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法预制平行钢丝吊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7619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道法预制平行钢丝吊索,属于吊索结构技术领域。包括上端锚杯、下端锚杯和索体,所述索体两端分别固定上端锚杯和下端锚杯内,所述上端锚杯上设有干空气进口和检测口,所述下端锚杯上设有干空气出口,所述索体包括干空气管道、钢丝束和PE护套,所述干空气管道设于钢丝束中心,所述PE护套包裹于钢丝束外周,所述索体内钢丝与钢丝之间、钢丝束与PE护套、钢丝束与干空气管道之间形成走气通道a,所述干空气管道进气口与上端锚杯相连通,所述干空气管道出气口与下端锚杯相连通,所述走气通道a与下端锚杯相连通,所述干空气管道管壁上开设出气孔单元。本申请实现了干空气在全吊索内部有效流通,对吊索内部钢丝进行有效维护。

Prefabrication of parallel steel wire sling by pipeline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道法预制平行钢丝吊索
本技术涉及一种管道法预制平行钢丝吊索,属于吊索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虽然有方法可以从悬索桥吊索的一端向另一端通入干空气来达到延长索体的寿命,但是这种方法却存在能耗大,不环保,实际效果并不明显等缺点。因为索体内部钢丝紧密,通入的干空气在传输过程中阻力很大,当索长达到一定长度时,由于沿途气压损失和气流摩擦损耗等,导致出现有气进没气出的情况。所以现有的方法和手段虽然理论上可行,但实际却无法对吊索内部钢丝进行有效维护。另外,对为了达到两端干空气流通的目的,通过增加气压来实现的情况,短索可能效果可行,但对超长吊索而言,由于气压过大,已对吊索的护套产生严重影响,存在护套破裂的可能,严重影响吊索的使用产生安全性和耐久性。综上可见,现有技术仍存在缺陷和不足,急需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管道法预制平行钢丝吊索,实现气流在全吊索内部有效流通,解决长吊索内部流道气压损失等问题,对吊索内部钢丝有效维护。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管道法预制平行钢丝吊索,包括上端锚杯、下端锚杯和索体,所述索体两端分别对应锚固于上端锚杯和下端锚杯内,所述上端锚杯上设有干空气进口和检测口,所述下端锚杯上设有干空气出口,所述索体包括干空气管道、钢丝束和PE护套,所述干空气管道设于钢丝束中心,所述钢丝束扭转抱箍在干空气管道外部,所述PE护套包裹在钢丝束外周,所述索体内钢丝与钢丝之间、钢丝束与PE护套、钢丝束与干空气管道外壁之间形成走气通道a,所述干空气管道上端管口作为进气口并与上端锚杯贯通,所述干空气管道下端管口作为出气口并与下端锚杯贯通,所述走气通道a与下端锚杯贯通,所述干空气管道管壁上开设出气孔单元,所述走气通道a经出气孔单元与干空气管道贯通,干空气经干空气进口进入上端锚杯内后经干空气管道进气口流经干空气管道,干空气管道内的干空气经出气孔单元分流至走气通道a,对钢丝束进行维护。所述出气孔单元沿着干空气管道的轴向均匀间隔设置,所述出气孔单元包括数个出气孔,数个所述出气孔均匀分布于干空气管道的周向。所述钢丝束的外层还设有替换钢丝,所述替换钢丝的数量与干空气管道安装于钢丝束中所占钢丝的数量相同。所述干空气进口上设有阀门,用于控制干空气通入索体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一种管道法预制平行钢丝吊索,通过各个出气孔单元中分流出的干空气对钢丝进行分段式维护,避免了沿途气压损失和气流摩擦损耗,实现了干空气在全吊索内部有效流通,对吊索内部钢丝进行有效维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管道法预制平行钢丝吊索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管道法预制平行钢丝吊索中索体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管道法预制平行钢丝吊索中干空气管道的轴向剖视图;图中1干空气进口、2上端锚杯、3索体、3.1PE护套、3.2钢丝束、3.3替换钢丝、3.4干空气管道、3.5出气孔、4下端锚杯、5干空气出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管道法预制平行钢丝吊索,包括上端锚杯2、下端锚杯4和索体3,索体3两端分别锚固在上端锚杯2和下端锚杯4内,上端锚杯2上设有干空气进口1和检测索体3内部湿度的检测口,下端锚杯4上设有干空气出口5。其中,索体3包括干空气管道3.4、钢丝束3.2和PE护套3.1,将钢丝束3.2中心部分的钢丝替换成干空气管道3.4,将替换钢丝3.3设于钢丝束3.2的外层,确保吊索的受力安全;钢丝束3.2扭转抱箍在干空气管道3.4外部,PE护套3.1包裹在钢丝束3.2的外周。索体3内钢丝与钢丝之间、钢丝束3.2与PE护套3.1、钢丝束3.2与干空气管道3.4之间形成走气通道a,干空气管道3.4上端管口作为进气口,并与上端锚杯2贯通,干空气管道3.4下端管口作为出气口,并与下端锚杯4贯通,走气通道a与下端锚杯4贯通,干空气管道3.4管壁上开设数个出气孔单元,出气孔单元沿着干空气管道3.4的轴向均匀间隔设置,出气孔单元包括6个出气孔3.5,6个出气孔3.5均匀分布于干空气管道3.4的周向。当干空气从干空气进口1流入上端锚杯2内后经干空气管道3.4进气口流经干空气管道3.4内,干空气管道3.4内的干空气经不同位置段的出气孔单元分流至走气通道a,即钢丝束3.2通过各个出气孔单元中分流出的干空气对钢丝进行分段式维护,避免了沿途气压损失和气流摩擦损耗,实现了干空气在全吊索内部有效流通,对吊索内部钢丝进行有效维护。在干空气进口2上设有阀门,用于控制干空气通入索体3内。针对吊索内部钢丝腐蚀严重的这一块区域进行监视和维护,通过预留的检测口对索体3内部湿度进行检测,当湿度满足要求时,阀门处于常闭状态;当湿度超过60%时,进行干空气除湿,打开阀门,干空气经干空气进口2通入干空气管道3.4,干空气管道3.4上开设的出气孔3.5,使得干空气流入吊索内,对钢丝进行除湿,然后经干空气出口5流出。通过在索体2内部预制特殊管道,实现干空气在全拉索内部有效流通,并通过设置干空气管道的孔径,解决长拉索内部流道气压损失等难题,真正做到了大缆-吊索-钢梁干空气一体化防腐思路。除上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包括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方式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道法预制平行钢丝吊索,包括上端锚杯、下端锚杯和索体,所述索体两端分别对应锚固于上端锚杯和下端锚杯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锚杯上设有干空气进口和检测口,所述下端锚杯上设有干空气出口,所述索体包括干空气管道、钢丝束和PE护套,所述干空气管道设于钢丝束中心,所述钢丝束扭转抱箍在干空气管道外部,所述PE护套包裹在钢丝束外周,所述索体内钢丝与钢丝之间、钢丝束与PE护套、钢丝束与干空气管道外壁之间形成走气通道a,所述干空气管道上端管口作为进气口并与上端锚杯贯通,所述干空气管道下端管口作为出气口并与下端锚杯贯通,所述走气通道a与下端锚杯贯通,所述干空气管道管壁上开设出气孔单元,所述走气通道a经出气孔单元与干空气管道贯通,干空气经干空气进口进入上端锚杯内后经干空气管道进气口流经干空气管道,干空气管道内的干空气经出气孔单元分流至走气通道a,对钢丝束进行维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法预制平行钢丝吊索,包括上端锚杯、下端锚杯和索体,所述索体两端分别对应锚固于上端锚杯和下端锚杯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锚杯上设有干空气进口和检测口,所述下端锚杯上设有干空气出口,所述索体包括干空气管道、钢丝束和PE护套,所述干空气管道设于钢丝束中心,所述钢丝束扭转抱箍在干空气管道外部,所述PE护套包裹在钢丝束外周,所述索体内钢丝与钢丝之间、钢丝束与PE护套、钢丝束与干空气管道外壁之间形成走气通道a,所述干空气管道上端管口作为进气口并与上端锚杯贯通,所述干空气管道下端管口作为出气口并与下端锚杯贯通,所述走气通道a与下端锚杯贯通,所述干空气管道管壁上开设出气孔单元,所述走气通道a经出气孔单元与干空气管道贯通,干空气经干空气进口进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军薛花娟周祝兵吴琼强强段永杰翟鹏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法尔胜缆索有限公司江苏法尔胜路桥科技有限公司法尔胜泓昇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