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97913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10:32
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冷凝器、闪发器和至少一个冷却通道,所述冷凝器通过所述冷却通道与所述闪发器相连通,所述冷却通道包括冷却段,所述冷却段能够对待冷却部件进行冷却,当所述空调系统处于第一工况时,冷却介质流经所述冷却段,并流入所述闪发器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一种空调系统,能够使空调系统中的待冷却部件处于适当的冷却效果中,提高空调系统的可靠性及性能。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系统
本申请属于空气调节
,具体涉及一种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空调系统中,尤其在离心式冷水机组中,需要对电机、变频器等关键发热零部件进行冷却。现有技术中,从冷凝器底部取高压液态换热介质,高压液态换热介质进入到待冷却部件中,换热介质发生相变吸热,将待冷却部件冷却,自身蒸发为气态换热介质,气态换热介质进入到蒸发器中。在整个冷却过程中,冷凝器与蒸发器的压差为冷却回路动力源,压差大小直接决定待冷却部件的冷却效果,压差越大,则冷却效果越强。但是,对于双工况空调系统,如冰蓄冷双工况离心式冷水机组,白天工作在空调工况,夜间工作在蓄冰工况。空调工况下,蒸发器压力较高,冷凝器与蒸发器的压差较小;在蓄冰工况下,蒸发器压力较低,冷凝器与蒸发器的压差较大。当在空调工况中,待冷却部件的冷却效果适中时,转换至蓄冰工况时,冷凝器与蒸发器的压差变大,待冷却部件会出现过冷却现象,导致出现凝露、冷量浪费等问题,进而影响机组的可靠性和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空调系统,能够使空调系统中的待冷却部件处于适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凝器(1)、闪发器(4)和至少一个冷却通道,所述冷凝器(1)通过所述冷却通道与所述闪发器(4)相连通,所述冷却通道包括冷却段,所述冷却段能够对待冷却部件进行冷却,当所述空调系统处于第一工况时,冷却介质流经所述冷却段,并流入所述闪发器(4)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凝器(1)、闪发器(4)和至少一个冷却通道,所述冷凝器(1)通过所述冷却通道与所述闪发器(4)相连通,所述冷却通道包括冷却段,所述冷却段能够对待冷却部件进行冷却,当所述空调系统处于第一工况时,冷却介质流经所述冷却段,并流入所述闪发器(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蒸发器(5),所述冷凝器(1)与所述蒸发器(5)通过所述冷却通道相连通,当所述空调系统处于第二工况时,冷却介质流经所述冷却段,并流入所述蒸发器(5)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通道还包括第一支段(62)和第二支段(63),所述冷凝器(1)与所述闪发器(4)通过所述冷却段和所述第一支段(62)相连通,所述冷凝器(1)与所述蒸发器(5)通过所述冷却段和所述第二支段(63)相连通,当所述空调系统处于第一工况时,冷却介质通过所述冷却段和所述第一支段(62)流入所述闪发器(4)内,当所述空调系统处于第二工况时,冷却介质通过所述冷却段和所述第二支段(63)流入所述蒸发器(5)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段(62)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621),当所述空调系统处于第一工况时,所述第一控制阀(621)开启,以使冷却介质通过所述冷却段和所述第一支段(62)流入所述闪发器(4)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段(63)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631),当所述空调系统处于第二工况时,所述第二控制阀(631)开启,以使冷却介质通过所述冷却段和所述第二支段(63)流入所述蒸发器(5)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况为蓄冰工况,所述第二工况为空调工况。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包括第一冷却通道和第二冷却通道,所述第一冷却通道用于第一待冷却部件进行冷却,所述第二冷却通道用于对第二待冷却部件进行冷却。


8.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堂张治平钟瑞兴周宇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