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幼儿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6644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6: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露了一种婴幼儿推车,其包括一可在展开状态与折叠状态之间转换的车架,所述车架包括车手、前脚、后脚、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上侧与车手枢接,下侧与后脚枢接,所述第二连杆上侧与车手枢接,下侧与后脚枢接,所述第三连杆一侧与第二连杆枢接,另一侧与前脚枢接,所述前脚后侧与所述后脚枢接,从而在车架折叠过程中,只要往前旋转所述车手并同时使得所述车手下侧往下移动,车架其他组件即会被联动一起旋转而靠近后脚,直至车架各组件均相对靠近,车架完全折叠,如此,车架各组件在折叠过程中联动很是顺畅,从而折叠时不需要费太大的力,而且折叠后材积较小,方便储存与携带。

A kind of baby strol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婴幼儿推车
本技术涉及婴幼儿产品领域,尤其涉及婴幼儿推车。
技术介绍
婴幼儿推车用于供婴幼儿坐卧,从而减轻父母抱孩子的负担。婴幼儿推车一般包括可在展开状态与折叠状态之间转换的车架、设置于车架上的用于将所述车架锁定于展开状态的锁定机构、分别设置于车架前下部与后下部的前轮与后轮、连接于所述车架上的座椅,当车架被锁定机构锁定于展开状态时,婴幼儿坐或卧在婴幼儿推车的座椅内,父母推着婴幼儿推车行走;当不需要使用婴幼儿推车时,释锁所述锁定机构,然后将车架折叠。折叠车架前,父母要先将小孩从车内抱出来,然后通常是一手抱着孩子一手进行车架的折叠,从而对此状态下的父母来说,希望折叠时车架各组件能联动很顺畅,从而折叠不需要费太大的力;而且因为现在一般的住宅面积不是特别大,再加上有时候父母还想带着孩子外出旅游,所以希望婴幼儿推车折叠后材积能比较小,这样就折叠后的婴幼儿推车就不会占用太大的空间,而且也方便携带。不同的婴儿车其车架结构也不同,而对于婴幼儿推车来说,车架的结构是折叠过程各组件是否联动顺畅、折叠后材积是否较小的关键因素。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婴幼儿推车,包括一可在展开状态与折叠状态之间转换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车手、前脚、后脚、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上侧与车手枢接,下侧与后脚枢接,所述第二连杆上侧与车手枢接,下侧与后脚枢接,所述第三连杆一侧与第二连杆枢接,另一侧与前脚枢接,所述前脚后侧与所述后脚枢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婴幼儿推车,包括一可在展开状态与折叠状态之间转换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车手、前脚、后脚、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上侧与车手枢接,下侧与后脚枢接,所述第二连杆上侧与车手枢接,下侧与后脚枢接,所述第三连杆一侧与第二连杆枢接,另一侧与前脚枢接,所述前脚后侧与所述后脚枢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幼儿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下侧通过一第一枢轴与后脚枢接,所述第二连杆下侧通过一第二枢轴与后脚枢接,所述第一枢轴位于第二枢轴后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幼儿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杆上侧通过一第六枢轴枢接于所述第二连杆,所述第六枢轴位于所述第二枢轴上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婴幼儿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脚后侧与所述第一连杆下侧一起通过所述第一枢轴枢接于后脚;或,所述前脚后侧、第一连杆下侧、第二连杆下侧分别枢接于后脚上不同的位置,所述前脚后侧通过一第五枢轴枢接于所述后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婴幼儿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枢轴位于第二枢轴后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婴幼儿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枢轴位于所述第一枢轴与第二枢轴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婴幼儿推车,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方明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爱果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