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井防护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7159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梯井防护门结构,包括电梯井以及固定于所述电梯井的井口的防护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门铰接于所述井口,所述防护门两侧的底部开有限位口,在所述井口的靠近所述限位口处设置有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包括外壳和位于所述外壳内部的锁紧栓,所述锁紧栓延伸出所述外壳,当所述防护门关闭时,所述锁紧栓从所述外壳延伸至所述限位口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防护门在不需要使用时进行锁紧,提升防护门的安全性的效果。

A protective door structure of elevator shaf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井防护门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梯井防护门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电梯井是在房屋建筑中,供电梯升降的通道。或是在房屋建设的过程中,为了方便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搭建的临时电梯。为了防止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或物品掉落至电梯井,造成事故,因此在电梯井的每一个出入口会安设有防护门。现有的防护门中,存在有防护门是安装在电梯井上时,顶端铰接于电梯井的井口位置,操作人员需要从外部翻转防护门的下端,将防护门打开,供操作人员通过,但是在不需要经常性进行操作的情况下,防护门的下端为活动状态,可以任意打开,导致人员会误入到电梯井中,造成安全事故,因此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护门在不需要使用时进行锁紧,提升防护门的安全性的电梯井防护门结构。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梯井防护门结构,包括电梯井以及固定于所述电梯井的井口的防护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门铰接于所述井口,所述防护门两侧的底部开有限位口,在所述井口的靠近所述限位口处设置有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包括外壳和位于所述外壳内部的锁紧栓,所述锁紧栓延伸出所述外壳,当所述防护门关闭时,所述锁紧栓从所述外壳延伸至所述限位口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门铰接于井口,能够方便操作人员的开启和关闭,通过在防护门的底部开有限位口,以及井口的底部设置有锁紧组件,在防护门完全关闭井口时,锁紧组件的锁紧栓从锁紧组件的壳体延伸至限位口内,实现对防护门的限位,使防护门处于锁紧状态,进而防护门不能打开,提升了防护门在关闭时的安全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护门包括框体和若干根水平延伸且沿竖直方向排列设置于所述框体内的横杆,靠近所述防护门底部的横杆中空设置且贯通所述框体,形成所述限位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门包括框体和横杆的设置,能够在保证防护门整体结构强度的同时,节省制作防护门的材料;同时,利用横杆的中空结构,并使横杆贯通框体形成限位口,使得在制作该防护门时,无需另外在开有限位口,便于生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紧栓包括栓体和固定连接于所述栓体一端的把手,所述壳体靠近所述限位口的一面开有第一通孔,所述栓体远离所述把手的一端从所述通孔延伸出壳体外,所述壳体远离所述限位口的一面开有第二通孔,所述把手从所述第二通孔延伸出所述壳体外,在所述壳体内固定连接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套接于所述把手,且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通孔的周侧,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栓体靠近所述把手的一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壳体相对的相面开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能够使得在关闭防护门时,锁紧栓的栓体能够通过第一通孔延伸至限位口内,对防护门进行限位,在对防护门进行开启时,操作人员只需朝向远离限位口的方向拉动把手,能够将栓体从防护门的限位口中脱离,便于操作;同时,在壳体内的弹性件的设置,能够在操作人员通过把手将栓体从限位口中拔出时,锁紧栓自动复位,且在锁紧栓固定防护门时,能够保证锁紧栓的稳定性,进而能够提升防护门锁紧时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护门包括固定门和转动门,所述固定门固定于所述井口的顶部,所述转动门铰接于所述固定门的底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防护门分为固定门和转动门,能够降低防护门的铰接点,从而能够使得操作人员在向上转动防护门时,减少转动的半径,有利于身材较小的操作人员使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井口的顶部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远离所述电梯井的一面凹陷有固定槽,当所述防护门完全开启时,所述防护门上存在有一根所述横杆固定于所述固定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井口上方设置凹陷有固定槽的固定块,能够在防护门完全开启时,通过该固定块将防护门进行固定,操作人员无需另外通过人工或其他工具对防护门进行支撑,便于操作人员进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井口靠近所述防护门处固定有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电梯井内的套筒、滑动连接于所述套筒内的活动杆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套筒内的底部以及活动杆之间的弹簧,所述活动杆从所述套筒延伸出所述电梯井外。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井口设置有该弹性组件,使得防护门在完全关闭,且被锁紧组件锁紧时,防护门的框体挤压活动杆至套筒内且挤压弹簧,使得在操作人员打开锁紧组件时,弹性组件的活动杆在弹簧恢复形变的作用力下将防护门顶开,操作人员此时松开把手时,栓体不会进入限位口,有利于操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相邻的所述横杆之间固定有钢筋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相邻的横杆之间固定有钢筋网,能够防止施工时有碎石、杂物等掉入电梯井。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防护门远离所述井口的一侧固定有反光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反光警示带的设置能够警示人员此处为危险地带,操作时需要格外注意安全,降低事故发生的几率。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防护门铰接于井口,能够方便操作人员的开启和关闭,通过在防护门的底部开有限位口,以及井口的底部设置有锁紧组件,在防护门完全关闭井口时,锁紧组件的锁紧栓从锁紧组件的壳体延伸至限位口内,实现对防护门的限位,使防护门处于锁紧状态,进而防护门不能打开,提升了防护门在关闭时的安全性;2.将防护门分为固定门和转动门,能够降低防护门的铰接点,从而能够使得操作人员在向上转动防护门时,减少转动的半径,有利于身材较小的操作人员使用;3.在井口设置有该弹性组件,使得防护门在完全关闭,且被锁紧组件锁紧时,防护门的框体挤压活动杆至套筒内且挤压弹簧,使得在操作人员打开锁紧组件时,弹性组件的活动杆在弹簧恢复形变的作用力下将防护门顶开,操作人员此时松开把手时,栓体不会进入限位口,有利于操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转动门完全开启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锁紧组件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弹性组件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梯井;11、井口;2、防护门;21、限位口;22、横杆;23、框体;24、固定门;25、转动门;3、锁紧组件;31、外壳;32、锁紧栓;321、栓体;322、把手;33、第一通孔;34、第二通孔;35、弹性件;4、固定块;41、固定槽;5、弹性组件;51、套筒;52、活动杆;53、弹簧;6、钢筋网;7、反光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电梯井防护门结构,包括电梯井1以及固定于电梯井1的井口11的防护门2。参照图1和图2,防护门2包括矩形状的框体23,以及均匀固定于框体23之间的横杆22。横杆22平行于地面设置,且横杆22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框体23的两侧。防护门2分为固定门24和转动门25,固定门24固定于井口11的上方,且该固定门24的顶部和两侧均固定于井口11外的电梯井1的墙面上。转动门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井防护门结构,包括电梯井(1)以及固定于所述电梯井(1)的井口(11)的防护门(2),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门(2)铰接于所述井口(11),所述防护门(2)两侧的底部开有限位口(21),在所述井口(11)的靠近所述限位口(21)处设置有锁紧组件(3),所述锁紧组件(3)包括外壳(31)和位于所述外壳(31)内部的锁紧栓(32),所述锁紧栓(32)延伸出所述外壳(31),当所述防护门(2)关闭时,所述锁紧栓(32)从所述外壳(31)延伸至所述限位口(21)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井防护门结构,包括电梯井(1)以及固定于所述电梯井(1)的井口(11)的防护门(2),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门(2)铰接于所述井口(11),所述防护门(2)两侧的底部开有限位口(21),在所述井口(11)的靠近所述限位口(21)处设置有锁紧组件(3),所述锁紧组件(3)包括外壳(31)和位于所述外壳(31)内部的锁紧栓(32),所述锁紧栓(32)延伸出所述外壳(31),当所述防护门(2)关闭时,所述锁紧栓(32)从所述外壳(31)延伸至所述限位口(2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井防护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门(2)包括框体(23)和若干根水平延伸且沿竖直方向排列设置于所述框体(23)内的横杆(22),靠近所述防护门(2)底部的横杆(22)中空设置且贯通所述框体(23),形成所述限位口(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井防护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栓(32)包括栓体(321)和固定连接于所述栓体(321)一端的把手(322),所述外壳(31)靠近所述限位口(21)的一面开有第一通孔(33),所述栓体(321)远离所述把手(322)的一端从所述通孔延伸出壳体外,所述壳体远离所述限位口(21)的一面开有第二通孔(34),所述把手(322)从所述第二通孔(34)延伸出所述壳体外,在所述壳体内固定连接有弹性件(35),所述弹性件(35)套接于所述把手(322),且一端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惜容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粤腾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