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嵌入式终端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8207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11: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嵌入式终端机,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嵌入式终端机无法声控,导致操作不便的问题。所述终端机外壳的后端面设置有终端机后壳,且终端机后壳和终端机外壳卡扣连接,所述终端机外壳前端面的上方设置有收音孔,所述终端机外壳前端面下方的一侧设置有开关按键,所述终端机外壳前端面下方的另一侧设置有音响。所述终端机外壳前端面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散热条,且第一散热条和终端机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终端机外壳前端面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散热条,且第二散热条和终端机外壳固定连接。

An embedded terminal based on Internet of th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嵌入式终端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物联网
,具体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嵌入式终端机。
技术介绍
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的信息承载体,它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形成互联互通的网络。物联网的应用领域涉及到方方面面,在工业、农业、环境、交通、物流、安保等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有效的推动了这些方面的智能化发展,使得有限的资源更加合理的使用分配,从而提高了行业效率、效益。但是,现有嵌入式终端机无法声控,导致操作不便;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嵌入式终端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嵌入式终端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嵌入式终端机无法声控,导致操作不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嵌入式终端机,包括终端机外壳,所述终端机外壳的后端面设置有终端机后壳,且终端机后壳和终端机外壳卡扣连接,所述终端机外壳前端面的上方设置有收音孔,所述终端机外壳前端面下方的一侧设置有开关按键,所述终端机外壳前端面下方的另一侧设置有音响。优选的,所述终端机外壳前端面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散热条,且第一散热条和终端机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终端机外壳前端面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散热条,且第二散热条和终端机外壳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终端机后壳的内部设置有集成电路板,且集成电路板和终端机后壳固定连接,所述终端机外壳前端面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触摸屏,且触摸屏和终端机外壳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集成电路板前端面的上方设置有纳音器,且纳音器和集成电路板固定连接,所述集成电路板前端面下方的一侧设置有电源接口,所述电源接口的一侧设置有网络端口,集成电路板前端面下方的另一侧设置有音响振膜。优选的,所述集成电路板前端面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接口,且第一接口设置有若干个,所述集成电路板前端面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接口,且第二接口设置有若干个。优选的,所述集成电路板前端面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处理器,且处理器和集成电路板固定连接,所述处理器的两侧均设置有电阻,且电阻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处理器下方的一侧设置有以太网控制器,所述以太网控制器上方的一侧设置有芯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收音孔和音响可以实现终端机和使用人员进行语言交互的基础,通过设置有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可以将其余分机通过数据线连接至主机,从而是使用人员可以通过语音来控制各种器械。2、通过设置在终端机外壳两侧的散热条可以使集成电路板和处理器在工作时可以有效的进行散热,通过设置有网络端口和芯片可以让使用人员在别处也能控制本新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集成电路板结构示意图;图中:1、终端机外壳;2、终端机后壳;3、集成电路板;4、第一散热条;5、第二散热条;6、收音孔;7、音响;8、开关按键;9、第一接口;10、第二接口;11、处理器;12、电源接口;13、网络端口;14、音响振膜;15、电阻;16、纳音器;17、触摸屏;18、芯片;19、以太网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嵌入式终端机,包括终端机外壳1,终端机外壳1的后端面设置有终端机后壳2,且终端机后壳2和终端机外壳1卡扣连接,终端机外壳1前端面的上方设置有收音孔6,终端机外壳1前端面下方的一侧设置有开关按键8,终端机外壳1前端面下方的另一侧设置有音响7,收音孔6和音响7的设置可以使得使用人员和终端机的语言交互有了基础。进一步,终端机外壳1前端面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散热条4,且第一散热条4和终端机外壳1固定连接,终端机外壳1前端面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散热条5,且第二散热条5和终端机外壳1固定连接,第一散热条4和第二散热条5的设置可以使得本新型工作时产生的废热可以排出。进一步,终端机后壳2的内部设置有集成电路板3,且集成电路板3和终端机后壳2固定连接,终端机外壳1前端面的中央设置有触摸屏17,且触摸屏17和终端机外壳1固定连接,触摸屏17的设置可以使得使用人员可以观察到各分机的工作情况。进一步,集成电路板3前端面的上方设置有纳音器16,且纳音器16和集成电路板3固定连接,集成电路板3前端面下方的一侧设置有电源接口12,电源接口12的一侧设置有网络端口13,集成电路板3前端面下方的另一侧设置有音响振膜14,纳音器16和音响振膜14的设置可以使得人机的语音交互有了基础。进一步,集成电路板3前端面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接口9,且第一接口9设置有若干个,集成电路板3前端面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接口10,且第二接口10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接口9和第二接口10的设置可以使得各分机可以通过数据线连接到本新型。进一步,集成电路板3前端面的中央设置有处理器11,且处理器11和集成电路板3固定连接,处理器11的两侧均设置有电阻15,且电阻15设置有若干个,处理器11下方的一侧设置有以太网控制器19,以太网控制器19上方的一侧设置有芯片18,处理器11的型号为APMCortex-A8,以太网控制器19的型号为RTL8019AS,芯片18的型号为TRL8197,以太网控制器19和芯片18的设置可以使得本新型能够作为无线路由器存在。工作原理:使用时,先将本新型的各分机安装到各个需要的电器上,然后将开关按键8中的开键按下,打开本机,经过一段时间的待机运行后,各分机的工作情况将通过和各分机数据线连接的第一接口9和第二接口10传递到处理器11内,在经过处理器11一段时间的处理后通过触摸屏17反映给使用人员,当确认各分机工作正常后,使用人员可以通过语音来操纵各个安装了分机的电器,使用人员的语音指令通过收音孔6进入纳音器16,在经过纳音器16的转换,将语音信号转换成电子信号,通过集成电路板3传输到处理器11进行处理,在传输到各分机上,各分机执行,而通过本新型设置的网络端口13则可以将本新型连入网络,同时,有因为设有以太网控制器19和芯片18,所以本新型还有无线路由器作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嵌入式终端机,包括终端机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机外壳(1)的后端面设置有终端机后壳(2),且终端机后壳(2)和终端机外壳(1)卡扣连接,所述终端机外壳(1)前端面的上方设置有收音孔(6),所述终端机外壳(1)前端面下方的一侧设置有开关按键(8),所述终端机外壳(1)前端面下方的另一侧设置有音响(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嵌入式终端机,包括终端机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机外壳(1)的后端面设置有终端机后壳(2),且终端机后壳(2)和终端机外壳(1)卡扣连接,所述终端机外壳(1)前端面的上方设置有收音孔(6),所述终端机外壳(1)前端面下方的一侧设置有开关按键(8),所述终端机外壳(1)前端面下方的另一侧设置有音响(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嵌入式终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机外壳(1)前端面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散热条(4),且第一散热条(4)和终端机外壳(1)固定连接,所述终端机外壳(1)前端面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散热条(5),且第二散热条(5)和终端机外壳(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嵌入式终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机后壳(2)的内部设置有集成电路板(3),且集成电路板(3)和终端机后壳(2)固定连接,所述终端机外壳(1)前端面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触摸屏(17),且触摸屏(17)和终端机外壳(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皓薛炎高方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艾纳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