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谭校锋专利>正文

一种复合装饰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7820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1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装饰板,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塑料薄膜层、原子灰层和实木夹板,原子灰层的底部浸入装饰槽中,顶部光滑设置并与塑料薄膜层粘贴连接,原子灰层补平装饰槽表面的粗糙部分,塑料薄膜层粘贴之后不会起泡,从而美化复合装饰板表面,一体化设置的装饰槽开挖深度浅,原子灰层固化后粘贴牢固,结构强度高,不会开裂,保证整个复合装饰板的结构强度。

A composite decorative bo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装饰板
本技术涉及复合板材,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装饰板。
技术介绍
在建筑和装饰领域中,需要使用板材完成工程的施工和装饰。随着技术的发展,单一的板材已无法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现有的板材多为复合型板材,复合型板材中包括多个层叠设置的层结构,但在加工开设一种表面具有多个斜面的异形槽时,由于多层结构的每层材料密度不同,所以开出的槽的表面粗糙凹凸不平且容易变形歪斜,后来人们采用的做法是加工一深度较深的矩形槽,然后再在矩形槽内放置由一个木块加工而成的填槽装饰块,装饰面设置在填槽装饰块上,然后由塑料膜覆盖填槽装饰块和复合型板材表面,结构复杂,加工成本高,且由于矩形槽开挖过深和板材的变形,依然存在填槽装饰块与矩形槽侧面具有较大缝隙的问题,影响板材的外观和结构强度。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结构简单,外观美观且结构强度高的复合装饰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外观美观且结构强度高的复合装饰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装饰板,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塑料薄膜层、原子灰层和实木夹板,所述实木夹板一体化设置有装饰槽,所述原子灰层的底部浸入所述装饰槽中,顶部光滑设置并与所述塑料薄膜层粘贴连接。所述装饰槽的侧边一体化设置有装饰面,所述塑料薄膜层设置有与所述装饰面相匹配的装饰部。所述装饰面包括斜向下依次设置在所述装饰槽一侧的水平装饰过渡面和装饰斜面,所述装饰槽的另一侧斜向下依次设置有第一装饰弧形面和第二装饰弧形面,所述装饰斜面和所述第二装饰弧形面的下端分别于所述装饰槽的底部两侧连接,所述装饰部包括分别与所述水平装饰过渡面、装饰斜面、第一装饰弧形面和第二装饰弧形面相匹配的水平装饰过渡部、斜向装饰部、第一弧形装饰部和第二弧形装饰部。所述塑料薄膜层真空吸附在所述原子灰层的顶部。所述装饰槽的深度小于等于所述实木夹板厚度的1/2。所述实木夹板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实木板、第二实木板、第三实木板、第四实木板、第五实木板、第六实木板和第七实木板,所述装饰槽的底部设置在第四实木板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复合装饰板,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塑料薄膜层、原子灰层和实木夹板,原子灰层的底部浸入装饰槽中,顶部光滑设置并与塑料薄膜层粘贴连接,原子灰层补平装饰槽表面的粗糙部分,塑料薄膜层粘贴之后不会起泡,从而美化复合装饰板表面,一体化设置的装饰槽开挖深度浅,原子灰层固化后粘贴牢固,结构强度高,不会开裂,保证整个复合装饰板的结构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需注意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式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如图1所示,一种复合装饰板,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塑料薄膜层1、原子灰层2和实木夹板3,所述实木夹板3一体化设置有装饰槽4,所述原子灰层2的底部浸入所述装饰槽4中,顶部光滑设置并与所述塑料薄膜层1粘贴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原子灰层2涂抹在实木夹板3的表面,待原子灰层2固化后进行表面抛光,原子灰层2补平装饰槽4表面的粗糙部分,塑料薄膜层粘贴之后不会起泡,从而美化复合装饰板表面,一体化设置的装饰槽4开挖深度浅,原子灰层固化后粘贴牢固,结构强度高,不会开裂,进一步保证整个复合装饰板的结构强度。原子灰是以不饱和聚酯树脂为主体的一种聚合腻子,商品名为原子灰。它主要用于金属、非金属材料表面在涂装之前的嵌缝、填平,以求涂装前底材的平整、光滑,方便涂装施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塑料薄膜层1真空吸附在所述原子灰层2的顶部,此为塑料加工领域常用的吸塑工艺,技术成熟度高,加工成本低,表面吸塑加工,避免表面产生气泡以致凸凹不平。所述装饰槽4的深度小于等于所述实木夹板3厚度的1/2,所述实木夹板3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实木板31、第二实木板32、第三实木板33、第四实木板34、第五实木板35、第六实木板36和第七实木板37,所述第一实木板31、第二实木板32、第三实木板33、第四实木板34、第五实木板35、第六实木板36和第七实木板37的厚度相等,所述装饰槽4的底部设置在第四实木板34上,装饰槽4不至于设置过深,保证整个实木夹板3的结构强度,从而提高整个复合装饰板的结构强度。所述装饰槽4的侧边一体化设置有装饰面,所述塑料薄膜层1设置有与所述装饰面相匹配的装饰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装饰面包括斜向下依次设置在所述装饰槽4一侧的水平装饰过渡面51和装饰斜面52,所述装饰槽4的另一侧斜向下依次设置有第一装饰弧形面53和第二装饰弧形面54,所述装饰斜面52和所述第二装饰弧形面54的下端分别于所述装饰槽4的底部两侧连接,所述装饰部包括分别与所述水平装饰过渡面51、装饰斜面52、第一装饰弧形面53和第二装饰弧形面54相匹配的水平装饰过渡部61、斜向装饰部62、第一弧形装饰部63和第二弧形装饰部64,平面、斜面和弧形面等多种装饰工艺配合使用,使得本复合装饰板更加美观,水平装饰过渡面51、装饰斜面52和第一装饰弧形面53、第二装饰弧形面54分别从装饰槽4的两侧平滑向下过渡,保证装饰槽4两侧边的结构强度,装饰槽4不会变形,提高实木夹板进而提高整个复合装饰板的硬度,确保长期使用情况下的寿命。以上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装饰板,其特征是: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塑料薄膜层(1)、原子灰层(2)和实木夹板(3),所述实木夹板(3)一体化设置有装饰槽(4),所述原子灰层(2)的底部浸入所述装饰槽(4)中,顶部光滑设置并与所述塑料薄膜层(1)粘贴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装饰板,其特征是: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塑料薄膜层(1)、原子灰层(2)和实木夹板(3),所述实木夹板(3)一体化设置有装饰槽(4),所述原子灰层(2)的底部浸入所述装饰槽(4)中,顶部光滑设置并与所述塑料薄膜层(1)粘贴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装饰板,其特征是:所述装饰槽(4)的侧边一体化设置有装饰面,所述塑料薄膜层(1)设置有与所述装饰面相匹配的装饰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装饰板,其特征是:所述装饰面包括斜向下依次设置在所述装饰槽(4)一侧的水平装饰过渡面(51)和装饰斜面(52),所述装饰槽(4)的另一侧斜向下依次设置有第一装饰弧形面(53)和第二装饰弧形面(54),所述装饰斜面(52)和所述第二装饰弧形面(54)的下端分别于所述装饰槽(4)的底部两侧连接,所述装饰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校锋
申请(专利权)人:谭校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