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8222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1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显示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该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基板;形成于基板的一侧的电致发光层,电致发光层包括阴极;形成于电致发光层背离基板一侧的触控感应层以及位于触控感应层周边的屏蔽电极;形成于基板背离电致发光层一侧的透明导电层,透明导电层与屏蔽电极电性连接。该触控显示面板通过在基板上增加透明导电层并将其与屏蔽线电性连接,从而使得该触控显示面板的灵敏度更高、触控检测效果更好。

A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市场的飞速发展,对触控显示面板中触控传感器的报点率和信噪比要求日益严苛。现有的触控显示面板内的触控感应线路与阴极之间会产生较大的寄生电容,从而产生较大的对地电容,这将大大降低触控显示面板的报点率和抗噪性能,使得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检测精度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上述触控显示面板通过在基板上增加透明导电层并将其与屏蔽线电性连接,从而使得该触控显示面板的灵敏度更高、触控检测效果更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基板;形成于所述基板的一侧的电致发光层,所述电致发光层包括阴极;形成于所述电致发光层背离所述基板一侧的触控感应层以及位于所述触控感应层周边的屏蔽电极;形成于所述基板背离电致发光层一侧的透明导电层,所述透明导电层与所述屏蔽电极电性连接。上述触控显示面板中包括基板、电致发光层、触控感应层、屏蔽电极以及透明导电层,其中透明导电层设置于基板背离屏蔽电极的一侧,且透明导电层与屏蔽电极电性连接,上述触控显示面板中通过在基板背离屏蔽电极的一侧设置透明导电层并将其与屏蔽电极电性连接,透明导电层与屏蔽电极电性连接后具备静电屏蔽的功能,相当于在基板的一侧表面形成了一层屏蔽层,该透明电极可以起到静电屏蔽的作用,降低触控感应层与阴极之间的寄生电容以及触控感应层的对地电容,从而可以有效提高触控显示面板的报点率以及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检测精度。该触控显示面板的灵敏度更高、触控检测效果更好。优选地,所述透明导电层与所述屏蔽电极通过贯穿所述基板和所述电致发光层厚度方向的过孔电性连接。优选地,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上设置有与所述屏蔽电极电性连接的屏蔽线,其中,所述透明导电层与所述屏蔽线电性连接以实现所述透明导电层与所述屏蔽电极之间的电性连接。优选地,所述基板上还设置有用于承载所述屏蔽线的焊盘,所述屏蔽线位于所述驱动模块与基板之间的部分与所述焊盘焊接固定。优选地,所述基板的材质为环烯烃共聚物或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优选地,所述透明导电层的材质为氧化铟锡。优选地,所述透明导电层通过镀膜工艺制备。优选地,所述触控感应层包括形成于所述电致发光层上的多个信号感应电极和信号驱动电极。优选地,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至少一个静电释放二极管,每个所述静电释放二极管的一端与所述透明导电层电性连接、另一端接地。优选地,所述静电释放二极管为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任意一种触控显示面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仰视图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剖视图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二种触控显示面板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二种触控显示面板的仰视图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二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剖视图结构示意图。图标:1-基板;2-屏蔽电极;3-透明导电层;4-过孔;5-驱动模块;6-屏蔽线;7-焊盘;8-信号感应电极;9-信号驱动电极;10-静电释放二极管;11-地线;12-金属桥;13-绝缘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1至图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基板1;形成于基板1的一侧的电致发光层,电致发光层包括阴极;形成于电致发光层背离基板1一侧的触控感应层以及位于触控感应层周边的屏蔽电极2;形成于基板1背离电致发光层一侧的透明导电层3,透明导电层3与屏蔽电极2电性连接。上述触控显示面板中包括基板1、电致发光层、触控感应层、屏蔽电极2以及透明导电层3,其中透明导电层3设置于基板1背离屏蔽电极2的一侧,且透明导电层3与屏蔽电极2电性连接,上述触控显示面板中通过在基板1背离屏蔽电极2的一侧设置透明导电层3并将其与屏蔽电极2电性连接,透明导电层3与屏蔽电极2电性连接后具备静电屏蔽的功能,相当于在基板1的一侧表面形成了一层屏蔽层,该透明电极可以起到静电屏蔽的作用,降低触控感应层与阴极之间的寄生电容以及触控感应层的对地电容,从而可以有效提高触控显示面板的报点率以及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检测精度。该触控显示面板的灵敏度更高、触控检测效果更好。具体地,如图3所示,透明导电层3与屏蔽电极2通过贯穿基板1和电致发光层厚度方向的过孔4电性连接。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透明导电层3通过贯穿基板1和电致发光层厚度方向的过孔4与屏蔽电极2电性连接,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只需在基板1和电致发光层上开孔并通过贯穿过孔4的导电材料将屏蔽电极2与透明导电层3电性连接即可,不会增加电路布线。具体地,如图5所示,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驱动模块5,驱动模块5上设置有与屏蔽电极2电性连接的屏蔽线6,其中,透明导电层3与屏蔽线6电性连接以实现透明导电层3与屏蔽电极2之间的电性连接。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透明导电层3与驱动电路上的屏蔽线6电性连接,由于驱动电路上的屏蔽线6与基板1上的屏蔽电极2电性连接,因此可以实现透明导电层3与屏蔽电极2的电性连接,在自容下,驱动电路会向屏蔽电极2输出特殊波形从而可以使得透明导电层3起到屏蔽作用,且通过设置透明导电层3可以增加触控感应层和地之间的距离,从而降低触控显示面板的对地电容,提高触控显示面板的报点率,增加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精度。具体地,如图5所示,基板1上还设置有用于承载屏蔽线6的焊盘7,屏蔽线6位于驱动模块5与基板1之间的部分与焊盘7焊接固定。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基板1上设置有焊盘7,焊盘7的数量与屏蔽线6的数量相同,屏蔽线6位于驱动电路和基板1之间的部分通过焊盘7承载固定,具体的固定方式可以采用焊接。通过设置焊盘7可以实现对屏蔽线6的承载,避免屏蔽线6损伤后影响透明导电层3的屏蔽效果。具体地,基板1的材质为环烯烃共聚物或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基板1可以采用柔性基板,也可以为常规的硬性材料制备的基板1,本专利技术不做限定。具体地,透明导电层3的材质为氧化铟锡。透明导电层3采用常用的具备光学透明特性以及导线特性的氧化铟锡材料,透明导电层3的材料也可为其他的透明导电材料,本专利技术不做限定。具体地,透明导电层3通过镀膜工艺制备。透明导电层3可以采用镀膜工艺制备而成,常用的方法包括电子束蒸发、物理气相沉积、或者一些溅射沉积技术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板;/n形成于所述基板的一侧的电致发光层,所述电致发光层包括阴极;/n形成于所述电致发光层背离所述基板一侧的触控感应层以及位于所述触控感应层周边的屏蔽电极;/n形成于所述基板背离电致发光层一侧的透明导电层,所述透明导电层与所述屏蔽电极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
形成于所述基板的一侧的电致发光层,所述电致发光层包括阴极;
形成于所述电致发光层背离所述基板一侧的触控感应层以及位于所述触控感应层周边的屏蔽电极;
形成于所述基板背离电致发光层一侧的透明导电层,所述透明导电层与所述屏蔽电极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导电层与所述屏蔽电极通过贯穿所述基板和所述电致发光层厚度方向的过孔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上设置有与所述屏蔽电极电性连接的屏蔽线,其中,所述透明导电层与所述屏蔽线电性连接以实现所述透明导电层与所述屏蔽电极之间的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上还设置有用于承载所述屏蔽线的焊盘,所述屏蔽线位于所述驱动模块与基板之间的部分与所述焊盘焊接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蒲世民吴建君汪江胜张昌刘文红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