收数据是否一致,并在数据产生差异时,将差异化数据发送给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用以接收所述差异化数据,对实收数据和/或应收数据进行修改处理。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包括差异化数据库、差异化状态监测接口和仓储管理系统,所述差异化状态监测接口监测到所述数据验证模块发送的消息时,从差异化数据库提取差异化数据并发送给仓储管理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一种处理仓库到货差异的方法和系统,在门店收货时,如应收数量与实收数量不等,则自动触发将差异化的商品处理流程,由订单平台通过调用仓储管理系统对商品数据进行修改,保证了收账和实物的一致性,且省去了作业人员的作业步骤,提高了收货效率,也明确了责任划分。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处理仓库到货差异的系统的方法原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处理仓库到货差异的系统的架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照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公开了一种处理仓库到货差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S1、验证商品的实收数据与应收数据;在步骤S1中,对商品的实收数据与应收数据的验证通过如下方法实现:S11、扫描周转箱上的实收商品标识码,获取实收商品的实收数据;其中,周转箱为出仓时,配送至各门店的中转箱,中转箱上设置有周转箱条形码,条形码中记录了箱内全部商品的数量及信息。S12、扫描订单平台反馈给门店的应收商品标识码,获取门店应收商品的应收数据;其中,门店向订单平台下单时,订单平台会反馈给门店一个包含应收全部商品信息的条形码,通过手持电子扫描枪可识别订单信息。S13、判断实收数据与应收数据是否一致,如一致,则反馈给门店可以验收的消息,如否,则生成所述差异化数据。其中,订单平台会根据实收商品标识码和应收商品标识码所含的商品信息进行比对,如匹配成功,则反馈给门店的收货人终端校验成功的消息,如否,则反馈校验不成功的消息给收货人终端,同时,生成差异化数据。步骤S2、将实收数据与应收数据间产生的差异化数据反馈给订单平台;扫描获取的门店下单时的商品数据为应收数据,扫描获取周转箱发货时的商品数据为实收数据,如二者一致,则门店正常收货,如不一致,则产生差异化数据,产生的差异化数据包括:差异数量、差异的商品类型、差异商品编号、出库周转箱、仓库编号、门店编码、订单号、配送人员编号等,差异化数据将反馈给订单平台处理,比如差异数量:1箱、差异商品类型:苹果、差异商品编号:00027、出库周转箱:AZ221、仓库编号:AZ01、门店编码:BJ006等。此外,订单平台包括差异化数据库,用于保存差异化数据,供其他接口调用。步骤S3、订单平台根据所述差异结果启动差异化处理流程。在步骤S3中,差异化处理流程实则为对实收数据和/或应收数据进行修改,具体包括:修改门店下单时的商品订单数量/商品订单类型,使得修改后的应收数量/商品订单类型与实收数量/实收商品类型相同;或者,修改配送仓储的商品配送数量/配送商品类型,使得修改后的实收数量/配送商品类型与应收数量/应收商品类型相同。实际上,通常周转箱装的配送商品数量可能会少于下单时的应收商品数量,此时存在数量差异,或者,周转箱内装的配送商品类型跟下单时的应收商品类型不同,存在商品类型差异。当订单平台判断存在差异时,则启动差异化处理流程,首先,订单平台对数据不同的部分生成差异化数据反馈给收货门店所在的客户端,收货门店对数据一致的部分进行核销,核销完成后的消息反馈给订单平台后,订单平台收到门店部分核销完成后的消息后,说明部分配送商品跟实际下单的商品信息不一致,此时正式启动差异化数据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处理仓库到货差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步骤S1、验证商品的实收数据与应收数据;/n步骤S2、将实收数据与应收数据间产生的差异化数据反馈给订单平台;/n步骤S3、订单平台根据所述差异结果启动差异化处理流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处理仓库到货差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验证商品的实收数据与应收数据;
步骤S2、将实收数据与应收数据间产生的差异化数据反馈给订单平台;
步骤S3、订单平台根据所述差异结果启动差异化处理流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所述差异化处理流程为对实收数据和/或应收数据的修改,包括:
修改门店下单时的商品订单数据,使得修改后的应收数据与实收数据相同;或者,
修改配送仓储的商品配送数据,使得修改后的实收数据与应收数据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对商品的实收数据与应收数据的验证包括如下方法:
扫描周转箱上的实收商品标识码,获取实收商品的实收数据;
扫描订单平台反馈给门店的应收商品标识码,获取门店应收商品的应收数据;
判断实收数据与应收数据是否一致,如一致,则反馈给门店可以验收的消息,如否,则生成所述差异化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订单平台对数据不同的部分生成差异化数据反馈给收货门店,收货门店对数据一致的部分进行核销,核销完成后的消息反馈给订单平台后,订单平台收到门店部分核销完成后的消息后,启动差异化数据处理流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订单平台包括差异化数据库,用于保存差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飞宗岁云张涛杨霄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苏宁物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