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余敉宇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路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85170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1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路灯,包括圆柱状的路灯杆、固定安装在路灯杆底端上的固定座和设置在路灯杆顶端上的太阳能电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路灯杆顶端部的第一固定框和底端部的安装座和与所述第一固定框固定连接的上挑梁,且所述上挑梁的端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框,所述第二固定框的底端部通过支管与照明灯之间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有安装座,安装座分为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路灯杆上,将放置板上的固定杆固定安装在固定孔,可以在放置板上放置盆景,这样可以提高景观美度,提高功能效果。

An intelligent street lamp based on Internet of th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路灯
本技术涉及路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路灯。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快,为了方便人们的生活,城市的道路上都设有照明设备,路灯是主要的照明设备,被广泛用于小区以及各个人多的公园大道上,路灯为人们晚上照明,深受人们的喜爱。路灯被广泛使用,人们对路灯的需求越来越大。现有的路灯在长期照明的过程中,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照明灯在进行照明时会产生较多的热量,现有的对照明灯进行散热的方式为通过散热孔自然散热,这种散热效率低,从而影响照明灯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路灯,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路灯,包括圆柱状的路灯杆、固定安装在路灯杆底端上的固定座和设置在路灯杆顶端上的太阳能电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路灯杆顶端部的第一固定框和底端部的安装座和与所述第一固定框固定连接的上挑梁,且所述上挑梁的端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框,所述第二固定框的底端部通过支管与照明灯之间固定连接,所述上挑梁上还设置有散热壳,所述安装座包括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的两端设置第一固定边,所述第二固定环的两端设置有第二固定边,所述第一固定环的连接口处开设有定位孔,所述第二固定环的连接口处设置有定位凸柱,且所述定位凸柱与所述定位孔之间配合安装。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电板上通过导线与控制箱内部的蓄电池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壳的内部设置散热风扇和防尘网以及散热孔,且所述防尘网设在靠近散热孔处。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壳的进风端口通过软管与照明灯上的散热通管相连接,且所述照明灯中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型号为602F-3500F。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环上和第二固定环上均开设有两个固定孔,两个所述固定孔与放置板上设置有的固定杆固定安装,所述放置板上设有安装槽。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箱中设有控制器和信号接收器,且控制器的型号为NE040S,信号接收器的型号为TDX-328X,控制器与温度传感器和散热风扇之间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将照明灯上的散热通管通过软管与散热壳上的进风口相连接,照明灯内部的温度传感器对内部的热量进行检测,将检测的热量数值传递到控制器中,当内部的热量过高时,控制器发出指令使得散热风扇开始工作,这样可以加快散热的效率,并且可以有效的节约电能;2、本技术设置有安装座,安装座分为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路灯杆上,将放置板上的固定杆固定安装在固定孔,可以在放置板上放置盆景,这样可以提高景观美度,提高功能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安装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散热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路灯杆;2、固定座;3、控制箱;4、安装座;401、第一固定环;402、第二固定环;403、固定孔;404、固定杆;405、放置板;406、第一固定边;407、第二固定边;408、定位凸柱;409、定位孔;5、第一固定框;6、太阳能电板;7、上挑梁;8、第二固定框;9、支管;10、照明灯;11、散热壳;1101、防尘网;1102、散热风扇;1103、散热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路灯,包括圆柱状的路灯杆1、固定安装在路灯杆1底端上的固定座2和设置在路灯杆1顶端上的太阳能电板6,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路灯杆1顶端部的第一固定框5和底端部的安装座4和与所述第一固定框5固定连接的上挑梁7,且所述上挑梁7的端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框8,所述第二固定框8的底端部通过支管9与照明灯10之间固定连接,所述上挑梁7上还设置有散热壳11,所述安装座4包括第一固定环401和第二固定环402,所述第一固定环401的两端设置第一固定边406,所述第二固定环402的两端设置有第二固定边407,所述第一固定环401的连接口处开设有定位孔409,所述第二固定环402的连接口处设置有定位凸柱408,且所述定位凸柱408与所述定位孔409之间配合安装。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太阳能电板6上通过导线与控制箱3内部的蓄电池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太阳能电板6上通过导线与控制箱3内部的蓄电池相连接,太阳能电板6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存储在蓄电池中。具体的,如图3所示,所述散热壳11的内部设置散热风扇1102和防尘网1101以及散热孔1103,且所述防尘网1101设在靠近散热孔1103处。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防尘网1101可以有效的防止灰尘进入到散热壳11中。具体的,如图3所示,所述散热壳11的进风端口通过软管与照明灯10上的散热通管相连接,且所述照明灯10中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型号为602F-3500F。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固定环401上和第二固定环402上均开设有两个固定孔403,两个所述固定孔403与放置板405上设置有的固定杆404固定安装,所述放置板405上设有安装槽。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将放置板405安装在第一固定环401和第二固定环402上,安装起来比较方便。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控制箱3中设有控制器和信号接收器,且控制器的型号为NE040S,信号接收器的型号为TDX-328X,控制器与温度传感器和散热风扇1102之间电性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路灯,固定座2固定安装在地面上,将第一固定环401和第二固定环402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路灯杆1上,然后将盆景放置在放置板405上,这样可以提高美观度,照明灯10在进行长时间的照明时会产生热量,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照明灯10内部的温度较高时,将检测到温度数值传递到控制器中,控制器发出指令传递到散热风扇1102中,散热风扇1102进行散热,这样可以加快散热的效率。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路灯,包括圆柱状的路灯杆(1)、固定安装在路灯杆(1)底端上的固定座(2)和设置在路灯杆(1)顶端上的太阳能电板(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路灯杆(1)顶端部的第一固定框(5)和底端部的安装座(4)和与所述第一固定框(5)固定连接的上挑梁(7),且所述上挑梁(7)的端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框(8),所述第二固定框(8)的底端部通过支管(9)与照明灯(10)之间固定连接,所述上挑梁(7)上还设置有散热壳(11),所述安装座(4)包括第一固定环(401)和第二固定环(402),所述第一固定环(401)的两端设置第一固定边(406),所述第二固定环(402)的两端设置有第二固定边(407),所述第一固定环(401)的连接口处开设有定位孔(409),所述第二固定环(402)的连接口处设置有定位凸柱(408),且所述定位凸柱(408)与所述定位孔(409)之间配合安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路灯,包括圆柱状的路灯杆(1)、固定安装在路灯杆(1)底端上的固定座(2)和设置在路灯杆(1)顶端上的太阳能电板(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路灯杆(1)顶端部的第一固定框(5)和底端部的安装座(4)和与所述第一固定框(5)固定连接的上挑梁(7),且所述上挑梁(7)的端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框(8),所述第二固定框(8)的底端部通过支管(9)与照明灯(10)之间固定连接,所述上挑梁(7)上还设置有散热壳(11),所述安装座(4)包括第一固定环(401)和第二固定环(402),所述第一固定环(401)的两端设置第一固定边(406),所述第二固定环(402)的两端设置有第二固定边(407),所述第一固定环(401)的连接口处开设有定位孔(409),所述第二固定环(402)的连接口处设置有定位凸柱(408),且所述定位凸柱(408)与所述定位孔(409)之间配合安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路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板(6)上通过导线与控制箱(3)内部的蓄电池相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敉宇
申请(专利权)人:余敉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