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风排风装置、新风装置和空调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7915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1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风排风装置、新风装置和空调器,新风排风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上设置有排风口(11),排风口(11)用于将壳体(1)内部的风排至室外,排风口(11)处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第一筋条(12)、并排且间隔设置,在相邻两第一筋条(12)之间形成容许气流通过的出风通道(13);且在壳体(1)内部与排风口(11)相对的位置还设置有过滤网组件(2),过滤网组件(2)包括多个过滤网格(21),过滤网格(21)形成网孔,且网孔的截面积比出风通道(13)的截面积小。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进一步有效地防止小体积杂物或昆虫等进入排放装置内部,有效地提高排风口处的防虫效果和过滤效果。

A new air exhaust device, a new air device and an air conditio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风排风装置、新风装置和空调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空调
,具体涉及一种新风排风装置、新风装置和空调器。
技术介绍
一般家庭在使用空调时习惯性的会把门窗紧闭,这样可以达到省电的效果,但是这样同时也存在弊端,随着时间的推移,室内的空气质量将会越来越差,室内氧气不足,二氧化碳气体会不断增加,尤其是室内人员较多时,空气中氧气会存在严重不足的现象。但是如果将门窗打开,由于门窗的通风面积过大,空气流通过快,导致空调制冷制热效果下降。以往的空调只能做到循环室内空气到达值制冷制热的效果,这样就无法保证室内空气的新鲜程度。随着空调行业的不断发展,一种新型空调产生,这种空调带有换气功能,可以从室外吸入新鲜空气到室内,再由空调制冷制热,既保证了客户的舒适效果,又可以保持室内空气的质量。室内质量已经下降的空气会经由排风装置排放到室外侧。但是现有的排风装置的防虫和过滤效果较差,容易导致例如昆虫或室外的颗粒物、如石块从排风口进入排风装置内部,对排风装置内部的风机以及控制部件造成损伤,影响正常的使用。由于现有技术中的空调新风排风装置存在排放口处的防虫和过滤效果较差,容易导致例如昆虫或室外的颗粒物、如石块从排风口进入排风装置内部,对排风装置内部的风机以及控制部件造成损伤等技术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研究设计出一种新风排风装置、新风装置和空调器。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空调新风排风装置存在排风口处的防虫和过滤效果较差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新风排风装置、新风装置和空调器。<br>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风排风装置,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用于将所述壳体内部的风排至室外,所述排风口处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第一筋条、并排且间隔设置,在相邻两所述第一筋条之间形成容许气流通过的出风通道;且在所述壳体内部与所述排风口相对的位置还设置有过滤网组件,所述过滤网组件包括多个过滤网格,所述过滤网格形成网孔,且所述网孔的截面积比所述出风通道的截面积小。优选地,所述排风口为长方形形状,且所述排风口的宽度为d0,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一筋条之间均匀间隔布置,使得两个以上的所述出风通道的宽度均相等、且为d2,并有3.5mm≤d2≤5mm,和/或nd2≥1/2d0,其中n为所述出风通道的个数。优选地,多个所述出风通道的面积之和大于或等于所述过滤网组件的多个所述网孔的截面积总和。优选地,所述排风口处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第二筋条、并排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二筋条与所述第一筋条之间交叉相接而设置。优选地,所述过滤网组件的网材材质是不锈钢;和/或,所述过滤网组件的网格目数为13至17目/英寸;和/或,所述过滤网组件的网孔直径范围为0.1至0.3mm。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内壁上与所述排风口相接的位置设置有由两条滑动筋条组成的卡槽,所述过滤网组件能够通过滑动的方式滑设进入所述卡槽中。优选地,在沿着所述过滤网组件的滑动方向的前端且与所述滑动筋条相接的位置还设置有卡止筋条,所述卡止筋条一端与一侧的滑动筋条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侧的滑动筋条连接,用于对所述过滤网组件进行限位卡止。优选地,所述过滤网组件的与所述滑动筋条相接的侧边处还凸出地设置有小筋条,在所述过滤网组件插入所述卡槽时所述小筋条与所述卡槽之间过盈配合。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新风装置,其包括前任一项所述的新风排风装置。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其包括前述的新风装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新风排风装置、新风装置和空调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新风排风装置的排风口处还设置过滤网组件,且由于过滤网格的网孔截面积比排风口的由第一筋条形成的出风通道的截面积小,因此在第一筋条的出风通道处通过第一筋条的作用对排风装置内部形成第一道防护作用,防止体积较大的例如鼠类或杂质进入,但是却仍有例如体积较小的昆虫或颗粒物进入,因此通过过滤网组件的网格的拦护作用,能够进一步有效地防止小体积杂物或昆虫等进入排放装置内部,有效地提高排风口处的防虫效果和过滤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新风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新风排风装置的排风口结构示意图;图3a是本专利技术的的新风排风装置中的过滤网组件装配完成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b是本专利技术的的新风排风装置中的过滤网组件装配开始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的新风排风装置中的过滤网组件装配完成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a是本专利技术的的新风排风装置中的过滤网组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5b是本专利技术的的新风排风装置中的过滤网组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壳体;11、排风口;12、第一筋条;13、出风通道;14、滑动筋条;15、卡止筋条;16、进风口;2、过滤网组件;21、过滤网格;22、小筋条;3、风机;4、壳座;5、电器盒盖;6、电源变压器;7、电机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5b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风排风装置,其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排风口11,所述排风口11用于将所述壳体1内部的风排至室外,所述排风口11处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第一筋条12、并排且间隔设置,在相邻两所述第一筋条12之间形成容许气流通过的出风通道13;且在所述壳体1内部与所述排风口11相对的位置还设置有过滤网组件2,所述过滤网组件2包括多个过滤网格21,所述过滤网格21形成网孔,且所述网孔的截面积比所述出风通道13的截面积小。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新风排风装置的排风口处还设置过滤网组件,且由于过滤网格的网孔截面积比排风口的由第一筋条形成的出风通道的截面积小,因此在第一筋条的出风通道处通过第一筋条的作用对排风装置内部形成第一道防护作用,防止体积较大的例如鼠类或杂质进入,但是却仍有例如体积较小的昆虫或颗粒物进入,因此通过过滤网组件的网格的拦护作用,能够进一步有效地防止小体积杂物或昆虫等进入排放装置内部,有效地提高排风口处的防虫效果和过滤效果。优选地,所述排风口11为长方形形状,且所述排风口11的宽度为d0,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一筋条12之间均匀间隔布置,使得两个以上的所述出风通道13的宽度均相等、且为d2,并有3.5mm≤d2≤5mm,和/或nd2≥1/2d0,其中n为所述出风通道13的个数。这是本专利技术的排风口的优选结构形式,以及排风口的宽度与第一筋条形成的出风通道的宽度之间的关系,出风口设计满足3.5mm≤d2≤5mm(此宽度不仅出风量理想,又可以有效阻止长度或直径大于5mm的杂物进入),并且出风口空格面积之和要大于等于二分之一的整个出风口面积,转化成宽度关系即为nd2≥1/2d0(n为网格数、即出风通道个数),能够保证出风面积足够大、防止出风阻力太大而无法完成有效出风(d1为第一筋条的宽度)。优选地,多个所述出风通道13的面积之和大于或等于所述过滤网组件2的多个所述网孔的截面积总和。通过将出风通道的面积之和设置为大于等于过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风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1),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排风口(11),所述排风口(11)用于将所述壳体(1)内部的风排至室外,所述排风口(11)处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第一筋条(12)、并排且间隔设置,在相邻两所述第一筋条(12)之间形成容许气流通过的出风通道(13);且在所述壳体(1)内部与所述排风口(11)相对的位置还设置有过滤网组件(2),所述过滤网组件(2)包括多个过滤网格(21),所述过滤网格(21)形成网孔,且所述网孔的截面积比所述出风通道(13)的截面积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风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排风口(11),所述排风口(11)用于将所述壳体(1)内部的风排至室外,所述排风口(11)处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第一筋条(12)、并排且间隔设置,在相邻两所述第一筋条(12)之间形成容许气流通过的出风通道(13);且在所述壳体(1)内部与所述排风口(11)相对的位置还设置有过滤网组件(2),所述过滤网组件(2)包括多个过滤网格(21),所述过滤网格(21)形成网孔,且所述网孔的截面积比所述出风通道(13)的截面积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风口(11)为长方形形状,且所述排风口(11)的宽度为d0,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一筋条(12)之间均匀间隔布置,使得两个以上的所述出风通道(13)的宽度均相等、且为d2,并有3.5mm≤d2≤5mm,和/或nd2≥1/2d0,其中n为所述出风通道(13)的个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出风通道(13)的面积之和大于或等于所述过滤网组件(2)的多个所述网孔的截面积总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风口(11)处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第二筋条、并排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二筋条与所述第一筋条(12)之间交叉相接而设置。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雪莫建樷安智王现林游俊雄林兆庆刘文榜文志鹏李瑞敏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