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酸钙研磨用两性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97298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8: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碳酸钙研磨用两性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由去离子水42~48份、亚硫酸钠1~3份、丙烯酸29~31份、N,N二甲胺基丙基丙烯酰胺1~2份、马来酸酐1~2份、丙烯酸羟乙酯1~2份、过硫酸钠0.5~0.7份、液碱12~14份制备而成,制备方法包括链转移剂溶解、形成均相的单体混合溶液、引发剂溶液、得到中和剂溶液、形成分散剂分子、调节料液PH值等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提高了产品储存稳定性,也有利于浆钙的运输,提高了分散剂的分散性能,降低了分散剂的单耗,不含对人体及环境有害的成分,涂层不易断裂且与基材纤维结合牢固,工艺路线简单,生产成本低、能耗小。

An amphoteric dispersant for grinding calcium carbonat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酸钙研磨用两性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散剂,具体地说是一种碳酸钙研磨用两性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分散剂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的碳酸钙研磨用两性分散剂主要是通过中和法、聚合法和皂化法来合成,在合成中为了保证产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均匀,往往加入链转移剂来调节相对分子质量。具体讲:在合成相对低分子质量聚丙烯酸钠的过程中,以丙烯酸为聚合单体、过硫酸钠为引发剂、一般添加异丙醇或十二烷基硫醇等作链转移剂,最后用液碱中和,为增加将该产品稳定性加入磷酸盐或次磷酸盐。上述方法存在以下问题:1.分子结构以直链为主,支链(-COONA)较短,且只带负电荷,不利于浆钙的储存稳定性;2.工艺过程要蒸馏回收链转移剂,能耗较大;3.浆钙粒径分布范围宽,故影响后续纸张涂面的色泽;4.玻璃化温度较高(-10℃左右),不利于北方气候条件下的储存和运输;5.因为含磷酸盐,成品使用后,成纸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对水体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碳酸钙研磨用两性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提高了产品储存稳定性,也有利于浆钙的运输,提高了分散剂的分散性能,降低了分散剂的单耗,不含对人体及环境有害的成分,涂层不易断裂且与基材纤维结合牢固,工艺路线简单,生产成本低、能耗小。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碳酸钙研磨用两性分散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去离子水42~48份、亚硫酸钠1~3份、丙烯酸29~31份、N,N二甲胺基丙基丙烯酰胺1~2份、马来酸酐1~2份、丙烯酸羟乙酯1~2份、过硫酸钠0.5~0.7份、液碱12~14份;所述液碱的质量分数为48%;所述液碱用于调节PH值在6.0~8.0之间。一种碳酸钙研磨用两性分散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反应釜中加入去离子水34~36份、亚硫酸钠0.5~1.5份,加热升温至80℃,链转移剂溶解,为下一步反应提供热能;(2)在滴加桶1中加入丙烯酸29~31份、N,N二甲胺基丙基丙烯酰胺1~2份、马来酸酐1~2份、丙烯酸羟乙酯1~2份、亚硫酸钠0.5~1.5份及去离子水5~7份,搅拌彻底溶解得到A*料,形成均相的单体混合溶液;(3)在滴加桶2中将过硫酸钠0.5~0.7份、去离子水3~5份彻底溶解得到B*料,作为引发剂溶液;(4)在滴加桶3中将质量分数48%液碱溶液12~14份作为C*料,得到中和剂溶液;(5)维持步骤(1)的反应釜料温80~85℃,用时3~4h将步骤(2)的A*料与步骤(3)的B*料滴加入步骤(1)的反应釜中,保持两者同时匀速滴毕,继续搅拌保温反应60min,通过过硫酸钠-亚硫酸钠作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引发单体聚合,形成分散剂分子;(6)保温毕,降温至50℃以下后,缓慢滴入步骤(4)的C*料,调节料液PH值在6.0~8.0之间,固含量在41~42.0之间,期间温控50~60℃之间,最后加水4~6份,降温出料,即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碳酸钙研磨用两性分散剂产品。本专利技术采用丙烯酸(AA)、N,N二甲胺基丙基丙烯酰胺、丙烯酸羟乙酯、马来酸酐进行共聚反应,过硫酸钠-亚硫酸钠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亚硫酸钠同时作链转移剂,液碱为中和剂,合成相对分子质量在2000~3000的两性聚丙烯酸钠分散剂。其中,N,N二甲胺基丙基丙烯酰胺、马来酸酐、丙烯酸羟乙酯及丙烯酸四元共聚,形成含长支链的两性分子结构;过硫酸钠-亚硫酸钠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亚硫酸钠同时作链转移剂,不含对人体及环境有害的成分;因分子结构长枝化且氨基化,产品使用后,浆钙体系内部形成触变体结构,提高了产品储存稳定性,也有利于浆钙的运输;马来酸酐的加入提高了分子负电荷密度,N,N二甲胺基丙基丙烯酰胺作为分子结构保护剂单体,使之在高温使用过程中不至于断链失效。两者的结合大大提高了分散剂的分散性能,降低了分散剂的单耗。N,N二甲胺基丙基丙烯酰胺作为成膜助剂单体,成品浆钙用于纸张涂布,涂层不易断裂且与基材纤维结合牢固。分子结构中引入丙烯酸羟乙酯链节,提高了分子链柔性,降低了聚合物的玻璃化温度,便于低温条件下的储存、运输及使用。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提高了产品储存稳定性,也有利于浆钙的运输,提高了分散剂的分散性能,降低了分散剂的单耗,不含对人体及环境有害的成分,涂层不易断裂且与基材纤维结合牢固,工艺路线简单,生产成本低、能耗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中涉及到的百分号“%”,若未特别说明,是指质量百分比;但溶液的百分比,除另有规定外,是指溶液100ml中含有溶质若干克;液体之间的百分比,是指20℃时容量的比例。实施例1一种碳酸钙研磨用两性分散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一种碳酸钙研磨用两性分散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反应釜中加入去离子水34~36份、亚硫酸钠0.5~1.5份,加热升温至80℃;(2)在滴加桶1中加入丙烯酸29~31份、N,N二甲胺基丙基丙烯酰胺1~2份、马来酸酐1~2份、丙烯酸羟乙酯1~2份、亚硫酸钠0.5~1.5份及去离子水5~7份,搅拌彻底溶解得到A*料;(3)在滴加桶2中将过硫酸钠0.5~0.7份、去离子水3~5份彻底溶解得到B*料;(4)在滴加桶3中将质量分数48%液碱溶液12~14份作为C*料;(5)维持步骤(1)的反应釜料温80~85℃,用时3~4h将步骤(2)的A*料与步骤(3)的B*料滴加入步骤(1)的反应釜中,保持两者同时匀速滴毕,继续搅拌保温反应60min;(6)保温毕,降温至50℃以下后,缓慢滴入步骤(4)的C*料,期间温控50~60℃之间,最后加水4~6份,降温出料,即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碳酸钙研磨用两性分散剂产品。实验例实验目的:本专利技术分散剂与日本产同级别诺普科分散剂研磨98级浆钙性能对比实验时间:2019年6月9日实验流程:1、开机先使用寿光产三德分散剂调试设备正常;2、使用三德调整到出成品后,开始切换到本专利技术产品;3、滴加本专利技术产品分散剂,保持稳定用量的情况下,切换成日本诺普科;4、生产正常且两者保持稳定用量,分别取浆钙样品进行熟化实验。研磨浆钙实验数据:用量核算依据磨机正常后,大约每小时出3吨干粉计算。本专利技术的两性分散剂与日本产诺普科分散剂研磨98级浆钙性能(粒径、粘度、用量)对比见表1。熟化实验数据,表2:结果分析,从上表1-2可以看出:1.本专利技术成品出料粘度(366mpa.s)低于日本诺普科研磨浆钙出料粘度(436mpa.s);2.本专利技术成品粒径分布(本专利技术分散剂:1um粒径64.08%,2um粒径98.94%;日本诺普科:1um粒径64.58%,2um粒径98.78%)基本一致;3.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酸钙研磨用两性分散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去离子水42~48份、亚硫酸钠1~3份、丙烯酸29~31份、N,N二甲胺基丙基丙烯酰胺1~2份、马来酸酐1~2份、丙烯酸羟乙酯1~2份、过硫酸钠0.5~0.7份、液碱12~14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酸钙研磨用两性分散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去离子水42~48份、亚硫酸钠1~3份、丙烯酸29~31份、N,N二甲胺基丙基丙烯酰胺1~2份、马来酸酐1~2份、丙烯酸羟乙酯1~2份、过硫酸钠0.5~0.7份、液碱12~14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酸钙研磨用两性分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碱的质量分数为4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碳酸钙研磨用两性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碱用于调节PH值在6.0~8.0之间。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碳酸钙研磨用两性分散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反应釜中加入去离子水34~36份、亚硫酸钠0.5~1.5份,加热升温至80℃;
(2)在滴加桶1中加入丙烯酸29~31份、N,N二甲胺基丙基丙烯酰胺1~2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军王丙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金元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