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装卸运杆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6618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6:05
一种可装卸运杆车,涉及一种电线杆运输车,杆体(21)中部固定在水平杆(24)中部,水平杆的两端下部分别设有架体,两架体下部分别设有车轮,C形卡A(5)通过吊绳A(2)悬挂在杆体的一端下部;在杆体的靠近另一端上部设有支杆(17),圆盘(19)中部固定在轴杆(27)一端,在圆盘靠近外缘处设有摇柄(20),所述圆盘上设有锁紧机构,轴杆中部活动连接支杆上端,轴杆另一端固定连接宽槽轮(18),在杆体的另一端上部设有槽轮(15),缠绕在宽槽轮上的吊绳B(12)中部处于槽轮的轮槽上,在吊绳B下部设有C形卡B(1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圆盘控制C形卡B可较为省力的运输电线杆。

A kind of loading and unloading pole 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装卸运杆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线杆运输车,具体涉及一种可装卸运杆车。
技术介绍
在乡村、田间地头、街道、马路边和街道最多的就是电线杆了,电线杆是电能输送导线的主要支撑体,在电线杆架设地点通常是一处卸车多点使用,在田间架设时这种现象尤为突出;由于目前的电线杆为水泥或钢管材质,自身重量非常大,要由甲地运送至乙地必须借助运送车辆,常规的架子车装卸电线杆非常费时费力,影响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装卸运杆车,利用圆盘控制C形卡B可较为省力的运输电线杆。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装卸运杆车,包括杆体、水平杆、车轮、C形卡A、支杆、圆盘、摇柄、宽槽轮、槽轮、吊绳B和C形卡B,杆体中部固定在水平杆中部,水平杆的两端下部分别设有架体,两架体下部分别设有车轮,C形卡A通过吊绳A悬挂在杆体的一端下部;在杆体的靠近另一端上部设有支杆,圆盘中部固定在轴杆一端,在圆盘靠近外缘处设有摇柄,所述圆盘上设有锁紧机构,轴杆中部活动连接支杆上端,轴杆另一端固定连接宽槽轮,在杆体的另一端上部设有槽轮,缠绕在宽槽轮上的吊绳B中部处于槽轮的轮槽上,在吊绳B下部设有C形卡B。所述可装卸运杆车,所述水平杆为两根,由两固定板将杆体中部固定,两水平杆的两端下部分别连接在一侧斜杆形成的V形架和另一侧斜杆形成的另一V形架上端,在V形架下部的轴孔通过车轴A连接车轮A;在另一V形架下部的轴孔通过车轴B连接车轮B。所述可装卸运杆车,所述V形架为双层结构,在V形架的双层结构中部之间设有加固板;车轮A的中部轴承内圈套在车轴A上,车轴A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V形架双层结构下端设置的轴孔。所述可装卸运杆车,所述另一V形架为双层结构,在另一V形架的双层结构中部之间设有另外的加固板;车轮B的中部轴承内圈套在车轴B上,车轴B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另一V形架双层结构下端设置的轴孔。所述可装卸运杆车,在所述圆盘的靠近外缘间隔设有多个光孔,所述支杆中部设有对应光孔的螺孔,螺杆穿过圆盘的光孔后连接支杆的螺孔,由螺杆形成所述圆盘的锁紧机构。所述可装卸运杆车,在杆体的靠近另一端捆绑绳子的一端,绳子的另一端与螺杆上设置的圆环捆绑连接。所述可装卸运杆车,在杆体的另一端上部设有U形结构的支座,槽轮的轴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支座的U形结构两立板上部。所述可装卸运杆车,杆体的一端连接V形杆的尖端,所述V形杆的阔口端内设有推杆。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可装卸运杆车,利用C形卡A套住电线杆的靠近一端,然后使用C形卡B套住电线杆的靠近另一端;由一人手扶推杆,另一人旋转摇柄,便可将电线杆抬起在车轮A与车轮B之间的水平杆下部;本技术两人便可轻松将电线杆运送,有效提高了作业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杆体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架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车轴A;2、吊绳A;3、V形杆;4、推杆;5、C形卡A;6、车轮A;7、车轮B;8、螺杆;9、圆环;10、C形卡B;11、绳子;12、吊绳B;13、支座;14、轴;15、槽轮;16、光孔;17、支杆;18、宽槽轮;19、圆盘;20、摇柄;21、杆体;22、车轴B;23、固定板;24、水平杆;25、一侧斜杆;26、另一侧斜杆;27、轴杆;28、加固板;29、轴孔;30、螺孔。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更详细的解释本技术,公开本技术的目的旨在保护本技术范围内的一切变化和改进,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结合附图1~3所述的可装卸运杆车,包括杆体21、水平杆24、车轮、C形卡A5、支杆17、圆盘19、摇柄20、宽槽轮18、槽轮15、吊绳B12和C形卡B10,杆体21中部固定在水平杆24中部,水平杆24的两端下部分别设有架体,两架体下部分别设有车轮,杆体21的一端连接V形杆3的尖端,所述V形杆3的阔口端内设有推杆4,C形卡A5通过吊绳A2悬挂在杆体21的一端下部;在杆体21的靠近另一端上部设有支杆17,圆盘19中部固定在轴杆27一端,在圆盘19靠近外缘处设有摇柄20,在所述圆盘19的靠近外缘间隔设有多个光孔16,所述支杆17中部设有对应光孔16的螺孔30,在杆体21的靠近另一端捆绑绳子11的一端,绳子11的另一端与螺杆8上设置的圆环9捆绑连接,螺杆8穿过圆盘19的光孔16后连接支杆17的螺孔30,由螺杆8形成所述圆盘19的锁紧机构,轴杆27中部活动连接支杆17上端,轴杆27另一端固定连接宽槽轮18,在杆体21的另一端上部设有U形结构的支座13,槽轮15的轴14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支座13的U形结构两立板上部,缠绕在宽槽轮18上的吊绳B12中部处于槽轮15的轮槽上,在吊绳B12下部设有C形卡B10。结合附图1或3,所述水平杆24为两根,由两固定板23将杆体21中部固定,两水平杆24的两端下部分别连接在一侧斜杆25形成的V形架和另一侧斜杆26形成的另一V形架上端,在V形架下部的轴孔通过车轴A1连接车轮A6;在另一V形架下部的轴孔29通过车轴B22连接车轮B7;所述V形架为双层结构,在V形架的双层结构中部之间设有加固板28;车轮A6的中部轴承内圈套在车轴A1上,车轴A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V形架双层结构下端设置的轴孔;所述另一V形架为双层结构,在另一V形架的双层结构中部之间设有另外的加固板28;车轮B7的中部轴承内圈套在车轴B22上,车轴B2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另一V形架双层结构下端设置的轴孔29。实施本技术所述的可装卸运杆车,结合附图1至3,使用时,将本申请推至电线杆上放,使用C形卡A5套在电线杆的靠近一端的杆体上,这时由一个人手扶推杆4,另一人使用C形卡B10套在电线杆的靠近另一端的杆体上,然后手持摇柄20转动使吊绳B12在宽槽轮18上缠绕,吊绳B12通过搭在槽轮15上可减轻摇柄20转动时的用力,当电线杆的另一端被抬起后,使用螺杆8穿过圆盘19的光孔16后连接支杆17的螺孔30完成装电线杆,两人便可配合推动本申请将电线杆送到所需地点;到达所需地点后,一人抬高推杆4,另一人取下螺杆8并放开缠绕在宽槽轮18上的吊绳B12,取下C形卡B10和C形卡A5完成卸电线杆。本技术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装卸运杆车,包括杆体(21)、水平杆(24)、车轮、C形卡A(5)、支杆(17)、圆盘(19)、摇柄(20)、宽槽轮(18)、槽轮(15)、吊绳B(12)和C形卡B(10),其特征是:杆体(21)中部固定在水平杆(24)中部,水平杆(24)的两端下部分别设有架体,两架体下部分别设有车轮,C形卡A(5)通过吊绳A(2)悬挂在杆体(21)的一端下部;在杆体(21)的靠近另一端上部设有支杆(17),圆盘(19)中部固定在轴杆(27)一端,在圆盘(19)靠近外缘处设有摇柄(20),所述圆盘(19)上设有锁紧机构,轴杆(27)中部活动连接支杆(17)上端,轴杆(27)另一端固定连接宽槽轮(18),在杆体(21)的另一端上部设有槽轮(15),缠绕在宽槽轮(18)上的吊绳B(12)中部处于槽轮(15)的轮槽上,在吊绳B(12)下部设有C形卡B(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装卸运杆车,包括杆体(21)、水平杆(24)、车轮、C形卡A(5)、支杆(17)、圆盘(19)、摇柄(20)、宽槽轮(18)、槽轮(15)、吊绳B(12)和C形卡B(10),其特征是:杆体(21)中部固定在水平杆(24)中部,水平杆(24)的两端下部分别设有架体,两架体下部分别设有车轮,C形卡A(5)通过吊绳A(2)悬挂在杆体(21)的一端下部;在杆体(21)的靠近另一端上部设有支杆(17),圆盘(19)中部固定在轴杆(27)一端,在圆盘(19)靠近外缘处设有摇柄(20),所述圆盘(19)上设有锁紧机构,轴杆(27)中部活动连接支杆(17)上端,轴杆(27)另一端固定连接宽槽轮(18),在杆体(21)的另一端上部设有槽轮(15),缠绕在宽槽轮(18)上的吊绳B(12)中部处于槽轮(15)的轮槽上,在吊绳B(12)下部设有C形卡B(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装卸运杆车,其特征是:所述水平杆(24)为两根,由两固定板(23)将杆体(21)中部固定,两水平杆(24)的两端下部分别连接在一侧斜杆(25)形成的V形架和另一侧斜杆(26)形成的另一V形架上端,在V形架下部的轴孔通过车轴A(1)连接车轮A(6);在另一V形架下部的轴孔(29)通过车轴B(22)连接车轮B(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可装卸运杆车,其特征是:所述V形架为双层结构,在V形架的双层结构中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定玉陈海刚张莹川史丽娟王倩邓佳琳王明宇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嵩县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