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箱内机一体换热器和热水供暖一体化换热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7904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1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箱内机一体换热器和热水供暖一体化换热设备,涉及制热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水箱一体化机组的供热水系统与供暖系统不能同时供能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水箱内机一体换热器包括制热水组件和制暖组件,制热水组件具有用于储放第一介质的内胆,制暖组件包括外置板换结构,外置板换结构套于内胆外侧,并且外置板换结构具有供第二介质和冷媒流通的通道,使得水箱内机一体换热器能够通过冷媒与第一介质和第二介质之间的热交换同时完成供暖过程和制热水过程。该水箱内机一体换热器,在制暖过程中,通过冷媒与第一介质和第二介质之间的热交换,可同时完成供暖过程和制热水过程。

An integrated heat exchanger in water tank and an integrated heat exchanger for hot water hea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箱内机一体换热器和热水供暖一体化换热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热
,尤其涉及一种水箱内机一体换热器和热水供暖一体化换热设备。
技术介绍
在制热领域,既存在需要加热生活用水的情况,也存在需要对室内供暖的情况。一般为满足用户以上两种需求,会将供热水系统与供暖系统拼凑在一起。现有技术的水箱内机一体化机组在结构层面是将水箱与内机整合在一起,只是结构和功能上的简单拼凑,虽然能够满足供热水和供暖功能的需求,但是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的水箱内机一体化机组存在如下问题:供热水系统与供暖系统不能同时供能,现有技术中使用三通阀控制供热水系统与供暖系统,其控制方式为分时控制方式,给用户使用造成困扰。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热水供暖一体化换热设备的工作原理图,如图1所示,供热水系统与供暖系统需要通过三通阀控制。水箱内机组合体体积过大,内部管路走线复杂,严重挤占了用户安装空间。水箱内机组合体各类进出水口布置受限,售后安装不便,导致水管安装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水箱内机一体换热器和热水供暖一体化换热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水箱一体化机组的供热水系统与供暖系统不能同时供能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水箱内机一体换热器,包括制热水组件和制暖组件,其中,所述制热水组件具有用于储放第一介质的内胆,所述制暖组件包括外置板换结构,所述外置板换结构套于所述内胆外侧,并且所述外置板换结构具有供第二介质和冷媒流通的通道,使得所述水箱内机一体换热器能够通过所述冷媒与所述第一介质和所述第二介质之间的热交换同时完成供暖过程和制热水过程。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外置板换结构为内循环圆筒形结构,且所述外置板换结构的形状与所述内胆匹配,以将所述外置板换结构套于所述内胆表面。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外置板换结构包括多层环板,并且相邻两层所述环板之间形成用于供所述第二介质和所述冷媒流通的通道。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外置板换结构的相邻两个通道内流通的液体彼此不同。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外置板换结构的奇数通道用于供所述冷媒流通,偶数通道用于供所述第二介质流通。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制暖组件还包括冷媒气管和冷媒液管,所述冷媒气管和所述冷媒液管设置于所述外置板换结构侧面,并且所述冷媒气管和所述冷媒液管的一端与所述外置板换结构的通道连通,另一端与外机连通。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制暖组件还包括第二介质入管和第二介质出管,所述第二介质入管和第二介质出管设置于所述外置板换结构侧面,并且所述第二介质入管和所述第二介质出管的一端与所述外置板换结构的通道连通,另一端与室内换热装置连通。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制热水组件还包括第一介质出管和第一介质入管,所述第一介质出管和所述第一介质入管设置于所述内胆上并与所述内胆的储液室连通。本专利技术的热水供暖一体化换热设备,包括本专利技术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水箱内机一体换热器。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热水供暖一体化换热设备还包括外机和辅助制热装置,其中,所述外机与所述水箱内机一体换热器的制暖组件连接,所述辅助制热装置与所述水箱内机一体换热器的制热水组件连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水箱内机一体换热器和热水供暖一体化换热设备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水箱内机一体换热器,将外置板换结构套于内胆外侧,在制暖过程中,通过外置板换结构内的冷媒与内胆内的第一介质和外置板换结构内的第二介质之间的热交换,可同时完成供暖过程和制热水过程,即本专利技术的水箱内机一体换热器可解决现有技术中水箱一体化机组的供热水系统与供暖系统不能同时供能的技术问题。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水箱内机一体换热器,将外置板换结构套于内胆外侧,可利用外置板换结构内的冷媒对内胆内的第一介质进行预热,同时外置板换结构换热面积利用率高于一般其它结构的换热器,具有超高的换热效率,可以在制暖的同时将大量的余热向内扩散,制取当量热水,满足生活热水需求,具有较高的适用性和经济性。本专利技术的水箱内机一体换热器,由于冷媒可与外置板换结构内的第二介质之间进行换热,也可以与内胆内的第一介质换热,冷媒可经过两次换热,因而可最大程度增加其换热效率。本专利技术的水箱内机一体换热器,由于通过将外置板换结构套于内胆外侧即可实现同时完成制暖过程和制热水过程,可最大程度简化水箱内机一体换热器,缩小其体积,在售后安装时,最大程度的降低安装使用面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水箱与内机简单拼凑在一起造成的水箱内机组合体体积过大、内部管路走线复杂、严重挤占了用户安装空间、以及水箱内机组合体各类进出水口布置受限、售后安装不便、导致水管安装成本增加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热水供暖一体化换热设备,由于制热水与制暖的同时运行,可实现热水供暖一体化换热设备的能耗接近100%转化,提高整机运行的实际能效,从而节约了用户的实际成本,同时制热水与制暖功能的同时运行,使得用户在冬季享受温暖环境的同时能及时使用到舒适的热水,提高便利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现有技术的热水供暖一体化换热设备的工作原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热水供暖一体化换热设备的工作原理图;图3是水箱内机一体换热器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示意图;图4是水箱内机一体换热器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外置板换结构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右侧视图;图6是外置板换结构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正视图;图7是外置板换结构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左侧视图。图中:1-压缩机;2-四通阀;3-气液分离器;4-翅片换热器;5-经济器;6-水箱内机一体换热器;601-内胆;602-外置板换结构;603-环板;604-冷媒气管;605-冷媒液管;606-第二介质入管;607-第二介质出管;608-第一介质出管;609-第一介质入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2~7对本实施例的水箱内机一体换热器和热水供暖一体化换热设备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的水箱内机一体换热器,包括制热水组件和制暖组件。其中,制热水组件具有用于储放第一介质的内胆601,制暖组件包括外置板换结构602,外置板换结构602套于内胆601外侧,并且外置板换结构602具有供第二介质和冷媒流通的通道,使得水箱内机一体换热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箱内机一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制热水组件和制暖组件,其中,所述制热水组件具有用于储放第一介质的内胆(601),/n所述制暖组件包括外置板换结构(602),所述外置板换结构(602)套于所述内胆(601)外侧,并且所述外置板换结构(602)具有供第二介质和冷媒流通的通道,/n使得所述水箱内机一体换热器能够通过所述冷媒与所述第一介质和所述第二介质之间的热交换同时完成供暖过程和制热水过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箱内机一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制热水组件和制暖组件,其中,所述制热水组件具有用于储放第一介质的内胆(601),
所述制暖组件包括外置板换结构(602),所述外置板换结构(602)套于所述内胆(601)外侧,并且所述外置板换结构(602)具有供第二介质和冷媒流通的通道,
使得所述水箱内机一体换热器能够通过所述冷媒与所述第一介质和所述第二介质之间的热交换同时完成供暖过程和制热水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箱内机一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置板换结构(602)为内循环圆筒形结构,且所述外置板换结构(602)的形状与所述内胆(601)匹配,以将所述外置板换结构(602)套于所述内胆(601)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箱内机一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置板换结构(602)包括多层环板(603),并且相邻两层所述环板(603)之间形成用于供所述第二介质和所述冷媒流通的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箱内机一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置板换结构(602)的相邻两个通道内流通的液体彼此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箱内机一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置板换结构(602)的奇数通道用于供所述冷媒流通,偶数通道用于供所述第二介质流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箱内机一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暖组件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杭胡乾龙张智杰陈南庆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