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移动小车式临边作业吊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71452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7: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室内移动小车式临边作业吊篮,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该室内移动小车式临边作业吊篮,与原有的满堂脚手架及移动式脚手架相比,解决了施工高度问题,原有的满堂脚手架及移动式脚手架会受操作面高度的限制,当操作面达到一定高度时,将不再使用,而本发明专利技术不受高度限制,只需将其运送至建筑物最高楼层面,便可以对以下的高度的立面进行施工作业,其次无需像传统吊篮那样单独分开放置,采用的伸缩支撑梁和螺栓支腿确保了整个装置的稳定性,螺栓支腿通过支撑柱的受力传导承担所有的荷载,伸缩支撑梁可以调节长度以适应不同类型的楼面,保证装置工作时的稳定性。

A kind of indoor mobile trolley type side work hanging bas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内移动小车式临边作业吊篮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为一种室内移动小车式临边作业吊篮。
技术介绍
在民用建筑工程以及大型场馆建设工程领域的室内装饰装修施工过程中,由于立面墙体的幕墙、干挂大理石、涂料粉刷无法在楼层上进行操作施工,常用的施工方法是在室内搭设满堂脚手架或采用移动式脚手架作为垂直作为操作人员的作业平台,由于某些场馆类、大型办公楼的室内存在高度大的因素,故搭设满堂脚手架和移动式脚手架无法满足现场要求,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工和材料才能完成满堂脚手架的搭设,不仅大量占用了现场的场地,并且对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构成了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室内移动小车式临边作业吊篮,解决了在民用建筑工程以及大型场馆建设工程领域的室内装饰装修施工过程中,由于立面墙体的幕墙、干挂大理石、涂料粉刷无法在楼层上进行操作施工,常用的施工方法是在室内搭设满堂脚手架或采用移动式脚手架作为垂直作为操作人员的作业平台,由于某些场馆类、大型办公楼的室内存在高度大的因素,故搭设满堂脚手架和移动式脚手架无法满足现场要求,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工和材料才能完成满堂脚手架的搭设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室内移动小车式临边作业吊篮,其中装置的高度为1900mm,宽度960mm,装置最下端设置有橡胶行走轮,橡胶行走轮控制整个吊篮装置的移动,橡胶行走轮上设置刹车装置,用以控制装置的行走和停止,橡胶行走轮上部为配重底座,其特征在于:在配重底座上设置配重挡块,所述配重底座的前端设置伸缩支撑梁,伸缩支撑梁两端设有螺栓支腿,在配重底座的后端分别放置两个电动卷绳器,电动卷绳器通过钢丝绳来控制吊篮的高度,电动卷绳器固定在电动卷绳器护罩和固定座,电动卷绳器护罩和固定座焊接固定在配重底座上,电动卷绳器的上部设有保护罩,保护罩设在固定座上,组成电动卷绳器护罩和固定座;在配重底座的前端分别设置左右两个支撑柱底座,上部是支撑柱,支撑柱上部焊接固定有平衡臂固定座,平衡臂固定座下部连接支撑柱,下部连接平衡臂,中间设置有圆滑的钢柱,用以转动和支撑平衡臂,平衡臂固定座内以及平衡臂的下部设有导向线轮,用以对两根受力钢丝绳的方向引导,并起到张紧钢丝绳的作用,然后在平衡臂的顶部以及距离顶部一个作业吊篮宽度的位置设置两个导向线轮,分别对两根钢丝绳的方向引导,在平衡臂上需留置圆孔用以穿过钢丝绳,平衡臂设置在支撑柱上,与支撑柱之间的连接能够转动,使平衡臂能够在支撑柱上往上旋转90°,保证平衡臂与支撑柱成直角,并在支撑柱上设置吊篮操作箱,用来控制整个作业吊篮的上下移动,当收起作业吊篮时,为了使作业吊篮固定在平衡臂上,故在平衡臂以及作业吊篮的顶部上分别设置两个锁定孔板及两个锁定孔板二,当收起作业吊篮时,采用卡销锁紧两个锁定孔板及两个锁定孔板二,同时在作业吊篮上部的φ25*2.5钢管栏杆上设有吊挂钢钢丝绳的吊挂锚索固定装置,用以固定钢丝绳和作业吊篮的连接;作业吊篮的高度为800mm,宽度为700mm,构成为方钢底框架、四根40*40*3mm方钢立柱、上中下三排钢管栏杆,四周设有高度为200mm的1.5mm穿孔挡板,底部为1.5mm穿孔底板。优选的,所采用的橡胶行走轮可以方便快捷的运送至合适的工作楼层,并且配重放置在小车的配重底座上,并设有配重挡块,不会使配重滑落,无需像传统吊篮那样单独分开放置。优选的,所采用的伸缩支撑梁和螺栓支腿确保了整个装置的稳定性,螺栓支腿通过支撑柱的受力传导承担所有的荷载,伸缩支撑梁可以调节长度以适应不同类型的楼面,保证装置工作时的稳定性。优选的,所采用的支撑柱及平衡臂能跨过楼层的栏杆进行作业,其中平衡臂与支撑柱的连接可以使平衡臂在支撑柱上旋转90°。优选的,所采用的吊挂锚索固定装置,能有效将作业吊篮固定在平衡臂上,当运输时,可以将作业吊篮拆卸下来分开运输。优选的,吊篮工作时,前端的橡胶行走轮将离开楼面,所有工作的荷载通过螺栓支腿传导至楼面,伸缩支撑梁根据所在楼层的具体情况调节长短,螺栓支腿可以调节与楼面的距离,保证前轮完全离开楼面。(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室内移动小车式临边作业吊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室内移动小车式临边作业吊篮,与原有的满堂脚手架及移动式脚手架相比,解决了施工高度问题,原有的满堂脚手架及移动式脚手架会受操作面高度的限制,当操作面达到一定高度时,将不再使用,而本专利技术不受高度限制,只需将其运送至建筑物最高楼层面,便可以对以下的高度的立面进行施工作业;运送方便,本专利技术在装置的底部配置有橡胶行走轮,可以方便快捷的运送至合适的工作楼层,并且配重放置在小车内,无需像传统吊篮那样单独分开放置;采用的伸缩支撑梁和螺栓支腿确保了整个装置的稳定性,螺栓支腿通过支撑柱的受力传导承担所有的荷载,伸缩支撑梁可以调节长度以适应不同类型的楼面,保证装置工作时的稳定性;采用的支撑柱及平衡臂能跨过楼层的栏杆进行作业,其中平衡臂与支撑柱的连接可以使平衡臂在支撑柱上旋转90°,并在作业和非作业时保持两种状态,方便运输;采用的吊挂钢索锚固装置,能有效将作业吊篮固定在平衡臂上,当运输时,可以将作业吊篮拆卸下来分开运输。附图说明图1:作业吊篮示意图;图2:移动小车式吊篮侧面示意图;图3:移动小车式吊篮工作示意图;图中:1、橡胶行走轮,2、配重底座,3、配重挡块,4、螺栓支腿,5、伸缩支撑梁,6、导向线轮,7、电动卷绳器护罩和固定座,8、电动卷绳器,9、支撑柱底座,10、导向线轮,11、支撑柱,12、操作箱,13、扶手,14、格栅平台,15、平衡臂固定座,16、钢丝绳,17、导向线轮,18、锁定孔板,19、锁定孔板二,20、平衡臂,21、吊挂锚索固定装置,22、15mm穿孔挡板,23、φ25*2.5钢管栏杆,24、40*40*3mm方钢立柱,25、吊篮方钢底框架,26、作业吊篮,27、楼层平面,28、待操作面,29、玻璃栏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室内移动小车式临边作业吊篮,其中装置的高度为1900mm,宽度960mm,装置最下端设置有橡胶行走轮1,所采用的橡胶行走轮1可以方便快捷的运送至合适的工作楼层,并且配重放置在小车的配重底座2上,并设有配重挡块3,不会使配重滑落,无需像传统吊篮那样单独分开放置,橡胶行走轮1控制整个吊篮装置的移动,橡胶行走轮上设置刹车装置,用以控制装置的行走和停止,橡胶行走轮1上部为配重底座2,在配重底座上设置配重挡块3,所述配重底座2的前端设置伸缩支撑梁5,所采用的伸缩支撑梁5和螺栓支腿4确保了整个装置的稳定性,螺栓支腿4通过支撑柱10的受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室内移动小车式临边作业吊篮,其中装置的高度为1900mm,宽度960mm,装置最下端设置有橡胶行走轮(1),橡胶行走轮(1)控制整个吊篮装置的移动,橡胶行走轮上设置刹车装置,用以控制装置的行走和停止,橡胶行走轮(1)上部为配重底座(2),其特征在于:在配重底座上设置配重挡块(3),所述配重底座(2)的前端设置伸缩支撑梁(5),伸缩支撑梁(5)两端设有螺栓支腿(4),在配重底座(2)的后端分别放置两个电动卷绳器(8),电动卷绳器(8)通过钢丝绳(15)来控制吊篮的高度,电动卷绳器(8)固定在电动卷绳器护罩和固定座(7),电动卷绳器护罩和固定座(7)焊接固定在配重底座(2)上,电动卷绳器(8)的上部设有保护罩,保护罩设在固定座上,组成电动卷绳器护罩和固定座(7);在配重底座(2)的前端分别设置左右两个支撑柱底座(9),上部是支撑柱(10),支撑柱(10)上部焊接固定有平衡臂固定座(14),平衡臂固定座(14)下部连接支撑柱(10),下部连接平衡臂(19),中间设置有圆滑的钢柱,用以转动和支撑平衡臂(19),平衡臂(19)固定座内以及平衡臂的下部设有导向线轮(6),用以对两根受力钢丝绳(15)的方向引导,并起到张紧钢丝绳(15)的作用,然后在平衡臂(19)的顶部以及距离顶部一个作业吊篮宽度的位置设置两个导向线轮(6),分别对两根钢丝绳(15)的方向引导,在平衡臂(19)上需留置圆孔用以穿过钢丝绳(15),平衡臂(19)设置在支撑柱(10)上,与支撑柱(10)之间的连接能够转动,使平衡臂(19)能够在支撑柱上往上旋转90°,保证平衡臂(19)与支撑柱(10)成直角,并在支撑柱(10)上设置吊篮操作箱(11),用来控制整个作业吊篮的上下移动,当收起作业吊篮时,为了使作业吊篮固定在平衡臂(19)上,故在平衡臂(19)以及作业吊篮的顶部上分别设置两个锁定孔板(17)及两个锁定孔板二(19),当收起作业吊篮时,采用卡销锁紧两个锁定孔板(17)及两个锁定孔板二(19),同时在作业吊篮上部的φ25*2.5钢管栏杆(22)上设有吊挂钢钢丝绳(15)的吊挂锚索固定装置(20),用以固定钢丝绳(15)和作业吊篮的连接;作业吊篮的高度为800mm,宽度为700mm,构成为方钢底框架、四根40*40*3mm方钢立柱(23)、上中下三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移动小车式临边作业吊篮,其中装置的高度为1900mm,宽度960mm,装置最下端设置有橡胶行走轮(1),橡胶行走轮(1)控制整个吊篮装置的移动,橡胶行走轮上设置刹车装置,用以控制装置的行走和停止,橡胶行走轮(1)上部为配重底座(2),其特征在于:在配重底座上设置配重挡块(3),所述配重底座(2)的前端设置伸缩支撑梁(5),伸缩支撑梁(5)两端设有螺栓支腿(4),在配重底座(2)的后端分别放置两个电动卷绳器(8),电动卷绳器(8)通过钢丝绳(15)来控制吊篮的高度,电动卷绳器(8)固定在电动卷绳器护罩和固定座(7),电动卷绳器护罩和固定座(7)焊接固定在配重底座(2)上,电动卷绳器(8)的上部设有保护罩,保护罩设在固定座上,组成电动卷绳器护罩和固定座(7);在配重底座(2)的前端分别设置左右两个支撑柱底座(9),上部是支撑柱(10),支撑柱(10)上部焊接固定有平衡臂固定座(14),平衡臂固定座(14)下部连接支撑柱(10),下部连接平衡臂(19),中间设置有圆滑的钢柱,用以转动和支撑平衡臂(19),平衡臂(19)固定座内以及平衡臂的下部设有导向线轮(6),用以对两根受力钢丝绳(15)的方向引导,并起到张紧钢丝绳(15)的作用,然后在平衡臂(19)的顶部以及距离顶部一个作业吊篮宽度的位置设置两个导向线轮(6),分别对两根钢丝绳(15)的方向引导,在平衡臂(19)上需留置圆孔用以穿过钢丝绳(15),平衡臂(19)设置在支撑柱(10)上,与支撑柱(10)之间的连接能够转动,使平衡臂(19)能够在支撑柱上往上旋转90°,保证平衡臂(19)与支撑柱(10)成直角,并在支撑柱(10)上设置吊篮操作箱(11),用来控制整个作业吊篮的上下移动,当收起作业吊篮时,为了使作业吊篮固定在平衡臂(19)上,故在平衡臂(19)以及作业吊篮的顶部上分别设置两个锁定孔板(17)及两个锁定孔板二(19),当收起作业吊篮时,采用卡销锁紧两个锁定孔板(17)及两个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曲波张新李中元丁守明胡义顾奎关永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