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抗冲击功能的压力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8442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12:50
本申请提供一种具有抗冲击功能的压力容器,该压力容器包括瓶体、底座以及包裹在瓶体外部且支撑在所述底座上的防冲击部;防冲击部包括下固定部、上固定部、吸能部以及缓冲部。当瓶体发生轻微冲击时,主要通过缓冲部的橡胶材质的上固定板、下固定板以及吸能部的弹簧将力道卸掉。当瓶体发生猛烈冲击时,会挤压缓冲部以及吸能部,缓冲部受到猛烈的冲击力道时橡胶材质的上固定板以及下固定板变形,从而挤压乳胶从上固定板的通孔喷出,吸能部受到猛烈的冲击力道时能量导杆迅速挤压弹簧、甚至能量导杆的剪切螺栓被导槽剪切掉,以快速的卸掉冲击力。因此,本申请的具有抗冲击功能的压力容器能够快速的将冲击力卸掉,从而降低财产损失且提高了安全性。

A pressure vessel with impact resist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抗冲击功能的压力容器
本申请属于压力容器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抗冲击功能的压力容器。
技术介绍
压力容器,英文:pressurevessel,是指盛装气体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容积大于或者等于30L且内直径(非圆形截面指截面内边界最大几何尺寸)大于或者等于150mm的固定式容器和移动式容器;盛装公称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2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1.0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标准沸点等于或者低于60℃液体的气瓶等等。其中最为常见的压力容器的结构一般包括瓶体,在所述瓶体的顶端安设有减压阀,所述瓶体的底部为底座,底座用于支撑瓶体。但是现有的压力容器基本上采用一定厚度和强度的金属一体成型制得,因此,在现有的压力容器内部充满高压的气体后,压力容器在受到猛烈冲击时,容易发生爆炸、泄露等事故,不仅财产会受到损失,严重时还会发生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抗冲击功能的压力容器,以及解决现有压力容器不能缓解外界的冲击,而导致压力容器发生爆炸、泄露等的问题。一种抗冲击功能的压力容器,包括瓶体、底座以及包裹在所述瓶体外部且支撑在所述底座上的防冲击部;所述防冲击部包括下固定部、上固定部、吸能部以及缓冲部;所述下固定部与所述上固定部分别位于所述瓶体的底部和顶部,用于将瓶体固定在所述防冲击部中,所述下固定部与所述上固定部均采用橡胶材质制成,所述吸能部以及缓冲部位于所述下固定部以及上固定部之间;所述吸能部包括箍圈以及能量导杆,所述箍圈的本体采用高强度钢材制成且套在所述瓶体的外部,在该本体的外侧设置有吸能盒,所述能量导杆的一端连接所述防冲击部的外壳,所述能量导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剪切螺栓且该端位于所述吸能盒内,所述吸能盒的盒壁为双层中空结构且开设有剪切螺栓滑动的导槽;在所述吸能盒中还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固定在所述箍圈的本体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能量导杆上;所述缓冲部包括上固定板、下固定板以及乳胶,所述乳胶位于所述上固定板以及下固定板之间,所述上固定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上固定板以及下固定板均采用橡胶制成。优选地,所述吸能部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且均匀的分布在所述瓶体的外部。优选地,每两个所述吸能部之间均设置有一个所述缓冲部。优选地,所述通孔的边缘处设置有弧形倒角。由以上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一种具有抗冲击功能的压力容器,该压力容器包括瓶体、底座以及包裹在所述瓶体外部且支撑在所述底座上的防冲击部;所述防冲击部包括下固定部、上固定部、吸能部以及缓冲部。当瓶体发生轻微冲击时,力道通过所述防冲击部的外壳分散到四周,这时主要通过缓冲部的橡胶材质的上固定板、下固定板以及吸能部的弹簧将力道卸掉。当瓶体发生猛烈冲击时,力道比较集中,快速使得防冲击部的外壳变形,变形处会挤压缓冲部以及吸能部,缓冲部受到猛烈的冲击力道时橡胶材质的上固定板以及下固定板变形,从而挤压乳胶从上固定板的通孔喷出,吸能部受到猛烈的冲击力道时能量导杆迅速挤压弹簧、甚至能量导杆的剪切螺栓被导槽剪切掉,以快速的卸掉冲击力。因此,本申请的具有抗冲击功能的压力容器能够快速的将冲击力卸掉,保障瓶体免于冲击力的影响,从而降低财产损失且提高了压力容器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的一种具有抗冲击功能的压力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的吸能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的缓冲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的缓冲部的上固定板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请参阅图1与图4,一种抗冲击功能的压力容器,包括瓶体1、底座2以及包裹在所述瓶体1外部且支撑在所述底座2上的防冲击部3;所述防冲击部3包括下固定部31、上固定部32、吸能部33以及缓冲部34;所述下固定部31与所述上固定部32分别位于所述瓶体1的底部和顶部,用于将瓶体1固定在所述防冲击部3中,所述下固定部31与所述上固定部32均采用橡胶材质制成,所述吸能部33以及缓冲部34位于所述下固定部31以及上固定部32之间;所述吸能部33包括箍圈331以及能量导杆332,所述箍圈331的本体采用高强度钢材(如硼钢)制成且套在所述瓶体1的外部,在该本体的外侧设置有吸能盒3311,所述能量导杆332的一端连接所述防冲击部3的外壳,所述能量导杆332的另一端设置有剪切螺栓3321且该端位于所述吸能盒3311内,所述吸能盒3311的盒壁为双层中空结构且开设有剪切螺栓3321滑动的导槽3313;在所述吸能盒3311中还设置有弹簧3312,所述弹簧3312一端固定在所述箍圈331的本体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能量导杆332上;所述缓冲部34包括上固定板341、下固定板342以及乳胶343,所述乳胶343位于所述上固定板341以及下固定板342之间,所述上固定板341上开设有通孔3411,所述上固定板341以及下固定板342均采用橡胶制成。当瓶体1发生轻微冲击时,力道通过所述防冲击部3的外壳分散到四周,这时主要通过缓冲部34的橡胶材质的上固定板341、下固定板342以及吸能部33的弹簧3312将力道卸掉。当瓶体1发生猛烈冲击时,力道比较集中,快速使得防冲击部3的外壳变形,变形处会挤压缓冲部34以及吸能部33,缓冲部34受到猛烈的冲击力道时橡胶材质的上固定板341以及下固定板342变形,从而挤压乳胶343从上固定板的通孔3411喷出,从而力道被乳胶343带走,避免过大的冲击力传递到瓶体1上。吸能部33受到猛烈的冲击力道时能量导杆332迅速挤压弹簧3312、甚至能量导杆332的剪切螺栓3321被导槽3313剪切掉,以快速的卸掉冲击力。因此,本申请的具有抗冲击功能的压力容器能够快速的将冲击力卸掉,保障瓶体1免于冲击力的影响,从而降低财产损失且提高了压力容器的安全性。所述吸能部33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且均匀的分布在所述瓶体1的外部。吸能部33能够承受猛烈的冲击,因此设置两个及以上,可使得瓶体1上下部位均有防冲击功能,进一步提高了压力容器的抗冲击能力。每两个所述吸能部33之间均设置有一个所述缓冲部34。缓冲部34由于均采用柔性材料制成,因此能够较好的低于轻微的冲击。此外,在受到猛烈撞击时主要通过吸能部33卸掉冲击力,缓冲部34的柔性材料还可以吸收由冲击产生的震动,避免了瓶体1的剧烈晃动,从而大大提高了压力容器的安全性。所述通孔3411的边缘处设置有弧形倒角。在受到猛烈撞击时,缓冲部33会变形较大,弧形倒角3411能够使得乳胶343更顺畅的从通孔3411喷出去,从而引导一部分力,一方面减小冲击力对瓶体1的影响,另一方面,避免变形过大导致缓冲部34的柔性材料失效,从而失去减震功能。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一种抗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冲击功能的压力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体(1)、底座(2)以及包裹在所述瓶体(1)外部且支撑在所述底座(2)上的防冲击部(3);/n所述防冲击部(3)包括下固定部(31)、上固定部(32)、吸能部(33)以及缓冲部(34);/n所述下固定部(31)与所述上固定部(32)分别位于所述瓶体(1)的底部和顶部,用于将瓶体(1)固定在所述防冲击部(3)中,所述下固定部(31)与所述上固定部(32)均采用橡胶材质制成,所述吸能部(33)以及缓冲部(34)位于所述下固定部(31)以及上固定部(32)之间;/n所述吸能部(33)包括箍圈(331)以及能量导杆(332),所述箍圈(331)的本体采用高强度钢材制成且套在所述瓶体(1)的外部,在该本体的外侧设置有吸能盒(3311),所述能量导杆(332)的一端连接所述防冲击部(3)的外壳,所述能量导杆(332)的另一端设置有剪切螺栓(3321)且该端位于所述吸能盒(3311)内,所述吸能盒(3311)的盒壁为双层中空结构且开设有剪切螺栓(3321)滑动的导槽(3313);/n在所述吸能盒(3311)中还设置有弹簧(3312),所述弹簧(3312)一端固定在所述箍圈(331)的本体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能量导杆(332)上;/n所述缓冲部(34)包括上固定板(341)、下固定板(342)以及乳胶(343),所述乳胶(343)位于所述上固定板(341)以及下固定板(342)之间,所述上固定板(341)上开设有通孔(3411),所述上固定板(341)以及下固定板(342)均采用橡胶制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冲击功能的压力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体(1)、底座(2)以及包裹在所述瓶体(1)外部且支撑在所述底座(2)上的防冲击部(3);
所述防冲击部(3)包括下固定部(31)、上固定部(32)、吸能部(33)以及缓冲部(34);
所述下固定部(31)与所述上固定部(32)分别位于所述瓶体(1)的底部和顶部,用于将瓶体(1)固定在所述防冲击部(3)中,所述下固定部(31)与所述上固定部(32)均采用橡胶材质制成,所述吸能部(33)以及缓冲部(34)位于所述下固定部(31)以及上固定部(32)之间;
所述吸能部(33)包括箍圈(331)以及能量导杆(332),所述箍圈(331)的本体采用高强度钢材制成且套在所述瓶体(1)的外部,在该本体的外侧设置有吸能盒(3311),所述能量导杆(332)的一端连接所述防冲击部(3)的外壳,所述能量导杆(332)的另一端设置有剪切螺栓(3321)且该端位于所述吸能盒(3311)内,所述吸能盒(3311)的盒壁为双层中空结构且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曙光阎冰李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久维压力容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