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锈钢带的加工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7136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7: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不锈钢带的加工生产线,包括弧形板、支撑腿、底板、斜杆、固定柱、移动架、顶杆、第一固定座、移动块、固定块、固定杆、摆动杆、滑块、缓冲垫、限位块、竖直杆、保护盒、第一弹簧、水平杆、第二弹簧、滚轮、滑座、挡杆、螺母块、防护网、螺杆、第一转动杆、防滑圈、连接柱、U形块、第一齿轮、第二固定座、第二齿轮和第二转动杆,所述底板的顶端中心处四角分别与固定块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该发明专利技术,简单简单,使用方便,避免了起吊不锈钢带时,不锈钢带与支撑物直接碰撞,从而损坏不锈钢带,同时有利于调节移动架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从而有利于对防护网和挡杆进行检测与维修,降低了工作危险程度,保护了工作人员的安全。

A production line of stainless steel bel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锈钢带的加工生产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不锈钢带加工生产
,具体为一种不锈钢带的加工生产线。
技术介绍
不锈钢带简单的说就是无锡盛源不锈钢超薄不锈钢板的延伸物。主要是满足不同工业部门工业化生产各类金属或机械产品的需要而生产的一种窄而长的钢板,不锈钢带和其他材料一样,物理性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熔点、比热容、导热系数和线膨胀系数等热力学性能,电阻率、电导率和磁导率等电磁学性能,以及杨氏弹性模量、刚性系数等力学性能。这些性能一般都被认为是不锈钢材料的固有特性,但是也会受到诸如温度、加工程度和磁场强度等的影响。通常情况下不锈钢与纯铁相比导热系数低、电阻大,而线膨胀系数和导磁率等性能则依不锈钢本身的结晶结构而异,在对不锈钢带加工生产线过程中,常需对不锈钢带进行起吊包装,因此需要使用一种对包装工人的保护装置,但传统的保护装置不利于调节防护网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从而不利于定期对防护网进行检测与维修,加大了工作危险程度,同时当使用起吊装置对不锈钢带进行起吊包装时,由于不锈钢带与固定物直接接触,从而不利于保护不锈钢带。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不锈钢带的加工生产线,包括弧形板(1)、支撑腿(2)、底板(3)、斜杆(4)、固定柱(5)、移动架(6)、顶杆(7)、第一固定座(8)、移动块(9)、固定块(10)、固定杆(11)、摆动杆(12)、滑块(13)、缓冲垫(14)、限位块(15)、竖直杆(16)、保护盒(17)、第一弹簧(18)、水平杆(19)、第二弹簧(20)、滚轮(21)、滑座(22)、挡杆(23)、螺母块(24)、防护网(25)、螺杆(26)、第一转动杆(27)、防滑圈(28)、连接柱(29)、U形块(30)、第一齿轮(31)、第二固定座(32)、第二齿轮(33)和第二转动杆(3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的顶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锈钢带的加工生产线,包括弧形板(1)、支撑腿(2)、底板(3)、斜杆(4)、固定柱(5)、移动架(6)、顶杆(7)、第一固定座(8)、移动块(9)、固定块(10)、固定杆(11)、摆动杆(12)、滑块(13)、缓冲垫(14)、限位块(15)、竖直杆(16)、保护盒(17)、第一弹簧(18)、水平杆(19)、第二弹簧(20)、滚轮(21)、滑座(22)、挡杆(23)、螺母块(24)、防护网(25)、螺杆(26)、第一转动杆(27)、防滑圈(28)、连接柱(29)、U形块(30)、第一齿轮(31)、第二固定座(32)、第二齿轮(33)和第二转动杆(3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的顶端中心处四角分别与固定块(10)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10)的相向一侧分别与水平杆(19)的两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块(9)位于水平杆(19)上,所述第二弹簧(20)的两端分别与移动块(9)的相向一侧中心处水平固定连接,且第二弹簧(20)绕接在水平杆(19)上,所述移动块(9)的顶端分别与摆动杆(12)的底端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所述摆动杆(12)的一侧分别与竖直杆(16)的一侧底端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所述竖直杆(16)的底端分别与弧形板(1)的底端四角焊接,所述固定杆(11)的顶端分别与保护盒(17)的内部侧面两端开设的凹槽内部顶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11)的底端分别与底板(3)的顶端中心处四角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固定块(10)位于两个相互对应固定杆(11)内侧,所述第一弹簧(18)的两端分别与滑块(13)的底端中心处和底板(3)的顶端中心处四角竖直固定连接,且第一弹簧(18)绕接在固定杆(11)的底端,所述保护盒(17)的底端边缘处与底板(3)的顶端中心边缘处焊接,所述保护盒(17)的顶端两侧分别与限位块(15)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底板(3)的顶端四角分别与支撑腿(2)的底端焊接,所述支撑腿(2)的顶端分别与顶杆(7)的底端两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螺母块(24)的内部与螺杆(26)的外部通过螺旋固定连接,所述螺母块(24)的相向一侧分别与移动架(6)的侧面一侧焊接,所述移动架(6)的内部相向一侧底端分别与挡杆(23)的两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架(6)的内部相向一侧顶端分别与防护网(25)的两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架(6)的侧面分别开设有凹槽,且凹槽内部相向一侧分别与固定柱(5)的两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斜杆(4)的一侧顶端支撑腿(2)的一侧顶端焊接,所述斜杆(4)的底端分别与底板(3)的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星王成军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甬金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