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盘管式蒸汽发生器炉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8553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1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盘管式蒸汽发生器炉体,包括密封的炉体外层,炉体外层的底部设有火焰入口,炉体外层的上部设有排烟口;炉体外层内设有外螺旋管和内螺旋管,外螺旋管的上下相邻的管路之间紧密贴合,内螺旋管的上下相邻的管路之间紧密贴合;内螺旋管的底部和炉体外层的底部贴合,内螺旋管的顶部和炉体外层的顶部之间留有间隙,外螺旋管的顶部和炉体外层贴合,外螺旋管的底部和炉体外层的底部之间留有间隙,内螺旋管套设在外螺旋管内,内螺旋管和外螺旋管之间留有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经过实际测试盘管式蒸汽发生器的炉胆,在水容积为29L时,最大蒸发量能做到1200KG/hr,热效率能够达到92%以上。

A coil type steam generator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盘管式蒸汽发生器炉体
本技术涉及一种盘管式蒸汽发生器炉体,属于生物质蒸汽发生器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市场上蒸汽发生器产品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很多锅炉制造企业都开始生产免检蒸汽发生器产品,依据TSGG0001-2012《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设计正常水位水容积小于30L的蒸汽锅炉不适应本规程,在设计、制造、安装过程中不需要办理监督检验,操作人员不需要取得锅炉操作上岗证,这为用户和制造厂家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性,用户更愿意选择这种免检产品。实践证明,按照传统锅壳式、火管式结构设计的单炉胆最大蒸发量只能达到300KG/hr,要继续增大蒸发量,水容积将超过30L,那么需要进行设计制造的监督检验,需要具备特种设备生产资质的企业才能生产。而市场也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结构在这方面能够有所突破,即水容积在30L以下时每小时最大蒸发量做到1吨以上。目前市场上的盘管式锅炉在水容积为29L的情况下,最大蒸发量能做到1200KG/hr,但是市场上现有的盘管结构只能使用天然气燃料,在没有通天然气的地区无法使用,急需一种能够使用生物质燃料的盘管式蒸汽发生器炉体,一是节省燃料成本,二是能够在没有通天然气管道又无法使用燃煤的区域使用,填补市场空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盘管式蒸汽发生器炉体,经过实际测试盘管式蒸汽发生器的炉胆,在水容积为29L时,最大蒸发量能做到1200KG/hr,热效率能够达到92%以上。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盘管式蒸汽发生器炉体,包括密封的炉体外层,炉体外层的底部设有火焰入口,炉体外层的上部设有排烟口;炉体外层内设有外螺旋管和内螺旋管,外螺旋管的上下相邻的管路之间紧密贴合,内螺旋管的上下相邻的管路之间紧密贴合;内螺旋管的底部和炉体外层的底部贴合,内螺旋管的顶部和炉体外层的顶部之间留有间隙,外螺旋管的顶部和炉体外层贴合,外螺旋管的底部和炉体外层的底部之间留有间隙,内螺旋管套设在外螺旋管内,内螺旋管和外螺旋管之间留有间隙;内螺旋管的上部和外螺旋管的上部通过连接管连通,内螺旋管的下部接有饱和蒸汽出口,外螺旋管的下部接有进水口;炉体外层内的上方设有蒸汽过热器,蒸汽过热器的蒸汽过热器入口和饱和蒸汽出口连通,蒸汽过热器的蒸汽过热器出口位于炉体外层以外。前述的一种盘管式蒸汽发生器炉体中,炉体外层内还设有螺旋状的热水预热管,热水预热管位于蒸汽过热器的下方,热水预热管套设在内螺旋管内,热水预热器出口和所述进水口连通,热水预热器入口位于炉体外层以外。前述的一种盘管式蒸汽发生器炉体中,炉体外层的顶部设有上端盖,炉体外层的顶部通过上端盖密封,上端盖可拆卸的设置在炉体外层的顶部;上端盖的下方设有耐火层,耐火层位于蒸汽过热器的上方,耐火层和热水预热器均固定在上端盖上。前述的一种盘管式蒸汽发生器炉体中,炉体外层外设有外壳,炉体外层和外壳之间具有密封的腔体,腔体的上部设有空气预热入口,腔体的下部设有空气预热出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经过实际测试盘管式蒸汽发生器的炉胆,在水容积为29L时,最大蒸发量能做到1200KG/hr,热效率能够达到92%以上。由于水容积低于30L,因此不适应TSGG0001-2012《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适用范围规定,不需要办理设计、制造监督检验,用户也无需办理使用登记手续和定期检验,操作人员也不需要取得锅炉上岗证,用户和制造厂家按照相关安全规定自行管理。还具备如下特点:1、产生蒸汽速度快,从点火到出蒸汽只需要3分钟;2、节能效果更好,由于水容积低,减少了传统容积式锅炉冷炉启动时需要加热整个锅筒内的水所需要消耗的能源;3、炉体的最顶部设置有过热器,用于产生过热蒸汽并提高蒸汽干度,蒸汽质量提高后,应用范围更广;4、顶部端盖为可拆卸结构,将顶部断开拆卸以后,炉体内部的所有烟道均能清理,能够使用生物质燃料、轻柴油、天然气等各种燃料。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一种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饱和蒸汽出口,2-进水口,3-炉体外层,4-空气预热入口,5-蒸汽过热器出口,6-上端盖,7-耐火层,8-蒸汽过热器,9-热水预热器出口,10-热水预热器入口,11-蒸汽过热器入口,12-连接管,13-排烟口,14-外螺旋管,15-内螺旋管,16-热水预热管,17-空气预热出口,18-火焰入口,19-外壳。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实施例1:一种盘管式蒸汽发生器炉体,包括密封的炉体外层3,炉体外层3的底部设有火焰入口18,炉体外层3的上部设有排烟口13;炉体外层3内设有外螺旋管14和内螺旋管15,外螺旋管14的上下相邻的管路之间紧密贴合,内螺旋管15的上下相邻的管路之间紧密贴合;内螺旋管15的底部和炉体外层3的底部贴合,内螺旋管15的顶部和炉体外层3的顶部之间留有间隙,外螺旋管14的顶部和炉体外层3贴合,外螺旋管14的底部和炉体外层3的底部之间留有间隙,内螺旋管15套设在外螺旋管14内,内螺旋管15和外螺旋管14之间留有间隙;内螺旋管15的上部和外螺旋管14的上部通过连接管12连通,内螺旋管15的下部接有饱和蒸汽出口1,外螺旋管14的下部接有进水口2;炉体外层3内的上方设有蒸汽过热器8,蒸汽过热器8的蒸汽过热器入口11和饱和蒸汽出口1连通,蒸汽过热器8的蒸汽过热器出口5位于炉体外层3以外。实施例2:一种盘管式蒸汽发生器炉体,包括密封的炉体外层3,炉体外层3的底部设有火焰入口18,炉体外层3的上部设有排烟口13;炉体外层3内设有外螺旋管14和内螺旋管15,外螺旋管14的上下相邻的管路之间紧密贴合,内螺旋管15的上下相邻的管路之间紧密贴合;内螺旋管15的底部和炉体外层3的底部贴合,内螺旋管15的顶部和炉体外层3的顶部之间留有间隙,外螺旋管14的顶部和炉体外层3贴合,外螺旋管14的底部和炉体外层3的底部之间留有间隙,内螺旋管15套设在外螺旋管14内,内螺旋管15和外螺旋管14之间留有间隙;内螺旋管15的上部和外螺旋管14的上部通过连接管12连通,内螺旋管15的下部接有饱和蒸汽出口1,外螺旋管14的下部接有进水口2;炉体外层3内的上方设有蒸汽过热器8,蒸汽过热器8的蒸汽过热器入口11和饱和蒸汽出口1连通,蒸汽过热器8的蒸汽过热器出口5位于炉体外层3以外。炉体外层3内还设有螺旋状的热水预热管16,热水预热管16位于蒸汽过热器8的下方,热水预热管16套设在内螺旋管15内,热水预热器出口9和所述进水口2连通,热水预热器入口10位于炉体外层3以外。实施例3:一种盘管式蒸汽发生器炉体,包括密封的炉体外层3,炉体外层3的底部设有火焰入口18,炉体外层3的上部设有排烟口13;炉体外层3内设有外螺旋管14和内螺旋管15,外螺旋管14的上下相邻的管路之间紧密贴合,内螺旋管15的上下相邻的管路之间紧密贴合;内螺旋管15的底部和炉体外层3的底部贴合,内螺旋管15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盘管式蒸汽发生器炉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的炉体外层(3),炉体外层(3)的底部设有火焰入口(18),炉体外层(3)的上部设有排烟口(13);炉体外层(3)内设有外螺旋管(14)和内螺旋管(15),外螺旋管(14)的上下相邻的管路之间紧密贴合,内螺旋管(15)的上下相邻的管路之间紧密贴合;内螺旋管(15)的底部和炉体外层(3)的底部贴合,内螺旋管(15)的顶部和炉体外层(3)的顶部之间留有间隙,外螺旋管(14)的顶部和炉体外层(3)贴合,外螺旋管(14)的底部和炉体外层(3)的底部之间留有间隙,内螺旋管(15)套设在外螺旋管(14)内,内螺旋管(15)和外螺旋管(14)之间留有间隙;内螺旋管(15)的上部和外螺旋管(14)的上部通过连接管(12)连通,内螺旋管(15)的下部接有饱和蒸汽出口(1),外螺旋管(14)的下部接有进水口(2);炉体外层(3)内的上方设有蒸汽过热器(8),蒸汽过热器(8)的蒸汽过热器入口(11)和饱和蒸汽出口(1)连通,蒸汽过热器(8)的蒸汽过热器出口(5)位于炉体外层(3)以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盘管式蒸汽发生器炉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的炉体外层(3),炉体外层(3)的底部设有火焰入口(18),炉体外层(3)的上部设有排烟口(13);炉体外层(3)内设有外螺旋管(14)和内螺旋管(15),外螺旋管(14)的上下相邻的管路之间紧密贴合,内螺旋管(15)的上下相邻的管路之间紧密贴合;内螺旋管(15)的底部和炉体外层(3)的底部贴合,内螺旋管(15)的顶部和炉体外层(3)的顶部之间留有间隙,外螺旋管(14)的顶部和炉体外层(3)贴合,外螺旋管(14)的底部和炉体外层(3)的底部之间留有间隙,内螺旋管(15)套设在外螺旋管(14)内,内螺旋管(15)和外螺旋管(14)之间留有间隙;内螺旋管(15)的上部和外螺旋管(14)的上部通过连接管(12)连通,内螺旋管(15)的下部接有饱和蒸汽出口(1),外螺旋管(14)的下部接有进水口(2);炉体外层(3)内的上方设有蒸汽过热器(8),蒸汽过热器(8)的蒸汽过热器入口(11)和饱和蒸汽出口(1)连通,蒸汽过热器(8)的蒸汽过热器出口(5)位于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铁军朱春华温伟平周良曾长林胡杨宁科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博恩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